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夏至前饮食:这4种水果多吃点,补气又养身 [6P] --]

武当休闲山庄 -> 美食指南 -> 夏至前饮食:这4种水果多吃点,补气又养身 [6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厨爹 2025-06-20 14:37

“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这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古时候讲究“夏至祭神”,各地还有“饯夏”之俗。老苏州有旧谚:“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其实,光线虽短,夏意却渐入盛景。

民间将夏至视作“胎气正盛”、需要调养之时。古时大户人家会提前准备时令瓜果招待亲友,小孩子们则守着冰镇果切,盼着喝上一口“水果凉汤”。在江南水乡,夏至那天,姑娘们还要用杨梅点腮,图个“红润又消暑”。到了北方,甜瓜、黄瓜、桃子也成了人们争抢的宝贝。

唐代诗人白居易就说过:“夏至日食瓜,乃消烦解渴之妙。”宋人杨万里更偏爱蜜桃,一句“小园新熟百花桃,临水人家往复看”,把六月天里的鲜甜写得活灵活现。南宋时,大户人家还流行用樱桃和李子做成冷饮或羹羹,做法简单,却远比大鱼大肉解渴、讨巧。

再说个有趣的:老北京有个说法,夏至后老人最爱请小孩吃杨梅,边吃边给孩子讲:“酸一点,长大身骨硬,经得起热。”吃的,是一口鲜,也偷学着一分顺从天时的聪明。

夏至水果可不只是解渴,还有一套朴素人情理。比如,小暑(夏至以后)头碗饭要配香瓜,“祛味醒神,一年顺”。再比如,给长辈送桃,意味着祝福长寿有福气。江南人端午过后喜欢挂草莓、李子在门口,说是“辟邪又招财”,其实也是图个应景、贪点吉利。吃水果,也讲究“三清三鲜”,图的就是个时令本味、少油少腻。

夏至“四大水果”盘点与家常做法

香瓜:甜中带脆,凉中有清。本地香瓜外皮黄色,瓜瓤厚实。瓜切片蘸点盐、冰镇一小会,脆生生入口——盛夏里最解渴的小菜。江北还有做瓜凉汤的老方法:香瓜肉切小粒,拌些淡糖水和薄荷叶,冰镇后盛碗端来,透心的清凉,暑气一时无踪。小时候村东头老赵家的瓜地最先成熟,邻里小孩常常趁大人不注意跑去偷摘,瓜汁糊一脸,说是“吃一口,心头都凉快下来了”。

桃子:自古被唤作“寿果”,白里透红的桃子一入夏就上市。桃的清甜带点微酸,皮薄肉嫩。家常最简单的吃法就是静置盛盘,消毒洗净直接品尝。还有一道“桃子凉茶”:桃子去核切块、加冰糖小火煮二十分钟,过凉水晾温。喝上一碗,孩子们从门口疯跑回来,满头大汗,一口凉茶下肚,笑成花。老理说“桃为心用”,常吃心宽气顺。

李子:李子在乡土诗词里常和“清心解烦”绑一块。紫皮李、青脆李正好是夏至前后的鲜货。李子盐渍是江南小吃,把新鲜李子撒上细盐,静置半天后,酸甜中带出微微咸味,很能解渴。李子也能煮成“蜜渍李子”:水开后倒入李子、冰糖,小火熬至果皮裂开,熬好的蜜渍李透亮、微酸,天气再热也能提神。

杨梅:酸劲十足的杨梅是南方夏季的主角。老家人爱用食盐清洗,或者用淡盐水泡一会,去掉杂味后直接入口,酸得人打哆嗦。别看酸,杨梅其实最能下火、生津。还有个简单的吃法叫“杨梅冰”:新鲜杨梅和少量细砂糖混合,冷冻片刻,端出来就是孩子们最盼的消暑零食。老南京人讲“杨梅沾盐度暑天,闲扇团扇度良辰”——一口杨梅一口纳凉,满是老时光的味道。三吃两不做:古人的生活智慧

夏至饮食上,祖辈还留下“三吃两不做”的土规矩。说白了,就是顺时养人,别和天意拧着来。

一年里,最叫人安心的时光,就是夏至这样白天拉长、家里瓜果迎新的时候。看似平常的香瓜、桃子、李子、杨梅,是中国人对时令的体悟,对团圆的念想,也是老一代人的一份牵挂。时节已到,席间多上一碟应时水果,既是顺天应景的小确幸,也是一家人守住平安和谐的老方子。

这几样夏至水果,其实榨出来的是中国人最朴素的生活智慧——“天时好、家人好、日子才安稳”。在这个万物渐盛、万事随心的日子里,愿你桌上总有鲜果清香,身边始终有知心人闲谈,是高温天最好的“补气养身”法宝。


