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李莲英姐姐隐瞒真相,大清灭亡后才敢说:慈禧其实并非病死的 [19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无奇不有 -> 李莲英姐姐隐瞒真相,大清灭亡后才敢说:慈禧其实并非病死的 [19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527801728 2025-04-04 20:05



1908年九月,光绪皇帝驾崩,慈禧立溥仪为新帝。

本以为这位无冕女皇将会继续把控朝政,以太皇太后的身份继续在晚清作威作福,却不料就在溥仪皇帝登基的第二天,她就紧随光绪皇帝后,离开了人世。

如此巧合的时机,实在不由得令人怀疑慈禧到底是不是正常死亡。只是由于当时清政府还在,世人并不敢直接议论。

直到1912年清政府覆灭之后,才有人敢将此事拿到台面上来说。尤其是李莲英的姐姐,面对众人的疑问,她直言不讳地表示:慈禧太后不是病死的!



慈禧到底为何而死?在她的死亡的背后,又隐藏着些什么?

一、慈禧的死亡之谜

虽然并没有皇帝之名,但从同治皇帝到光绪皇帝统治时期,慈禧太后才是真正的掌权者。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当中,这是相当罕见的。

受制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历史上女性当权者极为罕见,不少女性政治家就算一时掌握了权力,也往往难以将其一直把持在自己手里。

从这个角度来看,几乎从未被人动摇过手中权势的慈禧显得格外引人瞩目。



只可惜,慈禧并不是一位合格的统治者。在慈禧之前的清王朝,也不是没有优秀女政治家的出现,例如孝庄皇太后。

她先后培养了顺治、康熙两任皇帝,辅佐康熙皇帝捉拿鳌拜、平定三藩等,为清初政权的巩固、社会的稳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据说,孝庄皇太后还是慈禧的偶像,奈何慈禧眼中看到的只有孝庄手里的权力,没有看到她为了国家呕心沥血的一面。

虽然不能将所有的责任都归咎在一个人身上,但慈禧太后的所作所为,确实加剧了清王朝的覆灭,加剧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



慈禧不仅顷尽一国之力来维持自己的奢靡生活,还极力阻碍国人自发进行的救亡图存运动。说她是民族的罪人,丝毫不为过。

不过无论做过什么,地位又有多么显赫,死亡面前,一切都是平等的。1908年11月15日,躺在仪鸾殿中,七十四岁的慈禧永远闭上了双眼。

在那个年代,七十四岁时去世已算得上是喜葬了,可在得知慈禧的死讯后,众人都露出了奇异的表情。因为就在一天前,光绪皇帝刚刚驾崩,新帝坐上皇位不到一天。

为何慈禧去世的时机这么巧合呢?种种巧合下,想不让人怀疑都难。



根据清政府给出的说法,慈禧是因病而死,但民间流传的最广的说法,就是她是被人暗算,用毒药毒死的。

这一说法并非空穴来风,李莲英的姐姐在清朝灭亡后就曾公开承认,说慈禧并非是病死的。

后人在对慈禧的尸骨进行研究的时候,也从其中提取到了些许毒素。凡此种种,似乎足以证明慈禧是被人暗杀的。

可如果她是死于中毒,谁又会是那个凶手呢?



要知道当时慈禧可是一手遮天、权势滔天的存在,谁遇上她,都只能暂避锋芒。

二、凶手到底是谁

虽说生前冲突不断,但等到死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却都同样面临着世人对自己死因的猜疑。

光绪和慈禧的冲突由来已久,两人的不合也是有目共睹的。

刚登基为帝的时候,光绪虽然有皇帝之名,却没有皇帝的权力,朝堂政事基本都只能听从慈禧太后指挥。



随着时间流逝,逐渐长大成人的光绪自然不会满足于现状。他开始有意无意地忤逆慈禧太后的想法,试图争夺属于自己的权力。戊戌变法,就是他与慈禧斗争的体现。

只是光绪皇帝的根基并没有慈禧那样深厚,不出意外的,他败了,并且败的相当彻底,连整个人的自由都彻底失去了。

不难想象,对于这个权力斗争中的失败者,慈禧会对他做些什么。

或许在慈禧太后病重的时候,她想起了这个曾经忤逆过自己的皇帝。因为不甘心就此将权势交到他的手中,她才选择对光绪皇帝下毒,带着他一起上路。



当然,这只是民间的一种猜测。光绪皇帝的身体本来就不太好,如果说他是因病去世的,也不是没有可能。

再说慈禧太后的死因。表面上看,慈禧太后是因重病而死,这不由得让人疑惑,往日慈禧十分注重养生,按说不可能会轻易患上重病才是。

于是便有人认为,慈禧是被人偷偷投了毒,这才一病不起。

据李莲英的姐姐所说,弟弟曾经告诉她说,慈禧太后服用了太多慢性毒药,所以才会出现身体虚弱的表现。等到他们发现问题的时候,已经太晚了,根本没办法挽救慈禧太后的性命。



由于李莲英是慈禧太后身边的亲信,李莲英的姐姐也是慈禧太后身边的侍女,从她口中说出的内容未尝不可靠,或许正如她所说,慈禧就是被人投毒害死的。

但是,这又带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谁敢对慈禧下此毒手?

