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01728 |
2024-12-21 22:20 |
2008年5月20日清晨的北京首都博物馆门前排了很长的队,硕大的条幅上印着几个醒目的字体“风雨如磐—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西德尼.甘博”,随着柔和的阳光照在人们身上带来一丝温暖。 也透过窗户映在了馆内的黑白照片上,这张照片是1909年美籍摄影师甘博在杭州为一位算命先生拍摄的照片,照片上的算命先生白眉雪须,仙风道骨,给这位摄影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老先生饱经风霜的脸庞上依然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生活理念。
而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这张带有浓厚东方气息的照片被封存在一个鞋盒子中几十年之久,直到1984年才从国外被一名美国人发现。 而一同被封存的还有六千多张记录中国发生剧变时代的照片,这些照片上浓重的历史气息和历史价值在1984年震惊了整个世界。 01 与古老的东方结缘 二十世纪初期因为时局的变化中国吸引了各地的外国人前来,其中就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摄影师,而若论这些外国人最喜欢拍摄中国哪个地方的景色的话,无疑是杭州西湖。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谚语在夺目的西湖美景下成为了一种文化输出,几乎每个到中国来的摄影师都拍摄过杭州西湖的照片,而且很多外国人因为拍摄也逐渐喜欢上了杭州,甚至把这里当作第二故乡。 比如美国旅行家盖洛、英国摄影师布列松和德国建筑师柏石曼还有北京基督教青年会干事,此时刚满十八岁的西德尼.甘博,1908年甘博与父亲一起来到了杭州,这也是他第一次去杭州这个城市。
父亲作为宝洁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对于不需要考虑经济因素的甘博来说,底层人民的生活面貌是他从来不曾看到的,在他刚刚成年眼光的世界中,杭州醉人的美景和人民脸上的麻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这样的体会不只是甘博独有,与他一同拍摄这六千张照片的费佩德同样有如此感受。 费佩德当时在美国创办的杭州育英书院教学,同样爱好摄影的他希望把学识教给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而甘博的父亲戴维.甘博打算在钱塘江旁边的秦望山上建立一所新校区。
费佩德渊博的学识和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让他成为了这所学校的创始人之一,而甘博也是通过这样的机会与这个比他大十六岁的“忘年交”相识,当时甘博的父亲为杭州校区捐赠了浙江省第一个大型的田径场。 这所新校区后来被取名为“之江学院”,因为学生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那时的中国商人对于洋人的新式办学并不看好,所以在资金筹集上遇到了难处,费佩德和一见如故的甘博诉说后甘博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 于是甘博的父亲大手一挥,又给之江大学捐赠了一所图书馆和配套设施,就这样甘博和费佩德之间的友谊越来越好,特别是两人发现对方有着和自己共同的爱好,那就是摄影。
而且两人都喜欢用相机把那时中国的人文地理记录下来,他们二人还和其他人一同参加了去西藏的摄影之旅,前后长达四个多月,沿途的地形景观人文被他们变成了超过三千五百多张的照片。 他们被中华文化中“远来是客”所吸引,被沿途热情似火的原住民所感动,被广袤无垠的国土上层层瑰丽的河山所感叹,同时也被底层人民的生活所无奈,被“路有冻死骨”的情况所气愤,被前途尚不明朗的国人所担忧。
02 见证黎明前的黑暗 随着镁粉的燃烧,甘博兴高采烈地看着他拍下的第一张照片,此时的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硕士课程,毕业后的他一度失去方向找不到未来,但是心里一直朝着东方蠢蠢欲动,他知道,当年的中国给他留下太深的印象了。 时隔将近十年甘博再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1917年他决定来到中国,继续用相机记录此时的人民生活,而我们都知道,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里程碑。 甘博虽然没有未卜先知的功能,但是从他的照片中他感受到了隐藏在中国人血液中的自强不息,他从人民的生活状态中看到了不屈看到了觉醒,于是甘博从1917到1919年之间跑遍了杭州的各个角落。
因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甘博的镜头会优先选择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建筑物,就比如他拍摄的“碧血丹心”牌坊,这座牌坊最大的意义就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 包括当时牌坊上的细节,例如“二龙戏珠”“二凤戏麒麟”等都非常明显地能够看到,在建国后对这座牌坊的翻修时杭州市文化局还专门找到了当时甘博拍摄的照片来作为参考。 不过归根结底甘博的摄影最终还是希望能把社会上各个职业的男女老幼全部记录下来,新时代的来临前这样的见证其实非常具有历史价值。
