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最简便的保健方[13P] --]

武当休闲山庄 -> 生活妙招 -> 最简便的保健方[13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天人地 2024-12-10 10:12
这些都是我们常说的身体“亚健康”状态,去医院检查常显示一切指标正常,但人总是感觉不爽。亚健康不用吃药、不用花钱,不如从自己身上找找保健方,医生推荐的13个保健方!

01 上火咽痛——曲池穴



位置:肘部,屈肘最高点凹陷处。

功能:上火发炎,咽喉也疼痛不舒服,该怎么办呢?按按曲池穴,可达到清热祛火的目的。对于因热、干导致的便秘,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而且曲池穴降压效果最好,若血压居高不下,除药物调理外,可以试试曲池穴。

02 滋养大脑——百会穴



位置:顶中央凹陷处、头顶后1.5寸。

功能:要养生,少不了百会穴。想要滋补大脑,不用花钱买什么乱七八糟的保健品,自己身上就有个滋补大脑的穴位,就是百会。大小便憋不住,很尴尬,如果有这种情况,按压百会穴,也可以缓解。

03心痛胃痛——内关穴



位置:腕臂内侧,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腕横纹上2寸。

功能:因为晕车,很多人害怕旅行,不妨试一试内关穴,对于晕车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心绞痛发作,身上也有一个救命药,就是内关穴。如果突感心前区和胸骨后剧烈疼痛,放射至左肩及左上肢内侧,胸痛有紧闷及压迫感,有窒息感觉等,应停下所有活动,坐下或躺下,用指掐内关穴,起到急救作用后,再及时拨打120。

如果胃痛又没药的时候,也可以就找找内关穴来缓解。

04 出气解怒——太冲穴



位置: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功能:太冲穴有个俗名,叫“出气包”,顾名思义,生气的时候,就拿它出出气,按、压、揉,从而达到疏肝解郁,畅通气血的目的,避免生气伤了身。如果按压这个穴位的时候有压痛感,那一定有问题,如果没有感觉,也不妨多按揉,有时麻木、气血不通等也可能导致没有压痛感。以适度微痛、循序渐进为宜。

05男性保健——肾俞穴



位置:后腰与肚脐正对的穴位为命门,命门穴旁开1.5寸就是肾俞穴。

功能:这是补肾抗衰老的好穴位,其实,不仅男性,老人、妇女等也应常按揉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腰酸背痛,治疗肾虚。

06 滋阴养颜——三阴交



位置:小腿内侧,足内踝上缘三寸,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

功能:女性想要美容,除了贵重的养颜圣品,不妨求助一下身上的美容穴,三阴交。按三阴交可以保护女性的子宫,让皮肤从内而外的水嫩,减缓皱纹发生。如果痛经的话,也可以求助于三阴交,按揉几分钟,疼痛就会缓解,但不痛的时候不要按。孕妇要注意,不要按揉这个穴位。

07 强身健体——足三里



位置:小腿前外侧,胫骨旁开一横指(中指)。

功能:滋阴要找三阴交,补阳就要找足三里了。不仅可以补阳补气,还可以增强体质,增强免疫力。

08颈椎不适——肩中俞



位置:背部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两寸。

功能:肩背痛、颈椎病的时候,可以常按压这个穴位,以促进颈部、脑部的血液供给。对于咳嗽、气喘、看不清东西时,也可以按压这个穴位,效果不错。按压的时候,感到酸胀为宜。

09肩部不适——肩井穴



位置: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功能:肩周炎、五十肩、肩颈方面的疾病找谁呢?肩部的问题,就找肩井来按压,必定可以手到病除。除此之外,头部的酸痛、眼睛疲劳、耳鸣、落枕等问题,也可按压肩井穴来缓解。

10慢性肾病——太溪穴



位置: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功能: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之“输”穴。绝大多数肾脏疾病,如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特别是对患有慢性肾病,同时表现为浮肿、腰酸腿冷、浑身乏力的患者效果最为明显。 按揉时以感觉酸胀为度。

11 胃病专家——中脘穴



位置: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处。可躺下后取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功能:中脘穴是四条经脉的会聚穴位,同时号称胃的“灵魂腧穴”。可缓解绝大多数的胃及十二指肠疾病,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下垂等。尤其对缓解胃痛和治疗消化不良十分有效。一般用手掌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缓慢行圆周推动即可,随时可做。

12抗击疼痛——合谷穴



位置: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掌骨间隙之中点处,或第2掌指关节与阳溪穴之间的中点处,稍靠近食指侧。

功能: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原”穴,中医认为,合谷穴能够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各种疼痛,无论外伤还是内科疾病引起的疼痛,均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尤擅缓解晚期癌症病人的恶性痛。此外,还可以治疗头晕、恶心等各种异常症状。 随时可操作,感动酸胀为宜。

13 感冒不适 ——风池穴



位置: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与耳垂齐平后发际的凹陷处。

功能:血压高了、感冒了、落枕了、记不住东西了,怎么办?一个穴位,就可以解决,它就是风池穴。按压风池穴,可以增加颈部、脑部的血流量,缓解颈部僵硬,增强有关大脑功能,如记忆力等。

