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ybzxw |
2025-08-14 09:19 |
在美国内华达州广袤无垠的黑岩沙漠深处,每年都会上演一场为期八天的奇迹。这并非一场普通的音乐节或艺术展,而是一座凭空而生、又在活动结束后不留痕迹地消失的“临时大都会”——(Burning Man)。
每年的8月底-9月初,全世界最具创意的8万先锋人士都会汇聚在沙漠中,在生活物资极度匮乏的条件下,在8天内建立一座叫作“黑石城(Black Rock City)”的临时城市,在这里建造一系列艺术装置,体验原始的营地生活,并在最后时刻将一切焚烧。
火人节以“社区、艺术、自我表达和自力更生”为核心理念,吸引着全球数万名参与者,共同打造一个超越传统社会模式的“乌托邦式社区” 。
整个活动的灵魂是两个独特的焚烧仪式,一场是人像焚烧(The Man Burn):在倒数第二天,巨大的人像会在熊熊烈火中倒下,这是集体狂欢的高潮,象征着过去与束缚的终结。
还有一场是神庙焚烧(The Temple Burn),在最后一天,神庙会在寂静中被点燃,这是最神圣的时刻。人们在这里释放悲伤、告别过去、缅怀逝者。火焰中,悲伤化为灰烬,灵魂得到净化。
火人节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颠覆了人们对“节日”和“城市”的固有认知。它被视为一场“突发社区”的社会实验,预示着未来“自发、多元社区”的形成,以适应“更强大、更富有想象力的个人表达”的需求 。
这种临时、自治且最终“消失”的城市形态,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永久存在、常常拥挤且商业化的现代都市形成了鲜明对比,成为了当下追求精神体验的一种流行生活方式。
2025年火人节的主题是“明日今朝”(Tomorrow Today)。这一主题是希望邀请参与者以全新的方式构想未来,并通过集体行动将其变为现实。
这次的主题是从上世纪世界博览会的蓬勃精神中汲取灵感,因为这些博览会不仅是为了庆祝科学进步,也促进了当时的文化交流和艺术卓越,和火人节有着相同的目标。
2025年的黑岩城将展示火人节全球性的艺术与创新文化,为人们提供一个梦想、发明、原型设计并分享未来最佳创意的平台。
这一主题深刻地挑战了当下流行于大众想象中的两种主导叙事:一种是科技驱动的乌托邦式现代主义神话,另一种是反乌托邦式的后现代悲剧神话。
火人节鼓励参与者积极塑造他们所期望的未来,而非被动接受这些预设的叙事。
它向参与者提出了几个深远的问题:未来对你、对我们、对所有人来说会是怎样的?如果你能与未来的自己对话,你会说什么?你想听到什么?你将成为怎样的祖先?
这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创作的号召,更是一场深刻的哲学挑战,呼吁人们进行一种“存在性原型设计”。
这种理念将参与者从未来的被动消费者转变为积极的、自下而上的创造者,是火人节的“参与”原则在构建未来社会上的直接体现。
沙漠的严酷环境并非仅仅是背景,它更是“明日今朝”实验中的一个积极要素。在这样的条件下,自力更生和集体努力的必要性迫使人们进行实际创新和资源利用。
黑岩城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大规模的未来理念原型设计场,不仅仅是抽象概念,更是具象的、是具有互动性的、充满独创性的实体体现。
黑石沙漠(Black Rock Desert)的极端环境如同一个天然的过滤器,推动参与者寻找真正具有韧性和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2025年火人节“明日今朝”: 开始日期: 2025年8月24日 – 9月1日。 “人”焚烧仪式: 2025年8月30日。 “神庙”焚烧仪式: 2025年8月31日。
火人节,是艺术的殿堂,是社群的乌托邦,更是心灵的洗礼。2025年的“明日今朝”,你准备好来这里,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了吗?
