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破13亿了! 媒体预测票房,更是达到了38亿。 可能,《孤注一掷》是这个暑期档,唯一的一部能够超越《消失的她》的电影了。 1
《孤注一掷》票房大卖的背后,可以说踩中了当下“电信诈骗”的社会热点上。 虽然该片取材自「全国上万起真实诈骗案例」,但是看得出来,导演申奥创作时,还是太保守了。 真实的境外诈骗,受害者的悲惨遭遇,远比电影中所展现的要残酷一万倍。 
在大 尺度的场景上,很多情节都没有直接展现,而是做了“留白”。 比如,潘生被打断腿、梁安娜被扎手指等残忍的虐待画面。 对于观众来说,这或许已经足够触目惊心,但也仅仅只是冰山一角。 
再比如,梁安娜下跪的情节,引发了极大的争议。 或许是删减了,也许是故意这样拍。 很多观众想知道,这背后到底经历了什么? 
其实,从三个细节中,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一是梁安娜跳车逃亡的情节,一个女孩克服了恐惧,冒着受伤的风险,也要从行驶的巴士上一跃而下。 
二是梁安娜去报警的场景,起初她认为自己终于逃脱了魔掌,内心充满了欢喜,可是她却不知道,警察跟诈骗团伙早已勾结。 三是梁安娜回到家后,看到了真正的警察,因上次的阴影,下意识选择了逃跑。 
长时间的非人虐待,以及不断的PUA和恐吓,让这个女孩不敢相信任何人。 尺度之内,还原了受害者绝望瞬间,也撕开了还未愈合的伤口。 人性之外,折射出了被金钱物化的世道人心,让人感到不寒而栗。 
就像片中陆秉坤说的那句话一样: “不是我们坏,而是他们贪!” 利用和被利用,有些时候都是相互的,猎人设下陷阱,还需要有猎物往里跳,否则也是形同虚设。 
然而,自《孤注一掷》上映以来,质疑声却从来没有停过。 有些媒体和观众,直接摆出了《孤注一掷》的三大“罪”。 首先,点映票房破4亿,被指责吃相难看。 
其次,是虚假宣传。 在上映前,关于《孤注一掷》的短视频,已经火爆了整个网络,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其中,王传君绝对功不可没。 
可是,电影上映后,才发现王传君的戏份并不多,手机上都已经看完了。 比如王传君那抹脖子后,又拜佛的动作,引发了网友无数的猜想,结果压根不是那么回事..... 
最后,就是删减得太多。 短视频中的一些场景和片段,以及人物台词,在电影中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不得不说,令人大失所望。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当看完《孤注一掷》后,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好像陆秉坤这个角色有点鸡肋,不像短视频中那么出彩; 潘生和梁安娜因什么而误入歧途,好像电影里并没有说..... 
正因为如此,尽管票房还在上涨,但是评分却从7.4降到了7,而且还出现了大量的差评。 不可否认,有一些差评还是比较客观的,毕竟电影的确存在着一些瑕疵。 但是,还有些差评并非直指电影本身,而是在无端发泄情绪,似乎有意为之。 
“少一个人观影,少一个人受骗”、“号称反诈电影,却搞诈骗”.... 说实话,这些评论直接否定了电影本身的意义。 
这也让我不禁地想问,《孤注一掷》爆火到底动了谁的奶酪? 对此,央媒终于坐不住了,亲自下场发声,真的很解气。 
央视《电影频道》请来了公安大学的教授,评价《孤注一掷》这部电影。 该教授从自己多年接触的案件,认为电影反映得非常真实。 从诈骗集团的公司化运营、集中营式管理、分层级宿舍,到犯罪分子对“狗推小兵”人性弱点的利用,都刻画地非常生动。 