他会在路上对各种人群进行拍摄,其中就有开头甘博对一位道士的拍摄,从照片上看,不得不说甘博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把握恰到好处,这位道士所展露的超凡脱俗虽然在照片上只能管中窥豹。 可我相信当这位外国友人第一次看到老道时一定被他深深地吸引了,除此之外还有杭州的一家鸟店,现代生活的人们挑选宠物,猫狗一定会占据大部分人的选择,可是在那个时代,中国人的雅兴是养鸟。 像现在的店铺基本上都是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干净整洁的摆放,来了随便一看就直接付款买走,但是那个时代的店铺不只是店铺,甘博拍摄的鸟店就是如此,门口放了几张桌子和凳子。
有意出价的人可以坐下来一边喝茶一边谈交易,慢慢悠悠,可能谈一个上午就为了买一只鸟,还有一些无事人员有时候也会坐在一边喝着茶加入讨论。 现代我们做饭可以用电,用天然气,但是在一百多年前全国各地用的还是木柴和炉灶,而且还会开设专门的劈柴店,从事这个职业的基本上都是家庭条件不好的,他们会用一块大的木桩当作墩底。 然后用较大的斧头把木柴劈成长短大致相等的木柴,最后用竹具把木柴捆绑到一起放在一旁出售。
最后一张具有代表意义的就是一个妇人在卖东西了,不过这个东西很少有人能认出来,但是老一辈的杭州人应该非常熟悉,这个东西叫荸荠,不懂发音的可以去搜一下,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着吃,一般来说防止寄生虫都会煮熟吃。
03 几十年后的现世 1968年甘博于纽约去世,而他曾经记录了中国伟大变迁的照片也就此消失不见,其实建国后杭州的很多建筑都有参考当时甘博留下的建筑照片,只不过随着故人辞世也无法得以证实。 照片是在1984年被甘博的女儿凯瑟琳发现的,起因是因为父亲去世后把所有的东西全部收拾起来了,而且很多东西生前都是父亲花费心血得来的,所以后代们几乎没有触碰过。
直到凯瑟琳在普林斯顿亚洲协会上看见了一组照片,她发现这组放映的照片与她小时候看过父亲拍摄的作品一模一样,她敏锐地意识到父亲留下的遗物中应该保存了很多具有时代价值的照片。 为了将这些尘封已久的作品重新现世,凯瑟琳与协会主席再次打开了储藏父亲遗物的箱子,他们吹去上面的灰,打开时一股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他们从箱子里找到了六千多张照片。 这些黑白照片堆在一起一个成年人都无法拿动,虽然一直保存在箱子里,但是没有刻意保护下照片仍然出现了轻微的氧化,凯瑟琳看着一张张生动的东方面孔,看着他们曾经生活的环境和一切。
忽然就意识到现在的中国已经不可往日而语了,而这些照片就是四万万中国人团结一心的见证。 狭小拥挤的房屋,擦汗的黄包车师傅,工人勤苦地工作,小孩子明亮清澈的眼神,一张照片就是一个故事,一张照片就是一个家庭,凯瑟琳和协会主席被照片上记录的历史所震撼。 她们没有看到过那个时代的中国,没有看到中国人民是从怎样的环境中一步一步咬着牙走出来的,但是这些照片从某种程度上给了她们答案。
从孩童坐在破旧的房子中读书时的专注中他们看到了中国人的希望,从热闹的市场中他们看到了庞大的中国市场会推动多么巨大的经济发展,从站岗的士兵中他们看到虽然装备简陋,但是带着不容侵犯的威严。 她们决定把这组照片向全世界公布出去,他们想让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先辈是如何化腐朽为神奇的,也想让各国人民看到中国的过去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度,他们又是怎么书写民族的历史的。 1989年这些照片出现在北美的19个城市中巡回展出,无数美国人对遥远的中国产生了好奇,但是更多的是不可思议,他们想不到一个靠烧木柴的国家在短短几十年强大到如此地步。
同年这些照片在中国13个城市也举办了巡演,我们的很多国人也是第一次看到有记录的过去,而且是涉及到了民生环境社会各个角度,让我们更加了解国家的历史和先辈们的付出。 199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为了感谢甘博对中国的记录还专门为他举办了“风雨如磐.甘博摄影展”,这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博物馆专门为一个外国摄影师举办摄影展。 2008年首都博物馆也举办了名为“风雨如磐.甘博摄影展”,不只是感激,而是当时的我们没有能力做好记录时代的任务,甘博完成了这项工作,最重要的是,中国人要直面中国人自己的历史。
照片上的好与坏都是中国人的历史,是我们再也看不到的历史,要牢记过去的使命,不忘初心,时刻提醒自己才能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中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于国,于家,于你于我皆是如此。 参考文献 中国知网;张淑锵《费佩德与之江大学》;2011.04.25 中国知网;沈红《论西德尼.甘博1917—1917拍摄的杭州照片》;2009.03.18 中国知网;宫宏宇《美国传教士费佩德镜头下清末民初的杭州》;2011.07.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