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25-05-30 09:34 |
第二十回,脂砚斋【庚辰双行夹批:闲闲一段儿女口舌,却写麝月一人。袭人出嫁之后,宝玉、宝钗身边还有一人,虽不及袭人周到,亦可免微嫌小弊等患,方不负宝钗之为人也。故袭人出嫁后云“好歹留着麝月”一语,宝玉便依从此话。可见袭人虽去实未去也。】 根据脂砚斋的批语可知贾宝玉婚后,将袭人出嫁给蒋玉菡,却听从袭人之言留下了麝月,麝月也因此成为留到最后的丫头,根据荼靡花签来看,应该是贾宝玉离家出家而去后,麝月还留在薛宝钗身边。根据花签的姻缘属性,可知麝月最终应该是被薛宝钗代夫纳妾,给了名分,主仆二人携手一生了。 不过这个结果却让人颇为意外。为什么麝月能留下,却不留下袭人? 袭人与贾宝玉偷试云雨情后,在贾宝玉被打当天,去王夫人跟前儿披肝沥胆地一顿表忠心,被王夫人看重,说出“不辜负”之言,并很快获得准姨娘的地位抬升。 以袭人的人品和地位,没道理舍了她却留下麝月。既然麝月能留下来,说明袭人完全可以留下来。那么,留下袭人去了麝月岂不是更好?书中对此并无明显的情节伏笔。想要弄清楚背后原因,可能需要作一番合理推测了。 王夫人一开始并不信任袭人,是在贾宝玉被打之后,袭人主动去找王夫人,一番披肝沥胆的表忠心,让王夫人看到她全心全意地为了贾宝玉的忠心,才说出绝不辜负的言语,并将贾宝玉彻底托付给袭人,不久后给她抬了等同赵姨娘的待遇,算是同意了袭人给贾宝玉作通房准妾,只差一个名分。 而王夫人撵走晴雯向贾母汇报时,也顺便提起给袭人抬了身份,想要给她争取个名分。如果贾母当时同意,袭人也就顺势成为了贾宝玉的妾。可惜贾母没同意,还让谁也不说,才导致袭人最终被外嫁给了蒋玉菡,导致多年心愿落空,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关于袭人被外嫁的原因,十有八九和贾政有关。当日贾政听闻袭人名字时,就不置可否。而他又有心仪人选给贾宝玉作妾。等到贾宝玉娶了薛宝钗后,贾政肯定要赐妾,又要留一个通房给薛宝钗的丫头莺儿,就导致贾宝玉身边一妻二妾的名额满了。袭人年纪到了,又是外头买来的,被“开恩”放出去也就顺理成章。 问题在于王夫人当初说了不辜负,结果却利用了袭人,白做了一场保姆,到底没能如愿给贾宝玉作妾,这背后也是有几个原因的。 首先,王夫人当初提拔袭人,在于当时的情况下,她不放心贾宝玉,就需要一个忠心的人替她看着贾宝玉不出错。袭人是最佳人选。既然想要用人,就得给好处。至于王夫人待袭人是真心还是假意,就不重要。 其次,王夫人撵走晴雯,明显是违拗了贾母的意思。在此情形下,贾母对背叛自己投靠王夫人的袭人肯定不待见,无论王夫人怎么说,她也不可能同意给袭人名分。这就等于将责任推给贾母,王夫人可以说:我提议给袭人名分,奈何老太太不同意…… 最后,等贾宝玉娶了薛宝钗,袭人的任务完成,换成薛宝钗替王夫人看顾贾宝玉,袭人就没有了利用价值,不过给一份嫁妆打发出去。这样贾宝玉身边就再没有一个贾母的人,王夫人可能就彻底舒心了。 所以,王夫人等于给袭人画了一个大饼,最终却卸磨杀驴。麝月是她安放在贾宝玉身边的“耳目”,属于王夫人的人,薛宝钗无论如何也要留下这个婆婆的功臣,也就不被打发了。 袭人姓花,又是唯一和林黛玉同一天生日的人。她虽为钗副,其实也为黛影。尤其袭人外嫁,与林黛玉外嫁的伏笔相吻合。贾宝玉既然留不下林黛玉,也就肯定要留不下袭人,这是一以贯之的情节设定。 只是所有人都没想到,袭人被外嫁是又一次因祸得福,让她逃过了贾府抄家的结局。当贾宝玉一家“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时,袭人的生活却很富足。正应了“堪羡优伶有福,可怜公子无缘”。不知道王夫人若面对此情此景,要作何感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