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25-06-26 11:21 |
来自上海的吴敏是某医院的护士,今年46岁了。护士的工作十分忙碌,而且还经常是三班倒的,作息十分不规律。在饮食上,吴敏也更加偏爱重油重盐的食物,红烧肉更是她的最爱,每周都要吃上两三次。而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和不健康的饮食也让吴敏的身体逐渐出现了问题…… 2009年4月16日早上8点半,吴敏正跟随主任查房,刚走到病房门口,突然传来一阵眩晕感,周边的一切仿佛都旋转起来,脚也像是踩在了棉花上面,她赶紧伸手扶住门框稳住自己,揉了揉太阳穴,这股眩晕感并没有消失,反而愈演愈烈,甚至眼睛都开始有些模糊了,吴敏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可能是出了点问题,连忙跟护士长请好了假。

坐在休息室里的吴敏越想越不对劲,于是转身下楼来到了门诊,在门诊抽完血后,她看着自己的检查单上显示的:总胆固醇达到8.6mmol/L,甘油三酯7.82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79mmol/L。已经达到明显的高脂血症的指标,于是吴敏便开始吃药控制血脂。刚开始吴敏还是会每天每顿按时吃,可到了后来,工作忙起来的时候,别说吃药了,就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吴敏便想起来就吃一顿,有时候甚至两三天才会吃一颗。就这样,吴敏的高脂血症开始渐渐的恶化。 2011年5月16日,吴敏刚下夜班准备回家,刚走出医院大门,胸口便传来一阵轻微的刺痛,像是有一根针扎在了她的胸口内,虽然不是很痛,但是却让人难以忽视。她刚开始以为是自己熬夜熬久了,心脏有些不舒服,于是便想加速回家睡一会。但是还没等她走出医院,这股疼痛并越来越剧烈,像是有一把刀狠狠地捅进了她的胸口,她瞬间就开始喘不上气,像是有一只手掐住了她的脖子一样。 1分钟后,吴敏张大嘴开始喘着粗气,并且不停地用手拍打着胸口,可是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着一样,无论她怎么用力,都没有办法缓解这股疼痛,她的额头上也开始冒出细密的汗珠,表情痛苦的开始呻吟着,并且身体也开始不自觉的颤抖起来,身上的衣服早已经被汗水沁湿,路人见状,立即喊来了医生。

到了急诊室,医生了解完吴敏的症状后,给她开了心电图,血常规,心肌酶,冠状造影等检查,结果显示:ST段抬高,Q波异常。心肌酶谱:肌酸激酶同工酶达到了6%。冠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闭塞伴血栓形成,并且冠状动脉的堵塞的程度已经超过了70%,需要立即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以恢复心脏的血液供应。好在手术进行的很顺利,五个小时后,吴敏醒来了。医生简单的给她交代了注意事项,毕竟吴敏自己就是护士,术后的基础护理她都懂,医生特别强调了一定要注意休息,饮食也要清淡。 回到家后,吴敏也开始重视起自己的健康问题了,除了每天按时吃药外,她还给自己制定了一套饮食和运动健康表,增加了不少蔬菜水果的摄入,并且还开始运动了。而科室考虑到吴敏的情况,也不再给她安排夜班了,吴敏的作息也规律了不少。就这样过了三个月,吴敏来复查,她的心脏供血十分良好,没有任何问题了。吴敏便以为自己的身体恢复到了正常,却没想到现实给了她狠狠一击。 10月1日,吴敏正在跑步,突然胸口传来一阵闷闷的感觉,像是被什么东西压着似的,她慢慢的停下来,却发现左边肩膀和手臂开始有些麻木,仿佛有一阵阵电流穿过一样,手指开始不自觉的抖动,指尖也传来一阵刺痛,吴敏立即坐在路边的长椅上,休息了10分钟,这股感觉又慢慢消失了。

