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01728 |
2024-11-25 07:47 |
红色彼岸花也叫曼珠沙华,象征着死亡与分离,常被视为“生死交界”的象征。
一路逛到了杭州博物院孤山馆,这里建筑风格独特,展现了江南地域特色形成了“园中馆,馆中园”的格局,楼阁亭榭以长廊逶迤相连,错落有致地掩映于湖光山色之间。 Play Video
孤山馆区还提供多种专题展览,如黄宾虹作品展、漆器艺术展。
一直很好奇雷峰塔的地宫里都埋藏着什么,没想到这里居然有雷峰塔文物展览馆。
最让人瞩目的就是装有舍利子的阿育王塔,这里有详细记载了雷峰塔考古过程的纪录片。
孤山馆区内的文澜阁是清代珍藏《四库全书》的七阁之一,是必看的展馆。
出了文渊阁走几步就是孤山行宫遗址,这里断壁残垣,一点都没有变,苏白二公祠我是第一次去,里面没有什么游客,很寂静。
最让人难忘的就是西泠印社,此次故地重游。西泠印社,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等召集同人发起创建,吴昌硕为第一任社长。自成立起,精英云集,李叔同、黄宾虹、马一浮、丰子恺、吴湖帆、商承祚等均为西泠印社社员,杨守敬、盛宣怀、康有为等为赞助社员。此后二十余年,西泠印社迅速发展,声望日隆,逐步确立了海内金石书画重镇的地位。
西泠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国际性的研究印学、书画的民间艺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
园林精雅,景致幽绝,人文景观荟萃,摩崖题刻随处可见。
西泠印色的《汉三老讳字忌日碑》是现存最古老的汉文石质碑刻。 “三老”是汉代官职,此碑碑文基本完好,记录了一位“三老”祖孙三代的名讳和祖、父辈逝世的日子,全碑217字,书体介于篆隶之间,经鉴定,刻于东汉建武年间。
汉三老石室整体外形仿吴越宝箧印经塔,就是阿育王舍利塔,重檐攒尖顶,顶部又是一个小型的石质宝箧印经塔,造型结构是仅有孤例。
站在这个位置可以远眺西湖三岛之美景,一直以来西泠印社给我的感觉就是有钱又有闲的文人雅士,聚在一起赏风赏雨赏秋香。
Play Video
西泠桥上的车水马龙。
沿着北山街区闲逛,这里可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可惜故事已经甄没,也是一个卧虎藏龙的地方,可惜这些人早已故去。
一直逛到了断桥边,最后在看一眼断桥。
午餐变成了下午茶,是很久没吃的知味观,一个人吃了两人份。
本想着去钱塘江看落日的,可是路过八卦田遗址公园,于是下车逛了一圈,八卦田遗址公园,曾是南宋皇家籍田的遗址。总面积约90余亩,籍田是古代中国以农为本的农耕文化的缩影,八卦田是古代帝皇通过神圣仪式活动对农业生产予以重视的场所。
八卦田呈八卦状,九宫八格,齐齐整整有八只角,把田分成八丘,种植八种不同的庄稼,四季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在八丘田当中,有一个圆圆的土墩,那是半阴半阳的太极图,要是有航拍能看的更明显,近处反而看不到全貌。
到达钱塘江的时候,完美的错过了落日,只拍到了六和塔雄伟壮观的矗立在钱塘江边。
钱塘江大桥始建于民国23年(1934年)8月8日,由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计并施工,这座桥不仅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而且是中国近代工业科技水平的代表作,体现了当时中国现代化铁路公路桥的最高建造水平。钱塘江大桥不仅是杭州乃至中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中国近代桥梁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的成功建造打破了外国人认为中国无法建造大型桥梁的预言。
全长1453米,宽9.1米,高7.1米。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铁路桥,铁路桥长1322.1米,单线行车;公路桥长1453米,宽6.1米,两侧人行道各1.5米。钱塘江大桥让人觉得很震撼,特别是火车隆隆开过的那一刻。 Play Video
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离开了宏伟壮观的钱塘江大桥,坐地铁可以到达日月同辉广场,这里是由杭州国际会议中心和杭州大剧院组成,两座建筑外形独特,构成了"日月同辉"的景象,故中间的广场便叫做“日月同辉广场”。
杭州国际会议中心俗称城市阳台,采用钢结构建设,建筑高度85米,主体由13米高椭圆形裙房和直径85米的球体组成,外形呈金黄色,像个太阳。
杭州大剧院的建筑造型非常独特,富有诗意。银色金属屋面由进口钛板铺设,大斜面双曲玻璃幕墙,则像一弯明月,两组建筑正对着,组成日月同辉的画面。
