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春天,使劲吃这菜,一解毒,二利尿,蒸一蒸,营养好吃不上火[7P] --]

武当休闲山庄 -> 美食指南 -> 春天,使劲吃这菜,一解毒,二利尿,蒸一蒸,营养好吃不上火[7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厨爹 2025-04-24 12:43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姜谷粉丝 2025-04-24 12:55
“四月荠菜赛灵丹”解析
俗语溯源与理解
通常所说的是“三月三,荠菜赛灵丹” ,这句俗语流传甚广,清代文人叶调元所著的《汉口竹枝词》中就有“三三令节重厨房,口味新调又一桩。地米菜和鸡蛋煮,十分耐饱十分香”的记载,这里的地米菜指的就是荠菜。虽然提到“四月荠菜赛灵丹”,四月相较于三月,气温升高,荠菜生长时间变长,可能在口感和营养上会有所变化,但大致也强调了四月时荠菜依然具有较高的价值。

四月荠菜的价值
营养价值
荠菜本身营养丰富,每100克含有294毫克钙,是牛奶的3倍,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A、维C、维B、纤维素、黄酮素以及钾、铁等多种离子。即便到了四月,它依然能为人体提供这些营养物质,比如补钙强骨,其草酸含量少,经过焯水后钙更易吸收,适合老人、小孩以及素食者;其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维生素C和类胡萝卜素能阻断亚硝胺生成,降低患胃癌、食管癌的风险。

药用价值
在传统医学里,荠菜全草可入药,《本草纲目》中提到“荠菜甘温无毒,利肝和中,明目益胃” 。四月的荠菜依然具备一定的药用功效,有助于缓解便秘、抗氧化、抗菌消炎、健脾护肝、保护视力等。

四月荠菜的食用方法
荠菜煮鸡蛋
这是比较传统的吃法,民间传说三月三华佗曾用荠菜花煮鸡蛋治好老人头晕的毛病。到了四月,依然可以用荠菜煮鸡蛋。做法是先仔细清洗鸡蛋,用小刷子刷净表面杂质后多冲洗几遍;将荠菜连根拔起,冲洗搓掉杂质、泥土等;接着在大锅中加入饮用水,放入荠菜、鸡蛋,还可加一两片生姜平衡荠菜的凉性,也能搭配红枣、枸杞等一起煮。先用大火加热至汤汁沸腾,再调小火保持沸腾状态加热八分钟,确保鸡蛋凝固熟透,让荠菜的精华充分释放。关火后捞出鸡蛋,敲出裂痕,使汤汁能更好地渗入。煮出来的鸡蛋带有荠菜清香,汤汁也可饮用。

荠菜饺子
也是很受欢迎的吃法。先将面粉加适量清水和成软硬适中的面团,静置揉匀揉光增加筋性。四月的荠菜可能比三月更老一些,包饺子时建议进行汆烫处理。把洗净的荠菜剁成碎末,放入盆中加适量花生油拌匀,再加入盐、葱末、味精充分拌匀。将面团揉匀搓条揪成小剂子,擀成薄饺子皮,打入鸡蛋与少许荠菜拌匀作为馅料包饺子。包好后放入锅中,加水用勺子推动防止粘锅,开锅后撒少许冷水激一下,继续煮开至熟透捞出,可蘸蒜泥或辣子油食用


jjybzxw 2025-04-24 13:44
亲爱的家人们,阿香分享的荠菜做法听起来真是让人垂涎三尺!荠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做法简单,是春天不可多得的美味。以下是阿香分享的荠菜做法的要点总结:

1. 荠菜的营养价值:
   - 荠菜酸能帮助肝脏解毒。
   - 丰富的钾元素促进新陈代谢。
   - 特有的香味成分能平肝火。

2. 食材准备:
   - 新鲜荠菜500g(叶子要翠绿带锯齿边的才是正品)。
   - 玉米面3大勺、普通面粉1大勺。
   - 蒜瓣5颗、小米辣2根。
   - 调料:芝麻油、香醋、生抽、白糖各1勺,花椒粉半勺。

3. 制作步骤:
   - 荠菜处理:先摊开晾2小时,用淘米水浸泡15分钟,轻轻洗去杂质。
   - 裹粉:沥干水分的荠菜淋熟油拌匀,轻轻抓拌玉米面和面粉。
   - 蒸制:水烧开后铺湿纱布,松松地堆荠菜,大火蒸5分钟。

4. 万能蘸料:
   - 蒜臼子里捣蒜泥,加花椒粉,泼热菜籽油。
   - 加入生抽、香醋、白糖,滴芝麻油。

5. 保存妙招:
   - 焯水后挤成菜团子,用保鲜膜包好冷冻。
   - 想吃时直接扔进鸡汤里或剁碎拌猪肉馅包饺子。

6. 辨认秘诀:
   - 正宗野荠菜叶子边缘有不规则锯齿,根茎带点紫红色,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

7. 食用建议:
   - 荠菜性凉,脾胃虚寒者可搭配姜末一起吃。

阿香的分享真是太实用了!荠菜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做法简单易学。蒸荠菜搭配万能蘸料,想想就让人食指大动。而且荠菜还有很多其他的吃法,比如荠菜豆腐羹、荠菜饺子等。趁着春天荠菜最嫩的时候,大家不妨去郊区挖一些回来尝尝鲜。既能踏青又能收获美味,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关于荠菜的叫法,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称呼。我们老家叫"地菜",有的地方叫"护生草"。大家在评论区聊聊自己家乡的叫法吧!一起交流各地的特色美食和风俗。这个春天,让我们把田间地头的"神仙野菜"搬上餐桌,用美味守护家人健康!


查看完整版本: [-- 春天,使劲吃这菜,一解毒,二利尿,蒸一蒸,营养好吃不上火[7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