火人节的起源 · The origins of Burning Man · 火人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86年6月22日,在旧金山的贝克海滩。
当时,Larry Harvey和他的朋友 Jerry James 组织了一场小型的聚会,他们共同搭建了一个8英尺高的木制“火人”雕像和一个较小的木制狗雕像,并在夏至的篝火仪式中将其点燃 。
▲火人节创始人拉里·哈维(Larry Harvey) Harvey 后来将这一行为描述为一种“彻底自我表达”的自发之举 。最初,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夏至篝火仪式,在艺术家玛丽·格劳伯格的许可下,由 Harvey 接手并发展起来。
到1988年,随着“火人”雕像的高度不断增长,Harvey 正式将其命名为“火人节”,以避免与中世纪欧洲“柳条人”的异教习俗产生混淆 。
后来由于旧金山贝克海滩的法律问题,火人节于1990年迁址,并在内华达州的黑岩沙漠首次举行了“火人”焚烧仪式 。
自此,这片广阔而偏远的土地,成为了火人节的永久“家园”。活动的规模也随之呈几何级增长:在1990年代中期,年度参与人数从几百人激增到数千人;从1997年到2010年,更是从1万人增加到超过5万人,如今,火人节每年吸引着约7万名参与者。
火人节的十项灵魂 · Ten Principles of Burning Man · 火人节的这段早期历史,让 Larry 看到了一个从自发艺术行为逐步演变为结构化社会实验的迷人过程。
随着参与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活动规模的几何级增长,组织者和参与者们开始意识到,为了维持活动的秩序和精神,需要一套共同的指导方针。这最终促成了“十项基本原则”的诞生 。
1.激进包容 (Radical Inclusion):火人节向所有人敞开大门,欢迎陌生人的到来,不设任何参与的先决条件。这意味着无论你的背景、信仰、身份如何,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2.无条件赠予 (Gifting): 火人节的核心是无条件地给予。礼物的价值是无条件的,不期望任何回报或等价交换,也绝非以物易物。参与者可以赠送食物、饮料、拥抱,甚至是自己的技能和时间。
3.去商品化 (Decommodification):火人节社区致力于创造一个不受商业赞助、交易或广告影响的社会环境。除了官方售卖的咖啡和冰块,现场不买卖任何东西,没有品牌标识,也没有广告。强调了抵制消费主义,参与式体验而非被动消费。
4.彻底自力更生 (Radical Self-reliance):参与者被鼓励发现、运用并依靠自己的内在资源,负责满足自己在沙漠中一周的基本需求,包括食物、水、住所和医疗用品。
5.彻底自我表达 (Radical Self-expression): 这种表达源于个人独特的才能和内心深处的渴望,作为礼物赠予他人。其内容由个体或协作群体自行决定,但需尊重接受者的权利和自由。
6.社区协作 (Communal Effort):火人节社区高度重视创造性合作与协作。参与者共同努力,生产、促进和保护支持这种互动的社交网络、公共空间、艺术作品和交流方法。
7.公民责任 (Civic Responsibility):社区成员重视公民社会,活动组织者承担公共福利责任,并努力向参与者传达公民责任,确保活动符合当地、州和联邦法律。
8.不留痕迹 (Leaving No Trace):这是对环境的尊重。社区承诺在聚集地不留下任何物理痕迹,清理自己带来的一切,并尽可能使环境比发现时更好。
9.参与 (Participation):火人节社区致力于彻底的参与伦理。它坚信个人或社会的变革性改变只能通过深度个人参与才能发生。在这里,“通过行动实现存在”;每个人都被邀请工作和玩耍 。
10.即时性 (Immediacy):即时体验在火人节文化中被视为最重要的价值试金石。参与者努力克服阻碍他们认识自我、周围现实、参与社会以及与超越人类力量的自然世界接触的障碍。任何想法都不能替代这种亲身经历。
