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ozm32831 |
2025-05-27 20:35 |
我们一定很好奇,作为成功企业家的乔布斯为什么会对古希腊哲学家如此崇拜?哲学究竟是什么呢? 如果把人生比作航海,哲学就是航海的罗盘,它会告诉我们现在在哪里,方向目标何在,以及为何要达到那个目标。
 教了半辈子哲学,我已经被学生训练出一些心得,知道如何应对那些有关人生的难题。 最常被问到的是: “人生有什么意义?” 我的回答是: “人生的意义在于,你可以不断追问‘人生有什么意义?’” 用抽象去回应抽象,以激励学生不断去省思,不要太早或太快下结论。 但碰到学生问: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就要花一点时间来作答了。
 01 人生的三层架构 我们需先介绍人生的三层架构,亦即“身、心、灵”。 因为不先说明这三个层次,难免挂一漏万或言人人殊,进而演变为口舌之争。 首先,“身”代表身体,以及随着这个身体而来的各种需求。 一个人活着,就需要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物质条件,以及与之相关的工作、身份和社会关系。 其次,“心”代表心智运作的三个方向,包括“知、情、意”,具体说来: 上学念书,懂得生活常识与某些专业知识,不断接触新的信息等; 亲情、友情、爱情,审美品味,藉娱乐以调节情绪等; 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日益提升自主性,并且愿意为言行的后果负责任等。 最后,“灵”是指一个人的灵性而言,是人的终极关怀所在。 “灵”的层次的存在,在于可由此界定人生意义,肯定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死后又是怎么回事。
 02 必要、需要与重要 谈到灵性,宗教徒会将它理解为“灵魂”(soul); 即使不特别强调宗教信仰,比如我们中国人,只是接受“祖先崇拜”,也无异于默认祖先的灵魂以某种方式存在着。 非宗教徒则将它理解为“精神”(spirit),像古人所推崇的三不朽: 立德、立功、立言。 无论灵魂还是精神,都将在人的身心活动结束之后,继续发生某种作用。 如果否定灵性的层次,则“人死如灯灭”,一切都是偶然的巧合,也就不必奢谈任何“人生意义”的问题了。 如此,再回到最初的问题: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想,有三句话可以参考,亦即: 第一,身体健康。 包括让人活下去的物质条件,尤其是金钱。这是“必要的”。 第二,心智成长。 在知、情、意三方面不断发展,这是“需要的”。 第三,灵性修养。 这一层才是“重要的”。人生的目的即指向重要的层次。 但是,强调灵性的重要性,并不表示可以忽略必要之物与需要之物。 正如亚里士多德曾经说的: 幸福包括拥有健康与金钱,朋友多而敌人少,然后专务于理性沉思,享受智慧所带来的喜悦。
 03 真正的幸福需要分辨 “必要”、“需要”与“重要”这三方面,涵盖了一个人的全部需求。 但人活着时间有限,未必可以全盘兼顾,正因如此,人生才有了抉择取舍上的困惑、迷惘与苦恼。 所以,为了避免错过人生的重要目标,我们需要学习“分辨”。 以儒家来说,孔子最赞许的是颜渊。 他的理由是: 颜渊的生活极其穷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他的“必要之物”少之又少; 但是在这种“人不堪其忧”的情况下,“回也不改其乐”,亦即如此穷困却丝毫没有影响颜渊的快乐。 在我们一般人看来,这怎么可能呢? 但颜渊可以做到,因为他有“灵性修养”的目标,以孔子所教诲的“道”为乐,亦即表现出“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