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25-07-07 12:27 |
42岁那年,他站在诊室门口,脸色苍白,眼眶泛红。

检查单拿在手里,手指微微发抖。他没说话,只是低头坐下,半分钟后才憋出一句:“其实……早几个月就不对劲了,我也感觉到了,但想着忍忍就过去了。” 这种“忍忍就过去了”的想法,我见得太多了。尤其是梅毒,很多人一听“性传播疾病”这五个字,先是羞,接着怕,最后干脆装作没发生过。 但身体不会“装”。梅毒的早期症状虽然不剧烈,却很有特征性。最开始,往往是在身体某个部位,出现一个不痛不痒的小硬疮,几天后消失,很多人以为是上火或者皮肤炎症,没放在心上。

其实那就是第一期梅毒最典型的表现——硬下疳,是身体发出的第一声警报。 有的人甚至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感染的。不是所有感染都“有感觉”,很多时候,对方也没症状,就是一个“健康带毒者”。这就是梅毒最麻烦的地方:它可以悄无声息地传播。 我那位42岁的患者,那天告诉我,他半年前生殖器上长过一个小溃疡,没痛没痒,几天后自动好了,他也就没去医院。 过了两个月,身上开始起一些斑点,尤其是手掌、脚底,洗澡时才偶尔注意到。他以为是湿疹,抹了点药膏,没当回事。

这正是第二期梅毒的典型表现:皮疹、乏力、低热,有时候还伴有脱发。但因为症状不严重,很多人都忽略了。问题是,这一阶段,病毒正疯狂复制,传染性也最强。 梅毒其实分四期,早期两期传染性强,晚期虽然不再传染,但会对身体造成深远影响:神经系统、心血管、眼睛、听力……都会被牵连。 晚期梅毒甚至可以造成神经麻痹、视力丧失,甚至精神症状。它不是“性病”那么简单,它是全身性疾病,能拖垮一个人。

我还记得前几年接诊过一个60岁的大叔,来医院是因为走路不稳、记忆力变差,一开始以为是帕金森或老年痴呆,结果查出来是晚期神经梅毒。那一刻,连他自己都愣住了。 很多人以为,梅毒是“过去的病”,只有上世纪才流行。但这几年它的发病率在悄悄上升。尤其在一些经济较发达、流动性大的地区,比如广东、江浙、北京,梅毒的新增病例并不稀少。 现在的 社会环境复杂,性观念开放,交往频繁,自我保护意识却并不强。无保护性行为、多个性 伴侣、不正规场所的服务……都可能成为感染源。

但感染了也不是世界末日。梅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重视。梅毒是可以治愈的,关键是发现得早,治疗及时,规范用药。 治疗主要依赖青霉素。对早期梅毒来说,一针苄星青霉素钠就能基本解决问题。如果对青霉素过敏,还有其他替代方案,比如多西环素。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能自己乱吃药。 梅毒不是“治好了就完事”的病,还需要定期复查。治疗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梅毒血清反应,连续一年,确认滴度下降,才算真正稳定。这段时间也必须避免再次感染。

说实话,我真的理解很多人对“性病”两个字的抗拒,那种羞耻感、恐慌感、甚至自我否定,很多患者都经历过。但身体是自己的,逃避没用,只有面对才有出路。 我经常和患者说一句话:你的病不是你的错,但不治疗,就是你的责任。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怀孕期间的梅毒感染,会导致胎儿畸形、死胎、早产,甚至先天梅毒。所以孕期检查中,梅毒筛查是必须做的。每年都有孕妇在产前才发现感染,追悔莫及。 我们现在的筛查技术已经很成熟了,抽血半小时就能出结果,费用也不高。只要有过高风险行为,都应该主动去查。

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人主动体检,大多是等到身体出问题才被动就医。其实像梅毒、乙肝、HIV这些传染病,早发现、早治疗,效果都非常好。 我在门诊上最常见的情况就是,早期不重视,到了中晚期才来找医生,既耽误了病情,也增加了治疗难度。更别说已经传染给伴侣或家人,那种内疚才是真的难受。 我那位42岁的患者,最后是因为老婆怀孕,去做孕检被查出来梅毒,他才慌了。再一查,自己也“阳了”。当时他整个人都懵了,坐在诊室里,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眼神空洞。 他说自己不是不讲卫生,也没乱来,就是那次出差,酒后糊涂了一次,之后身体出现异常也没太在意。

那天他流了泪,不是因为得了病,而是因为觉得对不起老婆和孩子。 这不是个例。我想说的是,每一个感染者背后,往往不是“放纵”,而是“侥幸”——以为不会是自己,以为症状会自己好,以为不用检查。 但身体从不说谎。它给你的每一个小信号,都值得认真对待。 现在,我们国家对梅毒控制很重视,公共场所的宣教、孕产妇的筛查、免费检测点越来越多。只要你愿意面对,就一定能得到帮助。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几件事,听起来很简单,但真的很重要: 第一,出现生殖器异常,不管痛不痛,都要看医生。 第二,有过高风险行为,至少等4周后去查一次血。 第三,不要自诊自医,有症状就来医院。 第四,梅毒治好后,也要定期复查,防止复发或再感染。 第五,保护好自己,也是保护伴侣和家人。

其实医学并不是冰冷的,而是充满温度的。每一个被治愈的患者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完整。希望你永远不需要这些知识,但如果哪天用上了,也别害怕,医生会在。 愿每一个忽略过小异常的人,最后都平安无事;也愿每一个愿意面对的人,都能及时被治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