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25-04-03 10:24 |
今日是三月初六,也就是清明前一天,这天正值寒食节。这个节日三月初六正值寒食节,它是一个以“禁火冷食”为表,以“忠孝清明”为里的传统节日,起源于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的故事。晋文公为纪念宁死不仕的介子推,下令在其忌日禁火寒食,后世逐渐演变为祭祖扫墓、倡导忠孝的节日。

笔者认为这个节日的核心精神就在于“忠君爱国、功成身退、清廉自守”。白居易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其就道尽了对先贤的追缅之情。如今这个节日被再次提及,也是强化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举措,那么在这天有啥讲究呢?遵循“一不出,二不空,吃三样”习俗,五谷丰登福寿安康。 一不出 不出力劳作 寒食节禁火期间,古人停耕歇业,以冷食度日。这一习俗不仅为纪念介子推,更蕴含“劳逸结合”的养生哲学。如《齐民要术》载,寒食节“禁火三日,唯食寒具”,强调身心调息。

如今我们虽无需严格禁火,但“不出力”可引申为减少浮躁劳作,静心反思生命意义。也算是放空自己。 二不空 孝敬之心不空 寒食节扫墓祭祖的习俗自唐代纳入礼制,通过添土、挂纸、供奉子推燕等仪式,表达对先人的追思。所以这个节日的内涵我们不能忘了,在这天的时候,可以给家人送点礼物之类的。

祝福之语不空 古人寒食互赠柳枝、吟诗唱和,如苏轼“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以诗文传递温情。现代人可通过问候长辈、书写家书延续此传统,同时也可以借用手机,发一些祝福的短信。 吃三样 寒食节饮食以冷食为主,笔者认为,它兼具祭祀功能,同时还暗含养生智慧。那么这个时候适合吃一些什么食物呢? 馓子 馓子形如金丝缠绕,象征家族血脉相连。《齐民要术》称其“入口即碎,脆如凌雪”,是古代寒食节代表性冷食。如今我们也可以吃上一些,感受一下这应景美食。

推荐食谱:酥脆馓子 做法:1、面粉加鸡蛋、盐、蜂蜜揉成面团,醒发后搓成细条;

2、绕指盘成环状,入热油炸至金黄; 3、冷却后撒芝麻,酥香耐存。 青团 以艾草染青,形如月亮,纪念介子推“不言禄”的高洁,亦象征春归大地。这个时候,记得给家人吃上一些。

推荐食谱:艾草青团 做法:1、艾草焯水榨汁,混合糯米粉、澄面揉成青面团;

2、包入豆沙或笋丁肉末、肉松之类的,这个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

3、垫上吸油纸,涮一层油,把它放在上面,水开之后,蒸15分钟,出笼刷香油防粘。 煎饼 在寒食节这天我们还可以选择吃上一点煎饼,其薄脆,香软,而且还方便携带,关键是饱腹效果也非常的不错。

推荐食谱:煎饼 做法:1、在中筋面粉里加水、使之粘稠。2、在里面放入打碎的蛋(对过水的)一起和。3、再压成圆形,锅里放一点油,放入压好的圆饼;4、一面差不多、在另一边一定要注意火候。

记得《日知录》中记载:“风俗者,天下之大事。”寒食节不应沦为历史的标本,而应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遵循“一不出,二不空,吃三样”,既是对先人的告慰,亦是为五谷丰登、福寿安康的生活注入一份历久弥新的文化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