当时国家里想要除掉慈禧的人并不在少数,但要知道负责操持慈禧日常生活的人有很多,一个搞不好,下毒之事就会东窗事发。

以此为依据反向推理,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被慈禧视为是亲信的李莲英,竟然是最有嫌疑的那个。



正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站在慈禧太后身边的李莲英向来被人们视为是慈禧太后的亲信。而且作为一名大太监,李莲英的权势基本都来自于慈禧太后。

若说这样的他会对慈禧下手,着实令人觉得有些匪夷所思。不过,如果说李莲英是为了争取更大的权力,倒也不是没有可能。

毕竟他甘愿一直服侍在喜怒无常的慈禧太后身边,为的就是那足以令他凌驾于众人之上的权力。

三、大太监李莲英

李莲英做太监的时间相当长,童年时代,他就被净了身,来到王府中侍奉皇亲贵族。后来在咸丰皇帝去世后,他又被选进宫中伺候太后。



起初,李莲英在宫廷里并不受重视。彼时慈禧太后身边有着大太监安德海的侍奉,有安德海这个可心人在,慈禧哪里会注意到小小的李莲英。

见从慈禧太后那里无法下手,李莲英便将目标转移到了安德海的身上,希望能够得到安德海的提携。这次,李莲英成功了。

1865年,在安德海的推荐下,李莲英成了首领太监,总算是在深宫当中混出了头。等到安德海被下令赐死后,李莲英就顺理成章地接替了他的班,成了新一任慈禧身边的大太监。

要说慈禧太后对李莲英,那可真不算差。清朝建立后,统治者吸取了明朝灭亡的启示,对太监格外提防,并立下规定,太监最高官职决不能超过二品。



但就因为觉得李莲英侍奉的很合自己心意,慈禧太后便不顾朝臣反对,硬是将他加封为二品顶戴。

而且李莲英的活动范围还不止是在深宫当中,他甚至还能随着亲王一起外出巡查,足可见他到底有多受慈禧的信任与宠爱。

不过,李莲英之所以能够成为慈禧太后身边的大红人,其中所付出的艰辛绝对要比一般人想象的更多。

皇宫里服侍在慈禧太后身边的人基本都是人精一样的存在,想要在人精堆里脱颖而出,光有忠心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能够讨得慈禧的欢心,李莲英花费了极大的功夫去琢磨慈禧的爱好。



慈禧爱美,并且还很爱赶时髦。李莲英得知后,便趁着出宫的机会偷偷前往那些个风月之地学习各种妆发技巧。

虽然风月之地说出去不好听,但这里的女子对时尚的敏感程度是非常高的。从她们那里,李莲英往往能学习到各种新奇时尚的发型妆容。

等到回到宫中后,他就会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慈禧太后的身上,以此来讨得她的欢心。