这些原则并非强制性的法律,它们是构建这个临时乌托邦的灵魂法则,指引着所有参与者的行为和互动。
火人节的艺术与创造 · Art and Creativity at Burning Man · 火人节的另一个核心魅力在于其无与伦比的艺术性和创造力。黑岩城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沉浸式的艺术装置,而遍布其中的各种艺术作品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在黑岩城,普通的车辆被彻底改造,变成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变异车辆”(Mutant Vehicles) 。这些车辆是火人节文化和社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贡献了黑岩城超现实的视觉品质 。
一辆变异车辆必须“几乎看不出其原始形态,或与任何标准街道车辆毫无相似之处”,或者“脱离其正常环境”。它们可以是完全从零开始建造的,也可以是对现有车辆进行“彻底、惊艳且安全”的改造 。
你可能会看到一辆巨大的蒸汽朋克风格的船只在沙漠中航行,或者一个会移动的“灰尘城市餐车”只提供咖啡和烤奶酪 。
它们的存在,极大地增强了火人节的沉浸式体验,模糊了现实与幻想的界限,让整个黑岩城变成了一个充满惊喜的奇幻世界。
除了变异车辆,火人节还有更多规模宏大、令人惊叹的艺术装置。这些艺术作品通常由参与者团队耗费数月甚至一年时间精心打造,它们在沙漠中拔地而起,成为黑岩城的标志性景观。
今年最受瞩目的核心作品是“深渊神庙”(Temple of the Deep),由西班牙建筑师兼艺术家米格尔・阿拉伊斯・加西亚(Miguel Arraiz Garcia)设计。
这座神庙完全采用未处理的俄勒冈松木建造,将于8月初开始在现场进行为期18天的组装。
作品模块化木结构在加州奥克兰完成场外预制,并且以分段形式运输至黑岩沙漠。神庙的碎片化形态象征着一颗破裂却敞开心扉的心,作品的结构设计既能抵御恶劣的沙漠环境,又能作为供人沉思与举行仪式的空间。
8月31日,神庙将举行象征性焚烧仪式。结构中开放的裂缝将允许空气、光线及最终火焰自由穿透建筑体量,而未处理材料的使用则确保焚烧过程符合环境安全标准,与火人节的可持续发展承诺一致。同时现场还将搭建临时太阳能阵列,为工具和照明供电,减少对柴油发电机的依赖。
赞那度与火人节 · Zanadu × Burning Man · 2016年8月末,赞那度发起了一项前所未有的创举,在火人节30周年之际,首次带领一支由60多位中国大陆杰出新锐创业者、艺术家和电影人组成的团队,远赴内华达州的黑石沙漠火人节。
这项远征不仅标志着中国大陆团队首次大规模参与这一全球性的反文化盛事,更开创了火人节历史上“首个中国大陆主题营地”——“东曦”(Eastern Lights)的先河。
“东曦”营地占地2800平方米,配备了4辆卡车、6辆房车、25个帐篷、一个艺术建筑以及一个可容纳100多人的大型穹顶建筑,在荒芜的沙漠中实现了七天自给自足的生存。
另外,“东曦”营地成员还共同打造了第一个中国大陆主题艺术装置“The Lantern 灯笼”,这是一个5米高的现代风格艺术灯笼。
它是中西方创意合作的产物,以现代的方式来诠释传统中国灯笼,没有将其漆成传统的中国灯笼式样,而是用镭射切割的桦木胶合板制作,以中国传统而古老的几何镂空设计,创造出了极其复杂和精美的灯笼结构。
“东曦”营地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交换物,例如每天会在营地的穹顶活动中心里提供免费 Tea Workshop,到访者可以在这里品尝很多纯正的中国茶。
另外,营地还有算命、中文取名及拼写、卡拉OK等附加的中国特色活动,让中国元素在这里成为一种新的表达。
火人节是“地球上人为创造的最精彩、最令人难忘,并且改变人生观的体验”,而东曦的“策划难度极高和复杂”,在如此极端条件下的首次成功搭建,和赞那度精神态度不谋而合。
图片来源 火人节官方 / 旅游局官方 /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