但是还没等吴敏松一口气,心脏便又传来一阵熟悉的憋闷感,喉咙仿佛被什么东西糊住了一样,呼吸开始变得艰难,肺里仿佛像是被塞满了泡水的棉花,压根挤不进一点空气,不一会儿,吴敏的脸色就开始变得青紫起来,每一次的呼吸都伴随着一阵剧烈的疼痛,额头上也开始滴落豆大的汗珠,就连嘴唇都失去了血色,路人见到吴敏的样子被吓了一大跳,连忙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到了医院后,在了解到半年前吴敏曾安装过支架后,结合吴敏的症状,医生立即给吴敏安排了心脏彩超等检查,发现吴敏的血管均有不同程度的堵塞,甚至有部分细小血管已经完全堵塞,需要进行二次手术。吴敏听到这个结果后,心里闪过一丝绝望,她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已经按时吃药,并且还坚持锻炼,清淡饮食,血管狭窄还是会发生,于是她拒绝了医生的建议,回到了家中。 刚回到家的那几天,吴敏整日以泪洗面,但是在朋友亲人的安慰下,她慢慢的开始接受了这个事实。直到有一天,她看到了一篇文献,发现血管狭窄竟然是可逆的,吴敏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她开始查询各类文献,并且报名参加了各种关于心血管的讲座。也去咨询了不少专家,就这样,吴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并严格按照执行。

在接下来的10年内,吴敏每年都会去体检,但是让人很惊讶的是,不仅吴敏再也没有出现过胸闷胸痛的症状了,而且到了2019年,她的血管狭窄竟然恢复到了30%,就连医院内很多医生都感觉到不可思议,拿着吴敏的检查报告左看右看,而吴敏在看到结果的那一瞬间,也是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大家听到这个好消息,纷纷让吴敏分享一下自己的方法,见咨询的人太多了,主任便邀请吴敏开了一个分享会。到了那天,吴敏刚走进会议室,大家就七嘴八舌的问道:“小吴护士,你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啊,我这个老是反反复复的复发,我真的我哪一天倒下去就起不来啦!你这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吗,我也没听说过我们医院出了这种好药啊。” 听到大家的话,吴敏笑了笑说道:“我哪里有什么灵丹妙药啊,我只不过是除了坚持锻炼,清淡饮食外,比大家格外注重了这三点,并且这三点也不用大家花一分钱,而且见效还很快。接下来我就将这三点方法告诉大家,相信只要大家跟着我的方法来,保证心梗都远离大家!”

吴敏的康复故事给了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极大的鼓舞。作为一位资深护士,她并没有靠偏方或神药来对抗血管的再次狭窄,而是从生活的细节中找到了长期稳定血管健康的三条通路。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该吃药吃药、该锻炼锻炼,但真正的转折,是我开始关注这三件事。”事实也正是如此,在坚持基础治疗的同时,她在日常生活中加入了三项关键的管理策略,不仅让血管恢复弹性,甚至10年没有复发。 第一个关键点,是彻底戒断了隐形盐。凡是含钠高于100mg/100g的调味品一律舍弃。做饭只用生抽、柠檬汁、香草等天然调味,每天的钠摄入控制在1500mg以内。这样的调整,不仅让血压长期保持稳定,也减轻了血管壁的负担,大大降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速度。 第二个关键点,是晚锻炼早睡眠的节律重建。吴敏原本以为清晨锻炼更健康,但后来听一位心内科主任分享后,她改变了这个观念。因为对于冠心病人来说,凌晨和清晨正是交感神经最活跃、血压最容易波动的时间段,反而容易诱发心绞痛或心梗。于是她将运动时间安排在下午4点到6点之间,选的是缓和的快走和伸展操。配合这个变化,她开始强迫自己在晚上10点前入睡,关闭一切电子设备,创造安静的入眠环境。

第三个关键点,是每天坚持10分钟的深呼吸疗法。这听起来很普通,但吴敏却说这是她能稳定情绪、控制心率最管用的法宝。她从不冥想、不练瑜伽,只是在每天起床前和睡觉前,花10分钟进行缓慢深呼吸:每次吸气5秒、呼气5秒,一分钟6次。她在医院实习时学过,这是激活副交感神经、让心脏“松一口气”的方法。她在心悸焦虑时也用这招,屡试不爽。研究也证实,规律的腹式呼吸有助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交感张力,减少心率波动。 吴敏始终坚信:心血管的稳定从来不是单靠一种药物或者一种方法能实现的。基础治疗是根本,但真正让血管“年轻”起来的,是每一个不起眼的小习惯。她说:“心梗不是突然发作的,是每天一口重盐、一次熬夜、一点焦虑累积起来的。反过来,只要你从这些细节中醒悟,血管就能慢慢修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