姜谷粉丝 |
2025-08-17 14:33 |
王熙凤唆使张华状告贾琏“国孝家孝期间停妻再娶”,看似冒险,实则基于其性格、处境及对贾府环境的判断。结合史料分析,其“不怕被贾母发现”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核心点:
一、侥幸心理与过度自信 自认手段天衣无缝 王熙凤通过操纵都察院、收买张华,将官司设计成“走过场”,自认能完全掌控局面。她利用尤二姐原有婚约的漏洞,假借“张华告状”制造舆论压力,实则暗中操控司法13。 低估贾母的精明与家族底线 王熙凤误判贾母对其宠爱的程度,认为即便事发,贾母也会因亲情包庇。但贾母最忌惮家族利益受损,若知王熙凤为私怨危及贾府安危(如国孝家孝娶亲可致抄家),必严惩不贷13。 二、借“外部压力”达成目的,而非真追究贾琏 核心动机为泄愤与立威 王熙凤此举主要为了报复贾琏偷娶、羞辱宁国府(贾珍贾蓉挑唆),其次才是驱逐尤二姐。她借张华之口将宁荣二府同时告发,令贾珍、尤氏等人难堪,并敲诈尤氏钱财24。 利用贾母对“名声”的重视 她预判贾母为维护贾府声誉,必会阻止尤二姐进门(因涉及“强占有夫之妇”)。但未料贾母听信尤二姐辩解后,反令其留下,导致计划失控13。 寻找婚姻法律咨询?专业服务助您解决婚姻难题 资深律师团队,为您解决婚姻法律问题,提供全方位法律支持.保护您的权益,让婚姻更美满.专业律师 全方位支持
你可能还想知道 帮你解答
广告 三、误判风险:为贾府埋下抄家祸根 严重低估法律后果 “国孝家孝停妻再娶”属重罪(清律:可判绞刑)。王熙凤起初扬言“告谋反也不怕”,因贾元春得宠有恃无恐;但贾府失势后,此事成政敌攻击把柄3。 失控的人证与后患 张华成为致命隐患。王熙凤事后派旺儿灭口未果,埋下贾府抄家时“罪证”伏笔13。此举暴露其短视:为泄愤将家族把柄交予外人。 四、对贾母的“双重误判” 误判一:以为贾母会因疼爱自己网开一面。 实则贾母得知真相后曾怒斥:“没得强占人家有夫之人,名声也不好”,险些逐出尤二姐3。 误判二:以为贾母厌恶尤二姐“一女二嫁”。 但贾母听信尤二姐哭诉后,反责怪王熙凤“不会处事”1。 关键结论:王熙凤的悲剧性误算 风险认知 实际后果 自信可控官司 张华成抄家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