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贾母才是真正的红楼死结,没人知道她是谁,贾家史太君究竟是谁? [10P] --]

武当休闲山庄 -> 四大名著 -> 贾母才是真正的红楼死结,没人知道她是谁,贾家史太君究竟是谁? [10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527801728 2025-08-07 08:32



在《红楼梦》这部经典小说中,贾母是一个极具权势和威严的角色,她不仅是贾家权力的象征,还是所有人眼中的“史太君”。尽管她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操控着整个贾府,甚至左右了无数人的命运,但她的真实身份却始终是个谜。她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她到底代表了怎样的历史与权力?



贵族千金的荣华路



贾母,原名史氏,出身金陵望族——保龄侯史家的嫡长女。年仅十五岁时,她便嫁给了贾代善,成为了荣国府的女主人。此时的贾府,正处于家族鼎盛时期。作为荣国府的掌门人,贾母不仅拥有高贵的“诰命夫人”身份,还因为太君的称号,享受着朝廷给予的特殊礼遇。这个出自贵族的女性,凭借自身的才情和气度,为贾府带来了无数的荣耀与光彩。



史家是金陵的名门望族,家风严谨,史母从小便在闺中悉心教导贾母,使她不仅精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而且深谙为人处世之道。她在成长的过程中,耳濡目染了商贾的往来和官宦的交际,潜移默化中学习到如何在复杂的社会中周旋。史母曾时常告诫她,“女子无才便是德”,这背后不仅是对传统女性角色的认同,更是家族权力运作的一部分。在她来到贾府后,凭借过人的智慧和手段,迅速掌握了家族中的话语权,婆媳关系也在她的调和下趋于平稳。



荣国府的实际掌舵人



随着贾代善早逝,贾母逐渐掌控了整个荣国府。尽管长子贾赦继承了荣国公的爵位,但他沉迷酒色、懒于政务,完全没有继承父亲的责任感,甚至为了躲避母亲的管教,干脆搬出府外居住。贾母对这个无能的长子深感失望,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次子贾政身上。然而,尽管贾政在工部任职,却也未能为贾府带来实质性的改变。看到家族逐渐衰落,贾母开始谋划如何重振家族的辉煌。



作为一位寡居的太君,贾母非常清楚,在这个男权主导的社会中,想要掌控大权并非易事。因此,她运用了各种巧妙的手段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对外,她塑造了一个慈祥、亲和的老太太形象,时常施粥散饭,周济贫困,赢得了百姓的尊敬;对内,她则采取了“分而治之”的策略,巧妙地将府中大小事务掌握在自己手中。她精于审时度势,深知如何在复杂的家族矛盾中巧妙周旋,既不让王夫人专权,也不让赵姨娘得势。而在处理府中的经济事务时,她完全掌握了贾府的财权,让儿子们在经济上始终依附于她的权威。



一场未竟的棋局



随着家族的困境愈发加剧,贾母开始把目光转向婚姻,通过女儿和孙女的婚姻来为家族谋求新的希望。她一开始专注于培养贾敏,希望她能通过入宫获得皇帝宠爱,借此提升贾府的地位。可惜,贾敏的性格倔强,最终嫁给了官职较低的林如海。贾母转而将希望寄托在孙女贾元春身上,努力让她入宫为妃,凭借外戚之势振兴家族。然而,尽管贾元春最终如愿以偿,成为了宫中的一位妃子,却因过于出众而不得宠,贾府也未能因此获益。



这场精心策划的宫廷布局,展现了贾母对权力运作的深刻理解。她清楚地知道,外戚的权势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至关重要,因此,她不惜重金聘请名师教导贾敏与贾元春,专门研究宫廷礼仪,悉心培养她们的仪态与学识。她还通过广结宫中女官的关系网,为孙女铺路。然而,她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在帝王之家,才华过于出众的女性往往会招致忌惮,贾元春的遭遇也正印证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古训。



金玉良缘的错配



随着家族的日益衰败,贾母开始把赌注押在婚姻联盟上。她将林黛玉接进贾府,准备通过她继承林家的财产,再与宝玉结为夫妻,借此拉拢林家的资源。可惜,林如海去世后,林家瞬间贫困潦倒,这一联姻计划也随之破灭。随即,贾母转而支持薛宝钗,希望借助薛家残存的财富来拯救贾府。然而,薛家也早已衰败,这场婚姻不仅未能挽救家族,反而让林黛玉郁郁而终,宝玉也因此失去了理智,陷入了疯癫。



贾母在这场婚姻棋局中展现了她的老谋深算,然而她对新一代年轻人对真情的追求却完全忽视。她原本通过权势、金钱与婚姻来谋求家族的利益,却最终错过了时代的脉络。她的“功利”式婚姻观念,虽符合当时的封建价值,却无法应对年轻人内心深处对爱情和自由的渴望。



一代贵族的落幕



贾母最终意识到,自己通过精心布置的权谋与婚姻手段,并没有能够拯救贾府的命运。相反,她过度依赖外部势力,忽视了对下一代品德的培养,使得贾府的子弟们都未能承担起复兴家族的责任。贾母深知,自己在临终前看到的,正是一个曾经辉煌的贵族家族的落败。