每周二,五,六,晚上7点30分城市阳台有灯光秀表演,视觉效果震撼人心,让人目不暇接,主阳台位于核心区中轴线,长约322米,大部分架空于江面上,是观赏奥体中心“大莲花”的绝佳观赏地。
灯光秀由90万盏LED灯组成,分别安装在钱江新城核心区沿岸的40余栋高层建筑外立面上,运用声,光,电现代化的视觉效果,展示出自然山水人文元素。 Play Video
Play Video 看完了灯光秀,就可以到杭州大剧院下面的喷泉广场,在这里有音乐喷泉表演,也是非常精彩好看的,伴随着音乐,喷泉飞旋起舞,引来围观群众一阵阵惊呼。
9月8日 清晨故地重游灵隐寺,早已模糊的记忆又开始清晰起来。
灵隐寺又名云林寺,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由东晋印度慧理禅师开山,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占地面积约87000平方米。灵隐寺主要以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法堂、华严殿为中轴线,两边附以五百罗汉堂、济公殿、华严阁、大悲楼、方丈楼。 Play Video
杭城小众游 (6--7)[101P] 灵隐寺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南朝梁武帝赐田并扩建。五代吴越王钱镠命请永明延寿大师重兴开拓,并赐名灵隐新寺。
宋宁宗嘉定年间,灵隐寺被誉为江南禅宗“五山”之一。清顺治年间,禅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灵隐,筹资重建,仅建殿堂时间就前后历十八年之久,其规模之宏伟跃居“东南之冠”。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时,赐名 “云林禅寺”。
灵隐寺里还有瓷器展览和扇子展览,可以看看。
济公出家在灵隐寺,这里有济公殿,还有济公的画像。
灵隐寺的十八子网上传说很是灵验,后来全国所有寺庙都开始卖自己的专属十八子了。既然来了当然要请的,灵隐寺出口处,入口处,都有请十八子的摊子,我是在药师殿前请的。
灵隐寺的素斋也是要吃的,吃素斋就是种福田,虽然排队的人多,不过也挺快的,素面可以免费添,不过一碗也就够了,素面的味道确实很好吃。
灵隐寺外的飞来峰下山崖及自然洞壑中,有很多造像,有五代至元代造像380多尊,是浙江省最大的一处造像群。有后周广顺元年(951年)滕绍宗雕造的“西方三圣”,是飞来峰有题记的造像中年代最早的一龛。
据导游讲,这组造像就是西游记的原型,说是吴承恩一定来过灵隐寺看过这组造像,根据这组造像的灵感才写出了《西游记》,其实这组造像是讲述的佛经上的故事。
飞来峰的半山腰有一座翠微亭,翠微亭的由来,应与岳飞曾在池州所作过的《登池州翠微亭》一诗有关,在那首诗里,岳飞这样写道: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只是,当已赋闲的韩世忠站在飞来峰上的翠微亭时,大宋已经翻过了一个篇章,眼前虽然还是好山好水,只是写诗的人再无归日。
从山脚的造像群爬上飞来峰顶只需要10多分钟。
下了飞来峰可以步行10分钟到达永福禅寺,自东晋印度高僧慧理禅师开山,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据清康熙年间《杭州府志》卷三十二《寺观》载,永福寺座落于飞来峰呼猿洞对面的形胜山下,旧分上下两寺,与下天竺寺一样,同为慧理禅师开山创建。
据载,东晋咸和元年(326年),西印度高僧慧理来杭卓锡筑庵,接连兴建了灵鹫,灵隐等十座道场,永福寺是其中之一。
Play Video 从永福寺步行可到达韬光寺,韬光寺是蜀地名僧韬光禅师所建,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吴越王重建。1982年韬光寺被大火烧毁后,改建为一座敞厅,名“白云深处”。
出了韬光寺其实已经到了北高峰的半山腰了,在顺着石台阶爬10多分钟,就可以到达北高峰顶,那里有座灵顺寺,也叫财神庙。
灵顺寺是一座很小的寺庙,却被称为天下第一财神庙,也是由东晋僧人慧理禅师创建,灵顺寺在北宋时期开始出名,宋代因寺内供奉“五显财神”而被宋徽宗赐名“灵顺庙”,现在供奉的是五显财神,武财神关公,天下第一财神庙这几个字据说是明朝徐文长留下的。
现存大殿为明末清初修缮,规模宏伟,堪称华夏财神庙之最。乾隆皇帝在此御笔题词“财神真君”。这里是灵气、财气集聚的地方,前来拜求的生意人络绎不绝,香火极盛。
北高峰的风景还是很好的。
毛泽 东主席曾三上北高峰,这座碑亭就是题写的碑文。
下了北高峰回到了市区,拍了这组民国建筑。
在清河坊买了点特产准备带回家,白天的河坊街显得有点寥落,可没有夜晚热闹,游人如织。
晚饭定在湖畔私房菜,临别在即和姐妹聚聚,这是一家杭帮菜馆,龙井虾仁是非常不错的一道菜,虾仁的量很足。
吃过了饭,最后看了一眼西湖的落日,这次离开,也许今生在也不会来了。
别了杭城,熙熙攘攘的街道,来去匆匆的路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