穴位保健重在坚持常按

疾病严重还是要就医哦

天人地 2024-12-10 10:19
不花钱的穴位按摩养生法
一、头部穴位
(一)百会穴
位置:在头顶,以两边耳尖划直线与鼻子到后颈直线的交叉点。
功效:可舒缓肩颈肌肉僵硬,预防头痛,提神醒脑,解除掉发危机。
(二)风池穴
位置:双手掌心贴住耳朵,十指自然张开抱头,拇指往上推,在脖子与发际的交接线各有一凹处。
功效: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改善颈部僵硬,消除肩膀酸痛,偏头痛。
(三)睛明穴
位置:眼头起点处。
功效: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可舒缓肩颈肌肉僵硬,预防头痛,提神醒脑。
(四)攒竹穴
位置:约眉头附近,眉棱骨向眼眶凹陷之转折处。
功效: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
(五)鱼腰穴
位置:眉毛中点。
功效: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
(六)太阳穴
位置:眉梢与眼角之间,向后方约一指宽的地方。
功效: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可舒缓肩颈肌肉僵硬,预防头痛,提神醒脑,解除掉发危机。
二、耳部穴位
(一)耳穴中的脾、胃两穴
功效:针对肠胃不适、控制食欲。
(二)耳穴中的髋点、膝点及颈椎点等处
功效:针对腰酸背痛。
三、手部穴位
(一)手神门穴
位置:手腕横纹处,从小指延伸下来,到手掌根部末端的凹陷处。
功效:帮助入眠,调节自律神经,改善心悸。
(二)内关穴
位置:手掌面关节横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凹陷处。
功效:帮助入眠,可调节自律神经,抒压/解除疲劳,改善胸痛、心悸、盗汗,舒缓腹胀感,治头晕目眩。
(三)合谷穴
位置:先以右手拇指内侧横纹,对应左手虎口,拇指下压所按之处即是,或者食指拇指并拢,虎口处出现隆起肌肉,状若山丘,往后走为山谷凹陷处,即是此穴。
功效:抒压/解除疲劳,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避免「中痧」,增进免疫力,提神醒脑,可舒缓肩颈肌肉僵硬,还可排毒养颜。
(四)曲池穴
位置:在手肘关节弯曲凹陷处。
功效:抒压/解除疲劳,有疏风清热的作用,助排便,解除掉发危机,可让肌肤循环改善,避免「中痧」,与人体新陈代谢密切关联,可帮助日常排毒减压。
(五)劳宫穴
位置:中指及无名指往下延伸交会的凹陷处,位置大约在握拳时,中指点于掌心的位置。
功效:提神醒脑、清心安神。
(六)手指的肝穴
位置:无名指第二指节中点。
功效:解除掉发危机。
四、腿部穴位
(一)足三里穴
位置: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4指宽处。
功效:修饰曲线,恢复窈窕、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促进代谢。
(二)阴陵泉
位置:膝盖下方,拇指与食指由膝盖往下,扣住胫骨两侧缝隙可压到一凹陷处,小腿胫骨内侧缘,往上推到尽头的地方。
功效:修饰曲线,恢复窈窕、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促进代谢。
(三)三阴交穴
位置:脚内踝最高点上方约四指幅。
功效:改善失眠。
(四)阳陵泉穴
位置:小腿外侧,膝下1寸之凹陷,腓骨小头附近。
功效:改善腿酸腿粗。
(五)承山穴
位置:踮起脚尖,足跟轻提,在小腿肌肉正中出现凹窝处。
功效:改善腿酸腿粗。
(六)涌泉穴
位置:位于脚底人字中心,往下约1/3处的凹陷处。
功效:改善失眠。
五、腹部穴位
(一)滑肉门穴
位置:肚脐上一寸,然后旁开两寸(三指)的位置。
功效:对于减肥效果相当好。
(二)天枢穴
位置:在肚脐两边左右各三指宽处。
功效:与胃肠道联系紧密,对调整肠腑有明显的双向性疗效,既能止泻,又能通便,长期按摩可确保肠道健康,有助于改善因“毒素沉积”造成的面色黯沉、顽固色斑等问题。
六、足部穴位
(一)内庭穴
位置:在第二脚趾和第三脚趾缝后端。
功效:能够很好的控制人体本身对食物的欲望性,降低食欲,对减肥有帮助

jjybzxw 2024-12-10 11:05
  这些保健方法基于中医的穴位按摩理论,通过按压特定的穴位来达到预防和缓解一些常见不适的效果。以下是对上文提供的13个保健方的简要概述:

  1. 曲池穴:位于肘部,有助于清热祛火,缓解咽痛和便秘,同时具有降压作用。

  2. 百会穴:位于头顶中央,可滋补大脑,缓解大小便失禁。

  3. 内关穴:位于腕臂内侧,有助于缓解晕车、心绞痛和胃痛。

  4. 太冲穴:位于足背,有助于疏肝解郁,缓解怒气。

  5. 肾俞穴:位于后腰,可补肾抗衰老,缓解腰酸背痛。

  6.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有助于滋阴养颜,缓解痛经。

  7.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可补阳补气,增强体质。

  8. 肩中俞:位于背部,有助于缓解肩背痛和颈椎病。

  9. 肩井穴:位于肩部,可缓解肩周炎和其他肩颈问题。

  10.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对慢性肾病有缓解作用。

  11.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有助于缓解胃病。

  12. 合谷穴:位于手背,可抗击各种疼痛。

  13.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有助于缓解感冒、高血压等不适。

  需要注意的是,穴位按摩虽然有助于保健,但并非万能。如果疾病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此外,孕妇在使用这些保健方法时应特别小心,并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查看完整版本: [-- 最简便的保健方[13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