贾母的聪明才智曾使她在宁荣二府中独揽大权数十年,但她的权谋之术却最终成为了压垮贾府的最后一根稻草。她过于专注于表面的荣耀,忽略了对子孙的教育与内涵的塑造。在她的纵容下,贾府的子弟或沉迷声色,或混迹官场,最终没能扭转家族的衰败。贾母的一生充满了智慧与悲剧,正如《红楼梦》所展现的,这一代贵族的沉浮,揭示了一个时代的权力变迁与家族命运的无常。




没脸见人 2025-08-07 12:20
很精明的女人,终究还是逃不掉命运的安排

中宜宜九磷宜 2025-08-08 20:38
贾母 (又称 史太君 )是 《红楼梦》 中的核心人物,出身 金陵保龄侯史家 ,为史公长女。她嫁入 荣国府 后成为家族实际掌权者,执掌内务并拥有 诰命夫人 最高封号“太君”。 ‌
身份背景
贾母出身显赫,娘家史氏为四大家族之一,家族势力庞大。她十五岁嫁入荣国府,丈夫 贾代善 为第二代荣国公。婚后育有二子( 贾赦 、 贾政 )及四女,执掌贾府内务长达数十年。 ‌
家族地位
作为贾府辈分最高者,贾母被尊称为“老祖宗”“老太太”。她不仅管理家族日常事务,还主导了 元春省亲 等重大活动,其权威性甚至超过 王熙凤 。 ‌
人物影响
贾母见证了贾府从兴盛到衰落的全过程。她虽多次试图挽救家族(如支持元春进宫、处理府中事务),但最终未能阻止贾府的没落。她的管理理念与家族实际运行矛盾,间接推动了贾府的衰败。 ‌

中宜宜九磷宜 2025-08-11 17:58
贾母 是 《红楼梦》 中 贾府 的最高统治者, 史太君 是其公开身份, 保龄侯史家 嫡长女。她以诰命夫人身份掌管荣国府内务,是 贾赦 、 贾政 之母, 林黛玉 的外祖母。 ‌
身份背景
贾母出身金陵保龄侯史家,为史公长女。十五岁嫁入荣国府,成为 荣国公 夫人,后获封“诰命夫人”中最高级别“太君”。在贾府中,她既是家族长辈,又实际掌管内务,被称为“老祖宗”“老太太”。 ‌
家族地位
贾母是贾府辈分最高者,拥有最高决策权。她通过拆分管理权、平衡家族矛盾(如 王夫人 与 赵姨娘 的权力分配),维持家族运转。尽管贾赦、贾政均难担大任,但她仍试图通过振兴家族产业来延续荣国府的辉煌。 ‌
人物影响
贾母见证了贾府从兴盛到衰落的全过程。她的管理方式虽曾挽救家族危机(如元春省亲、拆分管理),但最终未能阻止贾府的没落。她的身份与权力结构反映了封建社会女性在家族中的特殊地位。 ‌

姜谷粉丝 2025-08-17 14:44
15岁嫁入荣国府,成为第二代荣国公贾代善的夫人。此次联姻是四大家族“门当户对”的典型代表,旨在巩固家族政治联盟13。
诰命身份与称谓
作为国公夫人,获封最高等级命妇称号“太君”,正式场合称“史太君”(不冠夫姓);“贾母”是家族内部尊称,凸显其权威1。
二、权力核心:贾府衰败的见证者与推动者
掌权契机

贾代善早逝后,长子贾赦袭爵却荒淫无能,次子贾政平庸无存在感,贾母被迫成为实际掌权者12。
三次挽救计划与失败根源

第一次计划:嫁女贾敏入宫
意图将小女儿贾敏培养为妃嫔,重获皇权庇护。但贾敏自主选择下嫁探花郎林如海(家世逊于贾家),计划流产12。
第二次计划:送孙女贾元春入宫
强推贾元春为女官,后封“贤德妃”。但元春不受宠(“贤德”似谥号),仅靠老太妃庇护苟活,未能扭转贾家颓势12。
第三次计划:宝玉与宝钗联姻
后期转向经济联姻,促成“金玉良缘”以绑定薛家财富。然薛家已自身难保,联姻徒劳2。
“死结”的深层矛盾

历史隐喻:贾母长寿(83岁)象征“一部贾府兴衰史”,其三次失败计划恰似历史循环的无解困局1。
权力反噬:强推元春入宫暴露其对家族命运的焦虑,却忽略宫斗残酷;联姻薛家凸显其对经济危机的误判2。
三、争议行为:功利性决策的伦理困境
对贾敏的“工具化”培养
贾敏的“受宠”实为入宫政治投资,其反抗婚姻自主实为对贾母权威的颠覆1。

对林黛玉的“绝户”利用
贾敏早逝后,贾母接黛玉入贾府,实质觊觎林家财产(林如海死后林家绝户),但林家清贫未达预期2。

四、结论:贾母为何是“红楼死结”?
身份双重性:既是史家利益的代表,又是贾府存亡的责任人,终陷家族政治与亲情伦理的两难13。
历史局限性:试图以旧式联姻挽救家族,却加速崩溃,隐喻封建贵族无可逆转的衰亡12。
更多细节可延伸


查看完整版本: [-- 贾母才是真正的红楼死结,没人知道她是谁,贾家史太君究竟是谁? [10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