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0728710 |
2025-06-05 11:42 |
那《闹简》上有一句说的最好:“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这五个字不过是现成的典,难为他“是几时”三个虚字问的有趣,是几时接了?你说说我听听。——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红楼梦》的艺术魅力,能让读者一旦认真地走近,也就从此成为“红楼梦中人”!无论是跌宕起伏的情节,还是离合悲欢的人物,哪怕是警词丽句,读来都锦心绣口,余韵五穷! 你看,单单宝玉一句“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就已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但归结起来,无外乎钗黛和解。[attachment=2519502] 曹雪芹之意倘若仅止于此,那么乾隆娣不禁要问各位小伙伴儿,薛宝钗和林黛玉之间的矛盾分歧,根源在哪儿?仅仅是因为林黛玉“小性儿”吗? 钗黛矛盾分歧的根源:木石前盟与金玉良姻 你皆因多是不放心的缘故,才弄了一身的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宝玉的肺腑之言,切中了黛玉的病根儿——不放心![attachment=2519506] 黛玉“不放心”的不是别人,唯有宝玉,也就是她和宝玉二人之间——木石前盟! 当“金锁”到来(即宝钗的“金玉良姻”),当“麒麟”出现(湘云的“白首双星”),对黛玉来说,无疑都是对“木石前盟”的巨大威胁! 所以她处处提防,时时在意,以至于包括宝玉在内,都误以为黛玉“小性儿”![attachment=2519505] 宝玉挨打,是《红楼梦》里的大事件,是宝玉生命的重要节点,更是人物关系变化的节点!
宝玉挨打后,伤痛中,着晴雯带两块家常旧帕给黛玉;黛玉亦不负其苦心“劳惠赠”,抛珠洒泪,题帕三绝:宝黛终于彼此推心置腹——“放心”了! 所以,当宝玉问“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黛玉禁不住笑起来,其实是她对宝钗“放心”了,释然了![attachment=2519504] “通灵宝玉”的红尘受享:美中不足,好事多磨 钗黛和解,宝玉虽然先是不解,但经过黛玉细说缘故,宝玉惊喜道:“我说呢。正纳闷‘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原来是从‘小儿家口没遮拦’上就接了案了。”
钗黛和解,宝玉也释然了!但是,宝玉一句《西厢记》的委婉艺术借语,正是曹雪芹构思的精彩之处——移花接木!
[attachment=2519503] 也就是钗黛之间的“孟光梁鸿案”,在宝玉曾经的幻梦中(“贾宝玉神游太虚境”),在警幻仙子的新编《红楼梦》十二支里,演绎的是宝钗“齐眉举案”,是宝玉宝钗的“金玉良姻”,不是宝玉黛玉的“木石前盟”! 原来,在曹雪芹的弘大艺术大格局里,钗黛和解之时,恰恰是“木石前盟”与“金玉良姻”转换的关节点! 在宝玉戏说“孟光梁鸿案”时,又悄然地移花接木到“齐眉举案”!宝玉的欢欣之语,殊不知已经正谶了钗黛结局——黛死钗嫁![attachment=2519507] 不禁要问曹雪芹大师,为什么要如此苦心营造? 不久前,乾隆娣曾有一篇文章《通灵宝玉幻形入世,坠入贾府,符合其红尘受享的预期吗》 从“诗礼簪缨之族”的角度,解析“通灵宝玉”幻形入世受享红尘的“美中不足,好事多磨”,感兴趣的小伙伴儿可以点击链接跳转阅读。 其实,贾宝玉的爱情婚姻,从“木石前盟”转向“金玉良姻”,正是《红楼梦》开篇“通灵宝玉”执意要去红尘受享时,僧道二仙所提示的“美中不足,好事多磨”的又一个层次——“温柔富贵之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