虽然电影拍得很保守,但是如果不是电影拍出来,很多观众仅听别人说,很难想象真实的受害者到底经历了什么。 “多一人观影,少一人受骗” 不要太高估自己,也不要低估诈骗人。 
或许,有些观众还是觉得不以为然。 这里就有必要说说剧组的真实遭遇,电影确实触碰到了一些“人”的利益。 在拍摄期间,剧组就收到了很多封国外发来的恐吓信。 
还有更猖獗的,很多不友好的境外评论,听起来让人不得不倒吸一口凉气。 不过,他们好像并不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我们有祖国的保护。 希望《孤注一掷》这部电影,能让更多人清醒过来,不要轻易去凝视深渊。这个暑期档,竟然会这么“热”。 没想到,在《消失的她》、《八角笼中》、《封神》等接连引爆票房市场后,又有一部重头戏来了。 它就是——《孤注一掷》。 
“取材自全国上万起真实诈骗案例”,光是这14个字,可见这部电影的厚重。 《孤注一掷》还未上映,早早就在各大网络上刷屏了。 
不过,最直观的数据,还是得看票房。 点映三天,票房就突破了5亿,让片方不得不将电影提档上映。
而媒体的预测票房,估算达到了38亿。 很多观众以为,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够如此爆火,就是因为踩中了“电信诈骗”这个题材。 说实话,这个题材并不新鲜,很多影视剧都涉猎过,但是都反响平平。 
那么,《孤注一掷》为什么能够一鸣惊人? 究其原因,在于这部电影的最大卖点——尺 度。 翻开观众的评论,谈到最多的就是对“电信诈骗”的真实还原度。 “太真实了”、“令人触目惊心”、“不敢再看第二次”、“感觉离我们很近”..... 
影片从诈骗集团、受害者、被骗者等多个角度,全方位展现了整条产业链条。 难怪,电影积压了2年才与观众见面。 只能说,这尺 度还删减过,能过审已经很不容易了。
1、从做局到入局,尺 度太真实了,揭开境外诈骗产业链内幕 东南亚,某工厂内部。
太阳刚出来,一群人就开始喊口号: “想成功,先发疯,不顾一切向钱冲。” “拼一次,富三代,拼命才能不失败。”
2
细看人群排列,好像有点讲究。 中间站着一群穿着性感长裙的女人,左边的着装比较随意。 唯独右边,清一色的黄色短袖“厂服”。

只不过,这群穿黄色衣服的人,看起来有些不太对劲。
有的人鼻青脸肿,有的一脸无奈,还有的人热情高涨。
他们在这里做什么? 原来,这是一群隐藏在国外偏远山村的诈骗团伙。

他是这里的老大,人称陆经理(王传君 饰)。 这个诈骗团伙涉猎的业务非常广泛,有炒股、网游、电商、棋牌..... 在这里工作的人数众多,等级森严,按才能和资历构成“千门八将”。 2
“正将”,负责技术开发,也就是程序员,专门研究诈骗手段; “反将”,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美女荷官在线发牌; “火将”,陆经理手下的打手,专门惩罚那些不服从管教的人; “提将”,日常在线聊天诈骗。

影片精彩的地方,在于它的故事,揭露了诈骗团伙从做局到入局的全部过程。 比如说,常规的诈骗手段。 先让聊天人员,用美女照片吸引你的注意。 然后,假装有内部消息,向你推荐新产品,让你尝到甜头,借此引你上钩。 2
最后,一旦你的钱到了他的手中后,这些钱立刻会被洗掉,消失得无影无踪。 等你醒过来时,才发现已经无法追回了。 
报警?
抱歉,我们在国外没有执法权,联合执法也很困难。 而且诈骗团伙跟当地警方勾连,因为利益关系,还得到了村民们的保护。
竟然如此,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受骗?