姜谷粉丝 2025-06-20 15:48
夏至前宜多吃的四种补气养身水果
夏至前多吃一些水果有助于补气养身,以下为您介绍四种适合夏至前食用的水果及其特点、功效和家常做法:

香瓜
特点
香瓜甜中带脆,凉中有清,口感独特。

功效
具有止口渴、利小便、除烦热、通三焦和防暑气之功效,瓜瓤可治疗口鼻疮,瓜籽具有清热、解毒和利尿作用,可治疗肺痛。不过,脾胃虚寒、腹泻、吐血和咳血的患者忌食。

家常做法
瓜切片蘸盐:将香瓜切片,蘸点盐,冰镇一小会,口感脆生生,是盛夏里很解渴的小菜。
瓜凉汤:把香瓜肉切小粒,拌些淡糖水和薄荷叶,冰镇后盛碗端来,能带来透心的清凉,让暑气消散。

特点
桃子清甜带点微酸,皮薄肉嫩,外形呈圆形或稍微扁平的球形,果肉质地柔软,通常呈黄色或橙色,围绕着中央的果核。

功效
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果酸,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A,对提高免疫力和维护皮肤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还富含铁元素,有助于预防贫血。老理说桃为心用,常吃心宽气顺。

家常做法
直接品尝:将桃子消毒洗净,静置盛盘后直接食用,这是最简单的吃法。
桃子凉茶:把桃子去核切块,加冰糖小火煮二十分钟,过凉水晾温。孩子们喝上一碗,能缓解暑热。
李子
特点
夏至前后常见紫皮李、青脆李等鲜货。

功效
李子的药用历史已久,古人认为其有美容养颜的功效。中医认为李子有生津、养肝、清热、利尿的功效,里面含有丰富的糖分,具有缓泻的作用,可用来治疗便秘。

家常做法
李子盐渍:这是江南小吃,把新鲜李子撒上细盐,静置半天后,酸甜中带出微微咸味,很能解渴。
蜜渍李子:水开后倒入李子、冰糖,小火熬至果皮裂开,熬好的蜜渍李透亮、微酸,天气再热也能提神。
杨梅
特点
酸劲十足的杨梅是南方夏季的主角。

功效
杨梅中含有的多种营养元素能起到消炎抑菌、防癌抗癌、美容减肥等功效。鲜果能和中消食,生津止渴,是夏季祛暑之良品,可以预防中暑,去痧,解除烦渴。它含有多种有机酸,维生素C的含量也十分丰富,食之可增加胃中酸度,消化食物,促进食欲。

食用建议
虽然杨梅好处多,但食用时也有一些传统讲究,古人有“三吃两不做”的说法,不过文中未详细提及“三吃两不做”的具体内容

jjybzxw 2025-06-20 17:10
  夏至确实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这个时节的传统习俗和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在古时,夏至不仅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来庆祝和调养身体。

  夏至时节,各地有着不同的风俗和饮食习惯。在江南水乡,姑娘们用杨梅点腮,寓意着消暑和红润;而在北方,甜瓜、黄瓜、桃子等成为人们争抢的宝贝。唐代诗人白居易提到“夏至日食瓜,乃消烦解渴之妙”,而宋人杨万里则偏爱蜜桃,他的诗句“小园新熟百花桃,临水人家往复看”生动描绘了六月天里的鲜甜。南宋时期,大户人家流行用樱桃和李子做成冷饮或羹羹,简单却解渴。

  老北京有个说法,夏至后老人请小孩吃杨梅,边吃边说“酸一点,长大身骨硬,经得起热”,这不仅是一种消暑的方式,也蕴含着顺应天时的生活智慧。夏至的水果不仅仅是解渴,它们还承载着朴素的人情理。比如小暑头碗饭配香瓜,意味着“祛味醒神,一年顺”;给长辈送桃,象征着祝福长寿和福气。

  夏至的“四大水果”——香瓜、桃子、李子、杨梅,各有其特色和家常做法。香瓜切片蘸盐冰镇,或是做成瓜凉汤,都是盛夏里解渴的好方法。桃子作为“寿果”,直接品尝或做成桃子凉茶,都是清甜带微酸的美味。李子盐渍或煮成蜜渍李子,酸甜中带出微微咸味,很能解渴。杨梅则以其酸劲著称,可以洗净直接入口,或做成杨梅冰,是孩子们最盼的消暑零食。

  夏至的饮食文化和习俗体现了中国人对时令的体悟、对团圆的念想以及老一代人的牵挂。在这个万物渐盛、万事随心的日子里,愿你桌上总有鲜果清香,身边始终有知心人闲谈,享受这个高温天最好的“补气养身”法宝。



查看完整版本: [-- 夏至前饮食:这4种水果多吃点,补气又养身 [6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