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售气利润下行、安全监管趋严,AI浪潮下城燃企业如何破局 --]

武当休闲山庄 -> 数码讨论 -> 售气利润下行、安全监管趋严,AI浪潮下城燃企业如何破局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姜谷粉丝 2025-06-01 08:24
“AI在燃气全产业的应用已成为不可置疑的竞争优势,未来三年,任何城燃企业都无法脱离AI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近日举办的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WGC2025)上,新奥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张军表示,“未来10年只有两种企业会特别好,一种是生产智能的企业,一种是应用智能生产的企业。”
近年来,国内城市燃气企业面临安全生产压力与传统售气业务增长瓶颈的双重夹击——传统售气业务受国际气价波动、用气需求下行压力影响,业绩增长乏力;管网老化、第三方施工破损等问题频发,行业安全监管趋严。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国内 “双碳” 战略叠加的背景下,中国城市燃气企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正在重塑城燃行业的价值逻辑。
如何革新传统模式
安全是燃气行业的生命线。燃气安全曾是纯靠“人盯脚量”的苦活累活,传统模式下,安检员需手持检测仪穿梭于大街小巷,面对复杂密布的地下管网,漏检、误判风险始终存在。而AI的介入正将这一模式推向实时感知、智能分析与主动防控的新阶段。
例如,新奥集团在过去四年通过在全国250个城市燃气项目部署物联感知设备,实现场站、密闭空间、施工场景的全自动监控。张军打比方称,公司安全管理水平从L2级辅助驾驶跃升至L4级自动驾驶水平。这种转变也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过去三年,新奥集团通过AI将旗下30万台调压器的运维模式从计划性改为智能预测性后,设备运行效率提升近5倍,年节省成本近8000万元。

在商业模式上,传统城燃企业发展依赖区域特许经营权的模式也正被打破。新奥股份(600803.SH)商务运营秘书长陈海波指出,“城燃行业已进入‘血拼时代’,价格竞争倒逼企业必须打通产业链生态。”AI技术为城燃企业传统“卖气郎”到“能源管家”的角色转型提供了关键支撑。
通过整合IT系统业务数据、OT系统生产数据、监测系统行为数据及客户数据,新奥集团构建起企业私有数据图谱。青岛新奥燃气利用AI模型结合管网压力、用户用气行为及气象数据,实现区域用气需求的动态预测,为资源调配提供科学依据。这种预测能力在极端天气下尤为重要——2024年冬季寒潮中,湘潭新奥燃气借助此一系统,分析气温骤降与居民采暖需求的关系,提前调配LNG资源,避免多地供气紧张。
中国燃气(00384.HK)亦借助智慧交易平台,动态优化天然气供需匹配、调整供应计划,确保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需求得以及时满足,并最小化成本和资源浪费。通过月度资源调优、输配路径寻优、年度采购方案应用等手段,中国燃气称,公司预计减少50%合同外采购气源,节省费用数千万元。
更深层的变革在于生态协同。“目前每吨液化天然气的毛利也就10块钱,赚不到一杯奶茶钱。”陈海波指出,“当客户需要的是冷热电联供,企业还在卖单一天然气,这杯奶茶的毛利注定敌不过综合能源服务的价值。”
因此,新奥股份构建起泛能网平台,整合气、电、冷、热等多能源品类,实现跨区域、跨主体的资源优化调配。例如在浙江某纺织园区,新奥集团通过AI赋能能源交易平台,整合管网、气源资源,结合园区内企业生产计划与电价波动,为每家企业定制“气电联动”方案。这种模式颠覆了“给多少气收多少钱”的旧逻辑,转向“客户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的新生态。
还有哪些问题待解
在行业人士看来,尽管AI应用已取得显著成效,但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
最突出的是数据质量与共享机制的问题。一方面,当前燃气企业数据分散在不同系统中,特别是行业公有数据多存在于专家经验中,且缺乏行业级数据标准,尚未能形成系统性资产,制约了AI模型的训练效果;另一方面,“安全管理不能放松人的重视,我们仍需保持类似L3-L4水平的人机协同。”张军指出,在引入AI的同时,企业需同步优化组织流程与人员能力,避免技术依赖导致的管理空心化。
AI伦理与风险防控也同样重要。业内人士警示,AI“幻觉”特性可能导致决策偏差,过度依赖技术或将削弱人类对行业趋势的判断力。如何在技术赋能与风险防控之间找到平衡点,是城燃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命题。
此外,如何在商业模式创新上实现数据、模型与人才的协同亦然关键。张军将AI落地要素总结为“数据资产化、业务模型化、人才能力化”。他解释称,燃气企业需整合IT系统、OT系统以及客户行为数据,形成企业级数据资产图,才能支撑AI模型的精准训练。但当前,既懂燃气业务又精通AI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在业内极为稀缺。
针对上述挑战,张军建议从三个维度精进:一是深化技术纵深,例如开发行业专属大模型,结合小模型解决专业问题;二是完善数据治理,建立行业数据共享机制,并加强数据安全保护;三是优化人才结构,通过校企合作、内部培训等方式,培养“燃气+AI”的跨界人才。

