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成都苍蝇馆 --]

武当休闲山庄 -> 灌水茶馆 -> 成都苍蝇馆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姜谷粉丝 2025-05-17 00:01

朋友去过成都后,往往叹息没有吃到什么好吃的。因为成都饮食的精华都在街边拐弯处或深巷抵拢不倒拐的苍蝇馆,这是成都饮食的最大特色,指那些环境虽破旧但味道鲜美的街边巷角的私人小馆子。许多初游再游成都的客人往往叹息找不到苍蝇馆,或找到了也觉得不过如此。其实,这是有门道的,要有老成都人带路,且他帮你点菜才行。
朋友曾带我去北门附近一条小路上叫“明婷”的小馆子吃饭,他说这是有名的苍蝇馆。墙壁灰暗,桌椅咯吱作声,菜名不讲究但食客众多。食毕,味道绝美,素菜比荤菜更好吃,且价格便宜。后来我带着夫人去尝鲜,晚餐,需领号排队。坐上桌点了三个菜,吃完感觉很一般,比第一回吃的差远了。别人听到我评价后告诉我,你点菜不对,没有点到他们的看家菜。原来还有这个讲究,惭愧。
我后面几次在朋友带领下吃苍蝇馆,特别关注菜单。发现好吃的菜,名字大多毫无食欲诱惑,如茄子夹肉,烂肉煮豌豆,但吃上口真可谓“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尝”。所以,首次光顾者很容易与佳肴失之交臂。还有一家地处市郊接合部门面极烂、名气极大的苍蝇馆,简单到极致。它没有菜单,一碟碟一碗碗生菜垒叠出墙垛状,顾客想吃什么自己选,交由厨师炒炸煎煮,吃完时店小二上前扫一眼杯盘碟碗立即报出消费额。
在市中心红墙巷口,有一家“大碗面”馆,我吃过十多次。店开在转角处,已有二十几年了,天天从早晨下门板开张到晚间上门板歇息,吃客不会断档。它主打的是素浇杂酱拌面,配一碗海带汤或白菜汤。那拌面看上去浓油赤酱,其实咸淡适中,呼拉呼拉往嘴里扒,随心喝口汤,爽到心满意足。我一位朋友祖籍山西,他说论吃面随便哪一种天天吃肯定会厌,只有这大碗面天天吃也不会厌。店外屋檐下有一圈石栏,放了几个小凳,客人坐在小凳上,汤碗置石栏上,手捧面碗大口吃面。有人甚或蹲着吃也不亦乐乎。不讲究环境,好吃是第一。
北门大桥一侧还有一家“铺盖面”,堂口极小,仅四五张桌子。所谓“铺盖面”,就是揉面师傅将一团面块拉扯成一张小手帕,随手丢进沸汤锅里。长筷捞起五六片成一碗,浇一勺浇头,吃口好嚼劲足。
成都人的豁达潇洒在苍蝇馆面前尤显风采。我经常看见几百万豪车飞驰而来,刹一脚,跳下的俊男靓女,直奔堂口买筹取食,扒拉扒拉落胃,抹抹嘴,满足上车绝尘而去。这在上海很难见,富豪们想吃绝不会开座驾来。
癸卯初夏重游成都。老友们带我去最具特色的街店巷馆访秘问幽。每个人都有自己心里最好的苍蝇馆,说不出几个苍蝇馆,绝对不算正宗成都人。有十几二十年的老牌子苍蝇馆,也有刚出爆款的网红苍蝇馆。每个人的苍蝇馆地图都在不断更新。这就是成都苍蝇馆最具魅力的地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jjybzxw 2025-05-17 00:27
  成都的苍蝇馆确实是当地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它们通常隐藏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外表可能不起眼,但提供的美食却常常让人惊喜。这些小馆子往往由当地人经营,有着独特的风味和家的感觉,而且价格亲民。

  您提到的“明婷”和“大碗面”馆就是很好的例子。在这些苍蝇馆中,点菜是一门学问,有时候菜单上看似普通的菜品,实际上可能是店里的招牌菜。比如您提到的“茄子夹肉”和“烂肉煮豌豆”,名字听起来平平无奇,但味道却让人难以忘怀。

  苍蝇馆的另一个魅力在于它们的随性和亲切感。正如您所说,不讲究环境,好吃是最重要的。顾客可以随意坐在小凳上或者蹲着吃,这种随性的态度体现了成都人的豁达和潇洒。

  您的经历也提醒我们,要真正体验一个地方的饮食文化,有时候需要当地人的带领和推荐。他们知道哪些地方有最地道的美食,哪些菜品最值得一试。这也是旅行中的一大乐趣,通过食物去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最后,您提到的“铺盖面”也是一种有趣的面食做法,将面团拉扯成薄片后煮食,这种做法在四川地区比较常见,口感独特,嚼劲十足。

  总的来说,成都的苍蝇馆是体验当地饮食文化的绝佳去处,它们以其独特的风味、亲民的价格和随性的氛围吸引着食客。而对于外地游客来说,找到这些隐藏的美食天堂,往往需要一些本地人的帮助和指点。


poli923 2025-05-17 10:37
大隐隐y于市。好吃的在民间。大餐也就是店大。


查看完整版本: [-- 成都苍蝇馆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