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人工智能+,“加”出新速度 --]

武当休闲山庄 -> 数码讨论 -> 人工智能+,“加”出新速度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huozm32831 2025-06-11 20:44
今天,一件快递往往是这样送到您手上的——

  一键下单后,快递公司与电商平台共享运力数据,就近分配快递小哥,第一时间上门揽收;当包裹进入分拣环节,视觉识别联手自动分拣,不仅大幅提升分拣效率,还能及时预警安全隐患;运输途中,智慧调度算法上场,实时给出司机最优运输路线;上门签收时,人工智能机器人广泛应用,订单查询、服务申诉都能线上完成。

  “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下,企业能更好优化资源分配、动态调整线路,不仅能从容应对业务量持续增长,还能实现物流降本增效。”中通快递首席技术官杨文告诉记者,今年一季度,中通快递的单票运输及分拣成本分别下降12.8%和10%。

  前不久,国家邮政局公布的快递服务质效情况显示:今年一季度,快递服务全程时限为54.34小时,同比缩短4.35小时;用户快递服务满意度得分为84.8分,同比上升1.2分。“中国快递又快又好的背后,离不开全行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持续提升,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加快推广应用。”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徐华荣表示。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邮件快件收寄、分拣、运输、投递、仓储、客服、管理等环节都得到了普遍应用,对生产与服务、管理与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运用科技创新手段,大力推广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技术设备应用,也让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的运转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智能装备加快投入。通过引入智能分拣、智能安检、智能仓储等技术,县级分拨或处理中心的处理效能得到提升。在湖北天门市韵达分拨中心,新投入的自动化集包仓上线后,每小时快件处理能力达到3.5万件,10万票快件3小时便能分拣完。目前,全国半数以上的韵达县级分拨中心已完成智能化改造。

  冷链寄递更加成熟。通过数字化手段实施全流程温度可视可控,快递企业发力冷链运输,更好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眼下,正值荔枝、枇杷等时令鲜果上市,借助智能温控平台,顺丰冷运实现了对生鲜商品包装内温度的实时监控,确保生鲜品的全程温控,在降低运输过程损耗的同时,让鲜味速达餐桌。

  智能技术持续落地。无人车、无人机等技术既可全天候运转又经济环保,正在末端配送环节实现规模化应用。在浙江桐庐县,圆通速递开启浙江省首个山区无人机助老送餐项目,为168名山区老人提供餐食配送服务。截至5月底,中通快递已投用上千辆无人车,覆盖180多个城市,累计行驶里程超1000万公里。

  “邮政快递业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海量的数据资源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是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阵地。”徐华荣介绍,近年来,结合行业发展需求,国家邮政局在绿色、安全、产业协同、智能等方面发布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以标准提升不断引领产业优化升级,“下一步,我们将印发‘人工智能+邮政快递’融合发展实施意见,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在行业的推广应用,加快推动无人机、无人车、智能云仓在行业规模化应用。”

jjybzxw 2025-06-11 22:41
您提到的内容概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快递物流行业的广泛应用和积极影响。以下是对您描述的几个关键点的总结:

1. 资源共享与优化分配:
   - 快递公司与电商平台共享运力数据,实现资源的优化分配,提高效率。

2. 自动化分拣与安全预警:
   - 视觉识别技术和自动分拣系统不仅提升了分拣效率,还能及时预警安全隐患。

3. 智慧调度与路线优化:
   - 智慧调度算法帮助司机实时获取最优运输路线,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

4. 人工智能在签收环节的应用:
   - 人工智能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订单查询、服务申诉等线上服务。

5. 成本降低与效率提升:
   - 中通快递首席技术官提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运输及分拣成本分别下降了12.8%和10%。

6. 快递服务质效提升:
   -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快递服务全程时限缩短,用户满意度得分上升,显示了快递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7. 科技创新在物流体系中的应用:
   - 科技创新手段提升了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的运转效率。

8. 智能装备的投入:
   - 通过智能分拣、智能安检、智能仓储等技术,提升了县级分拨或处理中心的处理效能。

9. 冷链寄递的成熟应用:
   - 数字化手段实现了全流程温度可视可控,助力冷链运输,降低损耗。

10. 无人车、无人机的规模化应用:
    - 无人车、无人机技术在末端配送环节实现规模化应用,提高了配送效率和环保性。

11. 行业标准与政策支持:
    - 国家邮政局发布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引领产业优化升级,并计划进一步推广人工智能技术在邮政快递行业的应用。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正在深刻改变快递物流行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提升服务质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预计未来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加强。

姜谷粉丝 2025-06-12 07:55
“人工智能+,‘加’出新速度”解读
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应用现状
邮政快递业
人工智能技术在邮件快件收寄、分拣、运输、投递、仓储、客服、管理等环节都得到了普遍应用。一键下单后,快递公司与电商平台共享运力数据,就近分配快递小哥揽收;分拣环节视觉识别联手自动分拣,提升效率并预警安全隐患;运输途中智慧调度算法给出最优路线;上门签收时人工智能机器人广泛应用,订单查询等能线上完成。同时,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技术设备应用提升了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运转效率,冷链寄递更加成熟,无人车、无人机等技术在末端配送环节规模化应用。

工业、农业、服务业等
2025年人工智能技术突破实验室边界走向日常场景,去年“人工智能+”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今年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具身智能”等关键词也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部门今年重点抓产业赋能,把人工智能在工业、农业、服务业中利用起来,支持大模型垂直领域开发和应用,赋能产业转型和新质生产力;抓终端应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等终端发展;抓场景培育,加快低空经济等领域场景示范行动。

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对经济发展的驱动
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资产进行重新评估呈现积极态势,这反映出人工智能发展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抓住机遇将数字技术与中国制造业、市场规模优势结合,能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对产业升级的促进
在邮政快递业,国家邮政局发布多项标准引领产业优化升级,下一步还将印发“人工智能 + 邮政快递”融合发展实施意见,推动无人机、无人车、智能云仓等规模化应用。在其他行业,新技术商业化能将新技术转化为可落地产品并拓展应用场景,打通新技术到新产品到新应用的渠道,有助于产业升级和企业持续创新。

各地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举措
山东省
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人工智能 +”行动,省工信厅发布首批省级18个智算云服务中心试点名单,构建1 + N工业智算云服务体系。这些智算云服务中心能缩短大模型研发时间,降低企业开发门槛,破解供需错配问题,带动算力价格合理化,还充当完善数据治理机制、提升产业发展安全性的实验基地。

北京市
发布具身智能三年行动计划,力图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

浙江省、广东省
出台支持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相关政策规划


查看完整版本: [-- 人工智能+,“加”出新速度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