姜谷粉丝 2025-06-01 08:25
AI 浪潮下城燃企业破局策略
近年来,国内城市燃气企业面临安全生产压力与传统售气业务增长瓶颈的双重夹击,售气利润下行、安全监管趋严等问题凸显。在 AI 浪潮下,城燃企业可从以下方面破局:

强化上下游一体化资源统筹
保障供应稳定
部分城燃企业如上海燃气,因所处地理位置导致管道气输送先天受限,需从海外大量采购天然气。上海燃气继续打造更具韧性的本地高压天然气管网,贯通长江口的最后一段。今年底,洋山第二个接收站、码头 4 个 20 万方的储罐投运后,将通过多渠道的国内管道气和进口液化天然气统筹调配,保障本市用气稳定、可靠供应。
推进管网互联互通
考虑到基础设施巨额投资带来的成本疏导压力,上海燃气正在战略考量将上海市纯受端管网改造为能进能出管线,加快推进长三角地区天然气的互联互通。
建设客户服务及综合能源服务能力
满足多元用能需求
现在工业客户用能需求越来越多元,有的要制冷,有的要制热,有的要蒸汽,还有的甚至需要电力。新奥能源、昆仑能源、深圳燃气等强调了客户服务及综合能源服务能力的建设,提升公司综合能源服务能力至关重要。
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
降低经营成本
城燃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可借助 AI 新技术浪潮,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降低经营成本。例如,AI 能够自动处理数据和生成报告,甚至进行错误纠正,可替代部分办公室数据处理员的工作,为企业降低人力成本。
提升服务效率
通过数字化手段,城燃企业可以更高效地管理客户信息、优化服务流程,从而提升服务效率,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关注顺价问题
呼吁价格联动
理顺天然气上下游价格是企业家们关心的话题。中国城市燃气销售定价上下游存在长期错配,下游企业承担的气价倒挂压力增加。城燃企业应积极呼吁上下游价格尽快联动,减轻公司经营压力

jjybzxw 2025-06-01 12:56
AI技术在燃气全产业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竞争优势,并且在未来几年内,任何城市燃气企业都无法脱离AI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下是AI技术在城燃行业应用的一些关键点:

1. 安全监控与风险管理:
   - AI技术的应用使得燃气行业从传统的“人盯脚量”模式转变为实时感知、智能分析与主动防控的新阶段。
   - 新奥集团通过部署物联感知设备,实现了场站、密闭空间、施工场景的全自动监控,极大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

2. 运维效率提升:
   - 新奥集团利用AI技术将调压器的运维模式从计划性改为智能预测性,设备运行效率提升近5倍,年节省成本近8000万元。

3. 商业模式创新:
   - 传统城燃企业依赖区域特许经营权的模式正在被打破,AI技术为城燃企业从“卖气郎”到“能源管家”的角色转型提供了关键支撑。
   - 新奥集团构建起企业私有数据图谱,实现区域用气需求的动态预测,为资源调配提供科学依据。

4. 生态协同与资源优化:
   - 新奥股份构建起泛能网平台,整合气、电、冷、热等多能源品类,实现跨区域、跨主体的资源优化调配。
   - 中国燃气借助智慧交易平台,动态优化天然气供需匹配、调整供应计划,减少合同外采购气源,节省费用数千万元。

5. 面临的挑战:
   - 数据质量与共享机制问题:燃气企业数据分散在不同系统中,缺乏行业级数据标准,制约了AI模型的训练效果。
   - AI伦理与风险防控:AI“幻觉”特性可能导致决策偏差,过度依赖技术或将削弱人类对行业趋势的判断力。
   - 商业模式创新:需要实现数据、模型与人才的协同,培养既懂燃气业务又精通AI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针对这些挑战,新奥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张军建议从深化技术纵深、完善数据治理、优化人才结构三个维度精进。通过这些措施,城燃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AI技术,实现智能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查看完整版本: [-- 售气利润下行、安全监管趋严,AI浪潮下城燃企业如何破局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