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医生一再强调:血脂值没超这个数,不用太过小心,正常吃喝就可以 [13P] --]

武当休闲山庄 -> 医疗保健 -> 医生一再强调:血脂值没超这个数,不用太过小心,正常吃喝就可以 [13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姜谷粉丝 2025-06-08 11:34




“你不是胖,是胆固醇太有存在感了。”这句调侃,听着好笑,其实说中了很多人心中的隐忧。一查体检报告,看到“血脂偏高”四个字,心里立刻就开始打鼓了:“是不是不能吃肉了?
是不是我要和火锅说再见?”更有人直接开启“水煮菜+跑步机”的苦行僧模式,连饭局都不敢参加,生怕“罪加一等”。可医生却说:“血脂值没超过这个数,不用太紧张,正常吃喝就行。”


这是不是在开玩笑?血脂不就是心梗、脑梗、猝死的罪魁祸首吗?为啥医生都不紧张了?
别急,今天我们就来把“血脂”这事儿说清楚,说明白。你会发现,不是血脂高了就一定危险,关键要看它高到哪里。
在医学上,血脂主要包括四种成分:


总胆固醇(T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甘油三酯(TG)
很多人一听“胆固醇”三个字就头皮发麻,仿佛这就是健康的原罪。但其实,胆固醇不是坏人,关键是你养了哪个“胆固醇”。


LDL-C(低密度):这是“坏胆固醇”,它像个搬砖工,把胆固醇送进血管壁,长期下来就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HDL-C(高密度):这是“好胆固醇”,它像清洁工,负责把胆固醇从血管里带走,运回肝脏代谢掉。
也就是说,不是你血脂高就一定出问题,而是你“坏胆固醇”高才真的要警惕。


医生口中的“这个数”,其实指的是一个参考范围,也叫危险阈值。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标准如下:
总胆固醇(TC)< 5.2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LDL-C)< 3.4 mmol/L
高密度脂蛋白(HDL-C)> 1.0 mmol/L(男性)/ > 1.3 mmol/L(女性)
甘油三酯(TG)< 1.7 mmol/L
只要你的LDL-C没超过 3.4,甘油三酯没超过1.7,医生一般不会建议你吃药。而如果你只是总胆固醇稍高,但HDL-C也高,LDL-C正常,那基本上是“虚高”,不需要恐慌,也不用盲目节食。


很多人一看到血脂稍微高一点,立刻进入“戒油戒肉戒快乐”的状态,甚至自己跑去药店买降脂药吃。这其实是个大误区。
第一,很多血脂的波动是暂时性的。比如你刚吃完大餐、熬夜、情绪紧张,血脂会短暂升高;再比如有些人天生胆固醇合成能力强,但并不代表就一定有心血管风险。
第二,降脂药是“硬核干预”,不是保健品。它对某些器官有负担,比如肝肾功能不好的人吃他汀类药物,有可能出现副作用。


第三,真正的危险,是长期血脂异常 + 其他危险因素叠加。比如家族有早发心梗史、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等,这时候哪怕血脂只是“临界高”,也应该引起重视。
所以,血脂高了先别慌,先看是哪项高,高了多少,再结合你整体的健康状况来决定是否需要干预。
医生说“正常吃喝”可以,那是不是我可以继续烧烤啤酒火锅奶茶,一起安排上?当然不能。这里说的“正常吃喝”,是指在合理范围内的饮食自由,不是“为所欲为”。


比如:
简单说就是:别以为“没超线”就能乱来,该控制的还是得控制,只是没必要神经质。


你以为血脂不高就安全了?不好意思,还有一种人最容易忽视风险:血脂正常,但动脉硬化已经开始了。这类人往往有以下特征:
年纪大了,血管自然老化
长期吸烟、饮酒
有家族病史
长期高压生活、睡眠差


如果你属于这一类,即使血脂没超标,也要关注自己是否有早期动脉硬化的迹象,比如体力下降、胸闷、下肢发凉、走路容易累等。
所以,血脂只是一个指标,不是“绝对裁判”。真正的健康观,是动态、全面、长期的。
定期体检,不看一项看整体.血脂只是健康的一部分,要结合血压、血糖、体重、家族史一起来看。


别盲目吃药,更别乱吃保健品.他汀不是万能药,保健品更不是护身符,任何药物都得医生指导下使用。
正常饮食+适度运动.80%的血脂问题,生活方式就能解决。每天30分钟快走、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就是最好的“降脂药”。
心理健康也很重要长期焦虑、压力大,也会影响代谢功能,间接推高血脂水平。


我们不怕血脂高,怕的是不懂分辨,不懂如何科学面对。别再把“血脂”三个字妖魔化了,也别再动不动就“草木皆兵”。
医学从来不是极端的,不是吃素就是吃药,而是在理性与适度之间找到平衡点。
所以,医生才会说:“只要血脂没超这个数,正常吃喝就可以。”真正的健康,不是你吃得有多干净,而是你活得有多自在。

姜谷粉丝 2025-06-08 11:35
根据最新的研究和医生的意见,如果血脂没有超过特定的数值,人们可以保持正常的饮食习惯而不必过于担心。具体来说,北京医大的研究指出,对于普通成年人而言,如果总胆固醇不超过7.2 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不超过4.9 mmol/L,则不需要立即采取药物治疗或过度改变生活方式2。

此外,另一位医生也强调,只要血脂值在安全范围内,就没有必要过分克制饮食。例如,总胆固醇略高于理想值5.2 mmol/L但未达到6.2 mmol/L时,并不需要极端地控制饮食。相反,建议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以及适量运动3。

因此,在血脂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的前提下,您可以放心享受日常的食物,同时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来维护心血管健康。不过,请定期监测您的血脂状况以确保其始终保持在健康的区间内。

jjybzxw 2025-06-08 16:13
您的分享非常全面,涵盖了血脂的多个方面。以下是对您分享内容的一些总结和补充:

1. 血脂成分:血脂主要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TG)。其中,LDL-C被称为“坏胆固醇”,而HDL-C被称为“好胆固醇”。

2. 参考范围: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正常血脂水平的参考范围为:
   - 总胆固醇(TC)< 5.2 mmol/L
   - 低密度脂蛋白(LDL-C)< 3.4 mmol/L
   - 高密度脂蛋白(HDL-C)> 1.0 mmol/L(男性)/ > 1.3 mmol/L(女性)
   - 甘油三酯(TG)< 1.7 mmol/L

3. 血脂与健康:血脂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有健康风险,关键在于LDL-C和TG的水平。如果只是TC稍高,但HDL-C也高,LDL-C正常,则不需要过度紧张。

4. 生活方式:即使血脂水平正常,也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和规律作息。80%的血脂问题可以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来解决。

5. 心理健康:长期焦虑、压力大也会影响代谢功能,间接推高血脂水平。因此,保持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6. 定期体检:血脂只是健康的一部分,需要结合血压、血糖、体重和家族史等其他因素一起评估。

7. 合理用药:他汀类药物等降脂药并非万能药,任何药物都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保健品也不能替代药物的作用。

总之,血脂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血脂水平、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和控制血脂异常的关键。同时,定期体检和合理用药也是必要的。

我们不应过度恐慌血脂问题,但也不能完全忽视。关键是科学、理性地面对,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实现健康、自在的生活。


查看完整版本: [-- 医生一再强调:血脂值没超这个数,不用太过小心,正常吃喝就可以 [13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