陆经理对潘生(张艺兴 饰)说:“不是我们坏,是他们贪。” 
2、三个角色,三个位面,触目惊心的场景令人不寒而栗
也许会有些观众心存侥幸,认为纵使对方再厉害,自己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轻易上当。 可是,看看接下来这三个角色,你会发现,骗与被骗跟智商真没有太大关系。 往往,就是因为一点贪心,而坠入了深渊。 
第一个位面——“掌控者”陆经理
陆经理一出场,大背头,戴着金丝眼镜,个性随和,还露出一张笑脸。
怎么看,都是一副成功人士的模样。 可是,他一转身,另外一张“脸”就立刻显现出来。 他能够掌控这个庞大的诈骗集团,从头脑到手段肯定有两把刷子。 对待不服从的“员工”,他总是恩威并施,让人真正认识到什么叫“坏到骨子里”。

不听话,就把你打得鼻青脸肿,事后把你扔进狗笼。 如果还是不肯服从,那就拉出来再打,实在不行直接打死算了。 简直就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但是,如果你听话,而且还有能力。 那么,他就对你各种PUA,直到你心甘情愿被驯化。
一声“开工”,如同指点江山般,脸上那意味深长的笑容,更是令人后怕。 王传君的表演,用观众的话说,建议相关部门查查,完全不像是演的。 
第二个位面——“被骗者”梁安娜
梁安娜,刚开始并不是个贪心的人。 她原本是个模特,收入还算不错,可惜被人陷害,丢了工作。 老朋友介绍她来到东南亚,月薪10万保底,于是她决定试试。 尽管这一路,她有过怀疑,但是想着来都来的,看看再说,没想到就这样掉入了陷阱。 
很快,梁安娜凭借着自己出色的外表,帮助诈骗团伙赚了一大笔钱。
原本,她以为对方会大发慈悲让她回去,结果陆经理一句话直接让她吓破胆:“你这么能干,怎么能放你走?” 为了逃出去,梁安娜不是没有做过努力。 只可惜,对方的势力网错综复杂,最终转了一圈也难逃魔掌。
回去之后,一顿毒打加上各种羞辱,在心灵和身体上同时摧残你。 此时的梁安娜,早已没有刚来时的光鲜亮丽。 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一张绝望、无助、崩溃、苍老的“脸”。 
第三个位面——“受害者”潘生 潘生,原本是个天才程序员,只因天天996,还得不到升职加薪,所以才辞职来到东南亚另谋出路。 当他来到诈骗组织后,内心还有点不以为然,还让对方放他回家。 
结果,被各种虐待和暴打,变得没有一点人样。 后来,他试图逃跑,但还是被抓了回来。 陆经理的手下,拿着枪指着他的头说:“要么死,要么服从。”

最终,认清现实的潘生选择了后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变乖了,成为诈骗团伙的一份子,开始与他们同流合污。 这些有血有肉的角色,让我们了解到了人性的善恶两面。 但是,真正的网络诈骗,远比电影中还要可怕。 
3、跟真实比起来,故事只是冰山一角,这部电影的后劲十足
看完《孤注一掷》,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血腥和黑暗。 作为暑期档的爆款,电影真正的后劲,还远不止于此。 
而这股后劲分为两层,来源于两个重要的关键词。
1、人性 尽管诈骗团伙无比嚣张,抓捕的难度也不小,但是从片中可以看出,我们一直在努力着。
但是,真正想要铲除罪恶,根源往往不是犯罪本身,而是人性的弱点。 人有两颗心,一颗是贪心,一颗是不甘心。 
有句俗语说得好:人心不足蛇吞象。
总有人说,我见过世面,不可能会被骗,但是那些被骗入诈骗组织的人,其中高学历的人还不少。 别忘了,总有一款骗局适合你。
对人性的深度挖掘,正是《孤注一掷》的第一层后劲。 
2、真实 在电影的幕后,就有一段幸存者回忆曾经那段不堪回首的经历。 不服从就被打断腿;禁止与家人和外界联系;日常工作强度007;生活的地方有五米高的围墙,墙上还有铁丝网。 有的人天天被守卫暴打,有的人直接被枪杀,还有的人被辗转卖到了5个不同国家.... 
这些场景,想想就让人心有余悸,还不断打破观众心理的防线。 这便是《孤注一掷》的第二层后劲! 