慈禧不服老,对年轻有着深沉的执念,李莲英在日常相处中,便极力避免会让她感到自己衰老的情况出现。



每当给慈禧太后梳头的时候,他都会极力放轻手中动作,这不仅是为了让慈禧感受不到梳头带来的轻微刺痛,更是为了让他能够巧妙地隐藏起慈禧的白发。

一旦不小心梳掉了几根头发,李莲英还会偷偷将头发藏在袖子里,不让慈禧太后看出端倪。

慈禧太后不喜欢无聊,李莲英就深入民间,从各地搜罗来各种新奇的话本子加以改编,使其更符合慈禧太后的口味,再在聊天的时候将故事讲给慈禧听。

并且除了话本子,他还时刻关注着街头巷尾的最新消息,以便能够在慈禧有需求的时候迅速做出回应。



凡此种种,足可见李莲英的精明。当然,只让慈禧太后一个人满意也是不行的,李莲英无论如何都忘不掉他的前辈安德海是怎么死的。

作为慈禧身边的宠臣,安德海原本也有着滔天的权势。可时间一久,他就忍不住得意忘形起来,整日在官员面前作威作福,引起众臣不满。

最后,百官联合上书,要求慈禧太后必须严惩安德海。在偌大的舆论压力压迫下,就算慈禧太后再宠爱安德海,也不得不做出退让,将安德海处死以平息事态。

有了安德海的前车之鉴,即便深受慈禧信任,李莲英也从来不肯放纵自我。



倘若宫中有人犯了事情,只要能帮一把,李莲英都会出手相助。哪怕是面对被幽禁在皇宫中的光绪皇帝,李莲英都尽心尽力地服侍着他,给了他充分的尊重。

出现在朝中官员面前时,李莲英亦是谨小慎微,从不拿慈禧的宠爱说事。

如此一来,无论实在前朝还是在后宫当中,李莲英都广受好评。

只是无论此前做过些什么,李莲英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随着慈禧太后年龄渐长,精明的李莲英不可能没有意识到这棵长久以来一支笔护着他的大树,马上就要迎来折断的一天了。

这种时候,如果有人对他抛出橄榄枝,希望他能够帮一点忙,想来李莲英是不会推辞的。所以也有人认为,李莲英就是那个给慈禧太后下毒的人。

四、慈禧之死带来的

慈禧太后真的是被毒杀的吗?倒也不尽然。



事实上,尽管学者从慈禧太后的体内提取到了一定的毒素,但这毒素并不是很多。正所谓是药三分毒,这些毒素很有可能是伴随着药物进入慈禧太后体内的。

而且相比较于中毒而死,慈禧太后更有可能死于肠胃病。

在现代人看来,肠胃病并不是什么大病,只要及时服用药物就能治好。但在过去,那可是几乎能要人命的重病。

平时,身为太后且爱好奢靡的慈禧吃的是山珍海味,日常生活中,她鲜少有运动的机会。



而且身为清朝廷的统治者,为了能一直将权力攥在自己手中,她还承受着莫大的朝政压力,长此以往,她会患上肠胃病也就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

久病成疾,纵然有着御医的尽心医治,慈禧体内的病根也难以铲除。更何况她年纪已经上来了,医生不敢为她使用见效比较快的法子。

种种因素作用下,才造成了慈禧太后驾鹤西去的结局,这也是说得通的。

不过,无论是哪种说法,说到底都是后人的推测而已。并非当事人,想要还原当初到底发生了什么,无疑是非常困难的。



其实慈禧太后在这个时候去世,也算不错的结果,毕竟就在几年后,晚清政府就覆灭了。

作为国人眼里的民族罪人,倘若活到了那个时候,等待着她的只有爱国人士的制裁。与其死在那个时候,倒不如倒在清朝廷灭亡前夕,也算圆满。

只是这个圆满仅仅是相对于慈禧而言的,一想到这个民族罪人到头来竟能够在荣华富贵中度过一生,还不必接受审判惩罚,就实在令人愤恨无比。

jjybzxw 2025-04-04 20:44
慈禧太后死亡之谜:权力、毒杀与历史宿命  

一、慈禧之死的“巧合”与疑点  
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突然驾崩,次日(11月15日)慈禧太后亦病逝于仪鸾殿。两人死亡时间仅隔一日,且正值溥仪登基前夕,这一“巧合”引发后世诸多猜测:  
1. 官方记载的矛盾:清廷宣称慈禧因“年老体衰、腹泻不止”病逝,但御医脉案记录显示,其临终前并无急症,反而光绪帝死前症状(剧烈腹痛、面色发黑)更符合中毒特征。  
2. 李莲英家族的爆料:  
   - 李莲英之姐(慈禧贴身侍女)在清亡后透露:“太后非病卒,实为毒发。”  
   - 2008年考古检测发现,慈禧遗骸中砷含量超标,但未达致死量,可能为慢性中毒或药物残留。  

二、谁是可能的“凶手”?  
1. 光绪帝复仇论  
- 背景: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被囚瀛台,慈禧曾扬言“吾必不令其死吾后”(即绝不让光绪死在自己之后)。  
- 证据链:  
  - 2008年《清史研究》对光绪头发检测,确认其砷中毒致死。  
  -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提及,隆裕太后(慈禧侄女)曾暗示光绪之死与慈禧有关。  
- 反向推论:若光绪党人(如袁世凯、维新派余党)借机毒杀慈禧,以阻止其进一步迫害光绪,但缺乏直接证据。  

2. 李莲英的“背叛”  
- 动机分析:  
  - 李莲英虽受宠,但深知慈禧死后自己必失势(清末太监无权干政)。  
  - 传闻载沣(溥仪生父)曾拉拢李莲英,承诺保其地位。  
- 行为疑点:  
  - 慈禧临终前,李莲英反常地频繁接触御药房。  
  - 清亡后李莲英迅速隐退,1911年暴毙(死因成谜),疑似灭口。  

