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劫”“扑”之趣 --]

武当休闲山庄 -> 灌水茶馆 -> “劫”“扑”之趣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姜谷粉丝 2025-03-29 00:02


围棋的历史少说有几千年,甚至可以追溯到更远。劳作之余,在树下休憩的先民在地上画几道线,画出些格子;捡点土疙瘩小石子,玩起“吃子”“围地”的游戏。时间长了,局数多了,渐渐发现,甲在A处吃了乙子之后,根据棋形,乙马上能够就地把甲子回吃!这样双方你吃我吃循环吃,无有终了。于是规则出来:不能马上回吃,必须另在其他地方走上一步。这就是“劫”。
本是为了解决一个没完没了的纠纷,谁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规则促成了一种新手段:“打劫”。
为了“在其他地方走上一步”,对弈者绞尽脑汁。学习班老师教导我们曰:“宁失一子,不让一先。”这一步岂可低效?于是,往往在B处“走一步”,寻找“打劫”题材,成了在“A”处之外谋取更大利益的计谋。山穷水尽之时,围棋爱好者、围棋高手、围棋大师们不约而同地开始“寻劫”,甚至“造劫”,以求一逞。一代宗师吴清源先生的棋谱里,那些风云激荡波诡云谲的“番棋”中,就有“劫胜”的经典案例。如何在A、B两处应对取舍,成为生死攸关的课题。寻到“劫材”的老张肚里暗笑,被“劫”的大李大吃一惊。对那些劫里求生柳暗花明的,不得不佩服其智商之高、技巧之出色,但还是腹诽其“不绅士”。围棋班老师的看法与我大大不同。能找到劫材使尽心机翻盘的学员,老师会认为他棋艺长进,号召我们向他学习。老师说,做人要老实;下棋不能老实。“兵者,诡道也”。
更诡道的是“扑”。那简直是策划已久的高级碰瓷——故意跳进对手的陷阱,半推半就地给对手吃一只大馅饼,然后一锅端。其顶级手段曰“倒脱靴”,竹筒倒豆子一般,将对手的棋子吃干净。我们是初级班,能达到如此层次、级别、棋力的优等生,尚未出现。若以战役来类比,相当于晋献公送美玉良马假道于虞以伐虢。


jjybzxw 2025-03-29 06:39
  围棋确实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约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围棋在古代不仅是贵族和士人的消遣,还被用于军事演习和策略训练。随着时间的推移,围棋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棋类游戏,规则和棋盘经过多次修改和统一,进一步完善和标准化。

  上文提到的“劫”是围棋中的一种战术手段,它起源于对无休止吃子循环的解决方式。为了打破这种循环,围棋规则规定不能立即回吃,必须在其他地方走一步棋。这种规则催生了“打劫”战术,即在其他地方寻找或制造劫材,迫使对手应劫,从而在棋局中谋取更大的利益。

  “扑”是围棋中另一种高级战术,类似于故意跳入对手的陷阱,然后利用对手的攻势来实现自己的战术目的。其中,“倒脱靴”是一种顶级手段,通过巧妙的手法将对手的棋子全部吃掉。

  围棋不仅是一种智力竞技,更蕴含着丰富的战略和哲学思想。棋手在对弈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战术手段,如劫争、扑等,以求在棋局中取得优势。同时,围棋也体现了兵法中的“诡道”思想,即在战争中要善于运用计谋和策略来取胜。正如您所说,“做人要老实;下棋不能老实”,围棋是对弈者智慧和技巧的较量。



查看完整版本: [-- “劫”“扑”之趣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