一张电影票,让你了解诈骗组织的内幕。
怎么看,这票价都值了! 如果按照这个势头继续发展下来,《孤注一掷》极有可能将成为这个暑期档的最大黑马。
就电影的意义来说,该片绝对实至名归。票房破13亿了! 媒体预测票房,更是达到了38亿。 可能,《孤注一掷》是这个暑期档,唯一的一部能够超越《消失的她》的电影了。 《孤注一掷》票房大卖的背后,可以说踩中了当下“电信诈骗”的社会热点上。 虽然该片取材自「全国上万起真实诈骗案例」,但是看得出来,导演申奥创作时,还是太保守了。 真实的境外诈骗,受害者的悲惨遭遇,远比电影中所展现的要残酷一万倍。 在大 尺 度的场景上,很多情节都没有直接展现,而是做了“留白”。 比如,潘生被打断腿、梁安娜被扎手指等残忍的虐待画面。 对于观众来说,这或许已经足够触目惊心,但也仅仅只是冰山一角。 再比如,梁安娜下跪的情节,引发了极大的争议。 或许是删减了,也许是故意这样拍。 很多观众想知道,这背后到底经历了什么? 其实,从三个细节中,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一是梁安娜跳车逃亡的情节,一个女孩克服了恐惧,冒着受伤的风险,也要从行驶的巴士上一跃而下。 二是梁安娜去报警的场景,起初她认为自己终于逃脱了魔掌,内心充满了欢喜,可是她却不知道,警察跟诈骗团伙早已勾结。 三是梁安娜回到家后,看到了真正的警察,因上次的阴影,下意识选择了逃跑。 长时间的非人虐待,以及不断的PUA和恐吓,让这个女孩不敢相信任何人。 尺度之内,还原了受害者绝望瞬间,也撕开了还未愈合的伤口。 人性之外,折射出了被金钱物化的世道人心,让人感到不寒而栗。 就像片中陆秉坤说的那句话一样: “不是我们坏,而是他们贪!” 利用和被利用,有些时候都是相互的,猎人设下陷阱,还需要有猎物往里跳,否则也是形同虚设。 然而,自《孤注一掷》上映以来,质疑声却从来没有停过。 有些媒体和观众,直接摆出了《孤注一掷》的三大“罪”。 首先,点映票房破4亿,被指责吃相难看。 其次,是虚假宣传。 在上映前,关于《孤注一掷》的短视频,已经火爆了整个网络,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其中,王传君绝对功不可没。 可是,电影上映后,才发现王传君的戏份并不多,手机上都已经看完了。 比如王传君那抹脖子后,又拜佛的动作,引发了网友无数的猜想,结果压根不是那么回事..... 最后,就是删减得太多。 短视频中的一些场景和片段,以及人物台词,在电影中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不得不说,令人大失所望。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当看完《孤注一掷》后,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好像陆秉坤这个角色有点鸡肋,不像短视频中那么出彩; 潘生和梁安娜因什么而误入歧途,好像电影里并没有说..... 正因为如此,尽管票房还在上涨,但是评分却从7.4降到了7,而且还出现了大量的差评。 不可否认,有一些差评还是比较客观的,毕竟电影的确存在着一些瑕疵。 但是,还有些差评并非直指电影本身,而是在无端发泄情绪,似乎有意为之。 “少一个人观影,少一个人受骗”、“号称反诈电影,却搞诈骗”.... 说实话,这些评论直接否定了电影本身的意义。 这也让我不禁地想问,《孤注一掷》爆火到底动了谁的奶酪? 对此,央媒终于坐不住了,亲自下场发声,真的很解气。 央视《电影频道》请来了公安大学的教授,评价《孤注一掷》这部电影。 该教授从自己多年接触的案件,认为电影反映得非常真实。 从诈骗集团的公司化运营、集中营式管理、分层级宿舍,到犯罪分子对“狗推小兵”人性弱点的利用,都刻画地非常生动。 虽然电影拍得很保守,但是如果不是电影拍出来,很多观众仅听别人说,很难想象真实的受害者到底经历了什么。 “多一人观影,少一人受骗” 不要太高估自己,也不要低估诈骗人。 或许,有些观众还是觉得不以为然。 这里就有必要说说剧组的真实遭遇,电影确实触碰到了一些“人”的利益。 在拍摄期间,剧组就收到了很多封国外发来的恐吓信。 还有更猖獗的,很多不友好的境外评论,听起来让人不得不倒吸一口凉气。 不过,他们好像并不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我们有祖国的保护。 希望《孤注一掷》这部电影,能让更多人清醒过来,不要轻易去凝视深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