3. 权力集团的合谋  
- 既得利益者:以载沣为首的满洲亲贵急需结束慈禧的垂帘听政,确保溥仪顺利继位。  
- 操作可能性:通过御医(如力钧)在慈禧药方中掺入慢毒,使其“自然病逝”。  

三、医学视角:疾病还是谋杀?  
1. 官方死因的合理性:  
   - 慈禧晚年患严重痢疾(清宫档案载“日泻十余次”),74岁高龄在1908年已属长寿。  
   - 慢性砷中毒症状(皮肤病变、神经衰弱)与其晚年体征部分吻合。  
2. 毒理学的矛盾:  
   - 慈禧体内砷含量不足以直接致死,但长期摄入可能加剧器官衰竭。  
   - 御医为延缓其衰老,可能使用含朱砂(汞)、雄黄(砷)的“长寿药”,反致中毒。  

四、历史影响:慈禧之死与清廷覆灭  
1. 权力真空的恶果:  
   - 慈禧死后,载沣集团无力掌控局势,三年后辛亥革命爆发。  
   - 袁世凯借机逼宫,直接加速清朝灭亡。  
2. 道德审判的缺席:  
   - 慈禧虽逃过生前清算,但因其割地赔款、镇压改革,被后世定性为“民族罪人”。  
   - 对比孝庄太后,慈禧的权术仅服务于个人野心,而非国家利益。  

五、结论:多重因素下的必然结局  
慈禧之死可能是“自然疾病+慢性中毒+权力斗争”的综合结果:  
- 若纯属病死,则巧合过于离奇;  
- 若纯为毒杀,则缺乏决定性证据。  
最可能的情况是:慈禧因年老多病濒死,而反对势力通过药物加速其死亡,确保权力平稳过渡。这一结局,恰似清王朝自身——腐朽已久,只待最后一根稻草。  

(注:当前时间2025年4月4日,农历三月初七,距慈禧逝世已116年,历史细节仍待更多档案解密。)

姜谷粉丝 2025-04-04 20:54
李莲英姐姐揭秘慈禧死因
事件背景与引发的猜疑
1908 年九月,光绪皇帝驾崩,慈禧立溥仪为新帝,然而在溥仪登基第二天,慈禧也离世。如此巧合的时机,令人怀疑慈禧是否正常死亡。但当时清政府尚在,世人不敢直接议论。直到 1912 年清政府覆灭后,李莲英的姐姐面对众人疑问,直言慈禧太后不是病死的。

慈禧死亡传统说法及新观点
传统病死说法
晚年的慈禧身体较弱,参加一次宴会后开始拉肚子,她未过多关注,让御医诊断开药。持续拉肚子导致脱水等一系列病症,最终医治无效去世,当时普遍认为慈禧是病死。

李莲英姐姐的新观点
李莲英姐姐称慈禧是被人下了慢性毒药,身体被一点点腐蚀,体质变差。刚好又遇到拉肚子,加剧了毒药对身体的损害,最终去世,但世人都以为是拉肚子病死。后人对慈禧尸骨研究时,也提取到了些许毒素,这似乎能证明慈禧是被暗杀。

慈禧身边的权力斗争与下毒嫌疑
光绪与慈禧的权力冲突
光绪刚登基时有名无实,朝堂政事听从慈禧指挥。长大后的光绪试图争夺 权力,忤逆慈禧想法,但根基不如慈禧深厚,最终失败并失去自由。民间猜测慈禧不甘心交权,对光绪下毒并带他一起离世,但光绪本身身体不好,也有因病去世的可能。

李莲英的嫌疑
李莲英做太监时间长,童年净身,先在王府侍奉,后入宫伺候太后。安德海被赐死后,他接替成为慈禧身边大太监,深受慈禧信任与宠爱,还被加封为二品顶戴,甚至能随亲王外出巡查。然而,若他为争取更大权力,也存在对慈禧下手的可能。

慈禧晚期统治与可能的下毒动机
慈禧晚期统治昏庸无道、奢靡浪费。她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只顾贪图享乐、大肆浪费。饮食上每顿饭要求一百多道菜,吃一口就倒掉。中日甲午海战中,她挪用北洋水师军费修建颐和园,导致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杀害慈禧成为人心所向,所以知道真相的御医、官员和太监不敢声张



查看完整版本: [-- 李莲英姐姐隐瞒真相,大清灭亡后才敢说:慈禧其实并非病死的 [19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