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01728 |
2025-04-05 21:20 |
 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有一位只开了一枪打死一名敌人的志愿者女兵,却在回国后被授予了一等功奖章,并且她还是抗美援朝战场上,唯一一个获得一等功的志愿者女兵。 01 巾帼英雄智斗美国大兵 1950年的一天,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一名志愿军女战士和一位凶神恶煞的美国大兵陷入了紧张的对峙当中。 这位美国大兵长得高大威猛,正拿着枪一步一步向手无寸铁的女战士靠近。两人的身高体型有着巨大的差距,如果近距离对峙,女战士根本占不到任何优势。 从美国大兵从容的步伐就可以看出,他对于这场博弈已经胜券在握了,而我们的志愿军战士解秀梅却并不甘心就这样被美军俘虏。 一想到成为俘虏后将会受尽屈辱,她的内心瞬间升起了一股斗争的信念。面对步步紧逼的敌人,解秀梅内心不仅没有任何惊慌,反而非常镇定的在考虑对策。
 正在这时,她的余光瞟见了雪地里有一把手枪,解秀梅仿佛抓住了救命的稻草,她迅速冲过去抓起手枪就对准了美国大兵,然后便毫不犹豫的扣动了扳机。 美国大兵也没想到会突发意外情况,根本没有任何防备。随着一声枪响,美国大兵在子弹的冲击作用下,直直的向后倒去。 这是解秀梅在朝鲜战场上唯一开过的一枪,也只消灭了一个敌人,然而就是这个女兵,却在战争结束之后被队伍授予了一等功奖章,并且还受到了毛主席的亲自接见。 按照我国抗美援朝空军志愿军的立功标准,只有击落两架敌方飞机或者击毁两辆敌方坦克,才有资格被评为一等功, 所以说要想评为一等功,那必须是在战场上做出过突出贡献的。那么为何只杀了一个敌军的解秀梅会被评为一等功,除此之外,在战场上她还做出过那些贡献。 02 投身于革命事业 和所有革命战士一样,解秀梅出生在贫穷的农村,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即使生处于穷乡僻壤的农村,也依然躲不过战火纷飞的侵扰。
 从小解秀梅就看到了各种社会的不公,穷人只能被地主恶霸压迫剥削,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一旦有不堪重负的穷人想要和地主斗争,换来的只有一顿毒打和忍饥挨饿。 后来渐渐长大后的解秀梅开始懂事了,当他看到了八路军战士与地主斗争,为穷人谋生存的景象。她便好奇的问母亲这些都是什么人,母亲告诉她这些都是共 产党八路军,是让老百姓翻身的人。 这是解秀梅第一次知道了共 产党的存在,也知道了共 产党战士是和穷苦大众站在一起的,母亲还给他讲了共 产党战士不怕牺牲的事迹。 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之下,解秀梅便在心中升起了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长大以后一定要加入共 产党的队伍,成为一名光荣的共 产党战士。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解秀梅的村子也没能幸免,为了生存他不得不跟着父母东躲西藏。
 这时候的解秀梅也想投身于革命队伍,但是她的年龄尚小,组织为了她的安全,并没有同意这一请求,解秀梅只好隐藏起自己对革命的热爱。 在国家危难之间,八路军战士们挺身而出,虽然我军与日军在装备上有着不小的差距,但是我们的人心却非常团结。 为了保家卫国,战士们在党的领导下,开始采取游击战这样的迂回战术,来对抗残暴的日军。 经过十四年的奋战,我军终于将侵略者赶回了老家,国内百姓也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和平,人们再也不需要东躲西藏,所有人走到大街上开始庆祝。 人民进入和平生活后,文化活动也开始蓬勃发展,过去的人们每天处于战争的恐慌之中,如今也终于有了闲情逸致追求各种文化活动。
 刚满15岁的解秀梅已经成长为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孩,原本她就有能歌善舞的天赋,于是她便加入了村子里的戏剧团。 在这里她“结识”了革命英雄刘胡兰,当听到刘胡兰的英雄事迹后,立马就把刘胡兰当做了自己的偶像,刘胡兰让解秀梅重新燃起了曾经对待革命的热情。 新中国成立后,解秀梅的年龄已经达到了参军入伍的标准,于是她义无反顾的向组织上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正式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文艺工作者。 此后解秀梅经常在舞台上扮演刘胡兰的形象,由于表演非常生动,当台下的战士们看到刘胡兰被迫害而牺牲,都纷纷留下了感动的眼泪。 03 义无反顾付朝作战 和平生活并没有维持多久,战火就在我国隔壁的朝鲜半岛上蔓延。原本只是朝鲜半岛自己的事情,然而多事的老美却非要横插一脚。
