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桃园一套小公寓里,66 岁老人倒在厕所地板上第六天,身体已经发黑肿胀。43 岁的儿子郑某报警时,指尖还沾着给母亲擦身时的肥皂味 —— 这个照顾中风母亲十几年的男人,此刻正被警方带走。法医报告很冷静:长期侧卧导致器官衰竭,死亡超过 72 小时。 
那个暴雨夜,母亲摔倒时喊了句 "不用你管",郑某头也不回走了。不是第一次摔倒,也不是第一次说气话。但这次他没扶她起来,甚至后续三天,看着母亲在原地没了动静,仍照常上班、吃饭、睡觉。直到楼道飘来臭味,邻居敲门,他才想起报警。 监控里,这男人每天七点出门,六点提溜着便当回来。路过厕所门口时会顿一下,侧头看一眼,又快步走过去。那三天,他给母亲喂过水吗?换过尿垫吗?没人知道。但邻居记得,过去十几年,他总把母亲收拾得干净,夏天没异味,冬天没褥疮。 "他不是突然变狠的,是被日子磨碎了。" 楼下早餐店老板说。郑某父亲早年离家,哥哥车祸走了,他从 28 岁起就过着 "工厂 - 家" 两点一线的日子。为了照顾母亲,他拒绝加班,错过三次相亲。如今 43 岁,头发白了一半,手机里全是母亲的病历单。 这样的故事,在抖音博主 "屋檐下的陀螺" 账号里天天上演。47 岁的她举起满是老茧的手给镜头看:"给父亲抠大便抠到指甲裂,给母亲喂饭喂到肩周炎,可他们还骂我盼着他们死。" 镜头扫过凌乱的卧室,两位老人躺在床上,床头柜摆着十几种药。她眼角皱纹深,黑眼圈像两道沟。 "不是不爱,是爱被屎尿泡得发臭了。" 评论区一条留言获赞十万。有人说辞掉 30 万年薪工作照顾患阿尔茨海默症的父亲,结果父亲把屎抹墙上说是她干的;有人说母亲卧床五年,自己离了三次婚,孩子高考失利,"每次翻身我都在想,谁才该被救"。 你知道吗?有种病叫 "照护疲劳综合征",说的是长期照顾病人的人,会失眠、焦虑,甚至想伤害对方。经济学家郎咸平的父母活到 90 多岁,他请了三个护工、一个司机,每月花十几万。"孝不孝顺,有时候真得看兜里有没有钱。" 他说。普通家庭呢?只能像郑某那样,用青春当燃料,慢慢熬干自己。 这场悲剧里,没人是赢家。郑某可能要吃官司,但更多人在他身上看到自己:当尽孝意味着放弃事业、婚姻、健康,甚至尊严,该怎么选?社会学家提过 "养老三角"—— 钱、照顾、情感,缺一不可。可对普通人来说,往往第一个坎就迈不过去。 蹲在审讯室里的郑某,盯着天花板说了句让人浑身发冷的话:"她早不想活了,我也早不想活了。" 这话像根刺,扎穿了 "百善孝为先" 的说教。在台湾,老龄化超过 20%,每四个家庭就有个失能老人。或许我们该少点指责,多想想:当 "养儿防老" 变成 "养儿致贫",谁来救救这些被日子困住的人? 雨还在下,郑某家窗户没关,母亲常用的搪瓷杯在窗台晃了晃,摔碎在地上。有些东西碎了,就再也拼不回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