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01728 |
2024-10-17 10:20 |
孔雀洞在安岳县双龙乡孔雀村,离塔坡不远,在326乡道行驶看到如下标识右拐就到。
不过,还得让文管员开门才能进去,也能理解保护和开放有时候是个矛盾。不过今年借着黑神话.悟空的热度,山西铁佛寺这样很难进去的文保单位都开放了,玉皇庙、法兴寺等在遵守规定的前提下也允许拍照,期待更多的单位能提供条件满足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不开门拍到的悟空和八戒以及佛祖是这样的:
可能是《西游记》里有段故事和孔雀明王有关系,亭子上才有了这两位。
佛是后来重新复原的 开门之后是这样的:
猴哥手里并没有东西,后面的竹竿正巧像是扛在肩上的金箍棒😜
这只孔雀雕刻得栩栩如生
佛家经典里,大孔雀明王是“舍除暴恶,咸起慈心”的菩萨。据传安岳县双龙街乡古代曾有成群的孔雀栖息,故称孔雀场,而这里也是密宗孔雀明王的道场。孔雀破壁而出,双目炯炯有神。巨大厚实的双翅驮起双目微闭、面容慈祥的明王。而这身明王并不像其他明王一样狰狞忿怒。
她结跏趺坐于莲台,头戴十连云花宝冠,冠上有化佛。造像脸部身上的黑色,有说是早年百姓在这里生火做饭烟熏火燎染成的,也有说是颜料氧化形成的。但斑驳的色彩似乎并不影响菩萨的圆润丰美,她双眉细长,双目下垂,珠饰繁复,雍容华贵又和蔼近人。
孔雀好神气啊😍
佛教中明王往往是佛的“忿化身”,造像一般都塑造的让人望而生畏,只有大孔雀明王菩萨是慈悲像,她的法力能够让“一切厄难悉得消除,所有祈愿皆得圆满”。孔雀明王是密宗的重要本尊,东晋时便有经文传入中原,唐代玄宗敕令不空法师以孔雀明王法门祈雨止雨,推动了这种信仰的传播。不空法师不仅重新翻译了《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经》,还奉诏翻译了《佛说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对孔雀明王的形象、坛场做了具体描述,使得一面四臂孔雀明王像最终定型,为民间塑像提供了依据。 这里的孔雀明王左上臂持莲蕾,左下臂手托果盘,右上臂残缺,右下臂手托贝叶经。
这孔雀看起来有些傲娇哦---能担此重任,可不是谁都行的吧?😜 两侧面的崖壁上,雕刻了天众大战阿修罗的场景:
好像手抖拍的不清🤦♀️
原来这里还有其他造像龛,特殊年代都被破坏了,洞外的地上还散落着一些佛头和构件。
安岳孔雀洞的明王造像开凿于宋代,至明朝时已建成孔雀寺,善男信女祈福的内容,已经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消灾治病、增福延寿、甚至婚姻子嗣...四臂持物在四川新出现了经书、羽扇等物品,也是孔雀明王信仰在当地流行,民间化、世俗化的具体表现。 再看一眼就上山了。
再见了大孔雀,我可太喜欢你啦,希望还能有机会再来看你哦😍
孔雀是不是听懂了我的话? 沿着石阶往后面山上走,还有一座晚唐亦或是宋代(还没定论)的经目塔很特别。
路过了一座牛棚
可爱的牛犊
山不高,路程也不远,五六分钟就到了后山报国寺的院落,经目塔静静矗立在三清殿前。
一层檐下有“真身舍利塔”的字样 塔为八面三层楼阁式,红砂岩质。每层的八根立柱上刻满佛经名录,共144部,因此叫经目塔。老师说塔上光一个“经”字有五种写法,发了张图片到群里,结果大家就围塔认真找寻起来。
金刚般若波罗蜜
这张最下面有一个“経”字 老师发的图是这样的:
这一张就找到四种😍
大爷也来给我们介绍,这张塔檐下能看到“真身舍”三个字迹
每层塔檐下还刻有坐佛,每面四尊,全塔共120尊,但很多已经风化或损坏。
这一面就保存的很不好,是不是再过段时间就会被加棚罩住啊?听说北响堂山下的常乐寺过了国庆节就要加起顶棚来,也不知道会是怎样的顶棚,可千万要和环境一致起来啊🤦♀️
不同立柱上的字迹保存程度不一,可能和风吹日晒雨淋方向有关系,漫灭剥落的很严重。有些开裂似乎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可能,这也是我热衷访古的原因,真是看一眼少一眼啊😢
离离塔上草
塔基上有双层仰莲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小雨里访古,幽情顿生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