 战场形式瞬间发生改变,原本占据优势的朝鲜人民军,在美韩的联合夹击下开始节节败退。 我国与朝鲜的关系犹如唇亡齿寒,美国此次插手的原因,也是想要趁机打压我国。于是毛主席毅然决然派出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远赴朝鲜抗击美帝侵略者。 就这样,解秀梅所在的队伍也接到了入朝作战的命令,对于解秀梅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她一直想要奔赴前线战场,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如今她终于等到了。 虽然解秀梅为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志愿军战士而感到自豪,但是她的心中也有一丝对战争的恐惧,毕竟他曾亲眼目睹过抗日战争的残酷。 但是当她一想到刘胡兰面对迫害时的不卑不亢,她的眼神又开始变得坚定起来。
 解秀梅面对的第一个困难,就是行军路程,在当时我国的基础建设非常落后,为了赶赴朝鲜,只能靠两条腿往前迈。 而解秀梅的身材又长得十分瘦弱,行军路上背的行李物资就有几十斤重,解秀梅不仅要负重前行,为了不影响行军速度,她必须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 当这一条路走下来,脚上不知磨出了多少个血泡,但是意志坚定的解秀梅却从未喊过苦和累。每次她都是默默挑破血泡,然后咬紧牙继续赶路。 解秀梅行军路上的努力也被组织看在眼里,为了表扬她吃苦耐劳的精神,组织还将她评为了行军模范。 那时候我国刚成立,还没有自助研发战机的能力,面对军事实力强大的美国,我们并没有制空权。因此为了躲避美军侦察机的巡视和侦察机的轰炸,志愿军战士们经常是在夜间行军。
 行军的路上是枯燥无味的,战士们每天只有背着物资行李大步向前走,于是在原地休整的时候,解秀梅的文工团就会给大家表演个节目,让战士们可以有一个放松的时刻。 04 照顾战士嘘寒问暖 当时赶赴朝鲜的时候正好是在冬天,我军显然低估了朝鲜的气候条件,穿着单薄的外套就踏上了赴朝的路上。 因此很多战士还没有战斗就已经先被冻伤,面对伤员数量的激增,医护团队开始缺乏人手,解秀梅被临时调到了战地医务所帮忙。 这里的危险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前线战场,因为敌军说不定在什么时候就会对这里进行轰炸,但是解秀梅却并没有任何抱怨,哪里需要她她就会出现在哪里。 虽然解秀梅是个业余的护士,但是照顾起伤员来她却非常尽心尽力,经常对伤员们嘘寒问暖,当战士们感到寒冷时,她便将自己的衣服拿出来给伤员取暖。 有一次解秀梅和同志们一起上山砍柴,正当大家准备满载而归时。突然一艘艘呼啸的战机从头顶飞过,一听到这声音,解秀梅心中立马大喊一声不好。
 因为从战机非得方向可以看出,敌军的目的非常明显,他们就是想要轰炸位于山下的医务所。此时此刻解秀梅已经顾不得背上的干柴,将木柴从背上一甩,就匆忙向山下跑去。 医务所内还有很多深受重伤的战士,他们有些已经失去了行动能力,面对轰炸只有死路一条,解秀梅必须以尽快的速度跑回医务所,将这些伤员带到防空洞内躲避。 此时轰炸机已经盘旋在了医务所上空,开始向病房投掷各种炸弹燃烧弹,瞬间尘土四溅,病房在轰炸下开始坍塌,战士们开始紧张的转移伤员。 尽管到处都是危险,大家在撤退时却非常有序,没有一个人为了逃命对伤员们不管不顾。在大家的努力下,伤员们都进入了防空洞内,所有人都在为劫后余生而感到高兴。 05 不怕牺牲拯救战友 只有解秀梅却还在清点着人数,她照顾这些伤员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对每个伤员的情况都非常了解,但是当他清点了两边后却发现,人群中少了一个人的身影,那就是605团的李永华排长。
 看来李永华排长还被困在医务所内,于是她立马向防空洞外跑去,身边的战友们都劝她不要再去了,外面到处都是枪林弹雨,医务所很有可能已经塌陷了。 但是解秀梅却并不理会战友们的劝告,他头也不回的朝着医务所的方向跑去,此时的医务所已经燃起了熊熊大火,并且房间内充斥着大量的浓烟。 在此长期停留,即使不被火烧死,也要被浓烟所呛死,解秀梅不敢怠慢,赶忙在房间里摸索了起来,终于凭借着记忆找到了李永华的病床前。 此时的李永华已经跌落到了床下,昏迷了过去,病房内的火焰此时已经快将他们吞噬,解秀梅二话没说背起李永华就向外冲去。 天上的侦察机也发现了解秀梅的身影,飞机上的敌军拿起机枪开始扫射。解秀梅利用身旁的地形和浓烟躲过了机枪的扫射。
 但是却有一枚炸弹不偏不倚落在了解秀梅旁边,瞬间地上被炸出了一个大坑,解秀梅也被巨大的冲击力掀翻在地。 炸弹激起的石头重重的打在了解秀梅的身上,爆炸的单片也毫不留情的划过解秀梅的皮肤。 解秀梅也被突如其来的爆炸震得有些不知所措,她急忙站起身来定了定神,抖落身上的泥土后,她不敢耽搁一秒钟,又背起李永华向防空洞跑去,生怕再出什么意外。 就这样解秀梅连自己的伤势都没空检查,就继续背着李永华向前跑,此时战友们已经守在洞口内准备好了对解秀梅接应。 当解秀梅跑到洞口时,早已累的上气不接下气,战友们赶忙从她的背上结果昏迷的李永华排长进行治疗。后来经过检查,解秀梅因为有棉袄的保护只是受到了一些皮外伤。 这件事过后,解秀梅的英雄事迹在队伍中广为流传,洞内的战士们都目睹了解秀梅在枪林弹雨下惊心动魄的一幕。大家都对解秀梅不怕牺牲的精神打心眼里佩服。 虽然解秀梅仅仅只击毙了一名敌人,但是却在救治伤员的工作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她无谓牺牲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因此她所获得的一等功勋章绝对是当之无愧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