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人地 | 2024-10-01 09:13 |  
| 最近,我看了一部让我肃然起敬的国产剧。 
 没有流量明星,没有宣推没有热点,
 却豆瓣直升8.5。
 成为近期国产剧里最高分之一。
 
  这部剧的壮观和令人震惊,是在于——
 并不只是几个让人感到猎奇的诡异案件,
 而是将河西走廊的历史文化与剧情融为一体。
 引用了真实文物,将传统文化与古城历史,融入剧情和故事。
 私以为,它和《黑悟空》如出一辙,但又比游戏更能深入人心。
 对于我们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文艺复兴。
 
  第一个故事,降魔变壁画来自于莫高窟;
 第二故事,独孤信煤精石多面印,现存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第三个故事,鸠摩罗什舌舍利,也正现存于甘肃武威凉州的鸠摩罗什寺。
 今天要说的,
 就是这个第三个故事里的凉州武威。
 王之涣笔下《凉州词》里的,凉州。
 剧里称寒州。
 我们的好朋友齐栋最近去了一趟。
 被震惊,被惊艳。
 然后洋洋洒洒写下了,他在这座西北小城的震撼之旅。
 网友们,也已经坐不住了,开始开玩笑——
 甘肃武威文旅,这座六朝古都,
 你们还不动起来吗?
 
  告别“总是在清晨出走的兰州”,转眼间已多年。
 这一回,矛头直指凉州。
 火车翻过乌鞘岭,从沉寂了几百年的烽燧旁擦肩而过,
 我在在艳阳高照的八月天,投身银武威的怀抱。
 当我在酒店卸下行囊,往明晃晃的全景落地窗前一站——
 嗬,好一座气势恢宏的“大雄宝殿”!
 
  和庄严的寺庙一同浮现于窗外的,
 还有一堆干净敞亮的现代化楼宇。
 这种“对立统一”体现了美的多样性,让凉州在我眼前呈现出一种具象而又立体的美感——
 仿佛一眼洞穿千年,熔古铸今。
 摊开地图,和酒店咫尺之隔的寺庙,正是大名鼎鼎的鸠摩罗什寺。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大德原来就在身边。
 既如此,何不以罗什寺为起点。
 来一次途经大云寺、文庙、西夏博物馆和南城门楼的“city walk”半日游呢?
 
  这样既可探古寻幽,又能休闲健身,岂不快哉?
 火速更衣,下楼。
 午间一碗牛肉面,便可饱腹。
 兰州的物价已足够感人,这里比兰州还便宜一块。
 仅需七元,一碗刚出炉的“二细”,已在眼前冒着热气。
 加个鸡蛋,一点五元。
 不输兰州的品质,讲不出话的满足。
 谁能想到区区一碗牛肉面,就能爱上一座城市?
 好,属于凉州的行走,开始。
 鸠摩罗什寺
 
  382年,前秦苻坚派大将吕光讨伐龟兹。
 这个苻坚,正是“淝水之战”中被东晋谢安胖揍的苻坚。
 他打这一仗的目的不为掠夺领土,而是为得到那位声名鹊起的西域高僧——鸠摩罗什。
 在吕光的胁迫下,罗什不但被带到了凉州,还娶妻饮酒,“双戒俱舍”。
 吕光后来建立后凉,为安抚罗什,给他盖了一座寺庙,也就是今天的鸠摩罗什寺。
 
  吕光这人确实不咋地,做起事来简单粗暴,但客观说来,他对鸠摩罗什的“软禁”行为,也造就出一个全新的高僧大德。
 罗什不仅学会了中土语言,还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真正使用中文传播佛经的人。
 从凉州时期讲经,到长安城的一代国师,客居中土数十载的罗什,不仅仅完成了个人佛学生涯的最高成就。
 更将一部部天书般晦涩难懂的梵经翻译成中文。
 使得佛教得以更加飞速地传播开来。
 所以,当后人感慨“南朝四百八十寺”时,
 可曾对着烟雾缭绕的楼台念起罗什?
 
  公元409年,罗什圆寂。
 “薪灭形碎,唯舌不坏”。
 凉州人民修罗什塔,并将舌舍利葬于塔下。
 此时此刻,我正抬头仰望那高耸入云的宝塔。
 想象那颗价值连城的“舌舍利”,究竟确有其物,又或者仅仅是一个传说?
 
  情感角度上,我当然希望这件事情千真万确。
 然而在理智上,罗什生前的誓言“如所译经典无误,死后梵身舌不烂”又显得过于超自然。
 
  拜谒罗什塔后不久,我在一部热播的电视剧《唐朝诡事录之西行》中,再次跟随主角团重返凉州。
 剧中的寒州,显然为凉州的指代。
 而那座供奉大师舌舍利的慧岸寺,其原型应为鸠摩罗什寺。
 
  当熟悉又陌生的一幕传来,这种跨越时空的重逢,仍然令人热泪盈眶。
 恍然间,困扰多日的问题有了一种全新的解读 ——
 答案是什么并不重要。
 无论真相与否,“舌舍利”早已在千秋万代的传诵中,化作凉州城的传奇,乃至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图腾。
 它早已完成了从有形到无形的转变。
 大云寺
 
  1927年,武威地区发生了一次7.6级大地震,其震中位于今天的古浪县。
 地震不仅仅摧垮了多次重修的罗什寺塔,也让始建于东晋年间的大云寺毁于一旦。
 在民国时期留下的一些旧照片中,可以发现两座清晰可辨的双塔。
 显然,它们也未能从这次惨烈的大地震中活下来。
 好在那座古老的钟楼,成为大云寺唯一一位“幸存者”。
 
  它在山崩地裂中屹立不倒,并安然无恙地存续到今天,谱写了一段不朽的传奇。
 那口饱经沧桑的大钟,据传始于唐朝。
 亦有人坚信自张天锡建“宏藏寺”(大云寺原名)时,钟就已经铸好了。
 
  攀至钟楼顶部,你可与千年之前的古物零距离接触,甚至可以轻触一下飞天和天王鬼的图案(强烈不建议),感受下历史的回响。
 
  凭栏望去,贾坛故居土黄色的围墙之上,是一幢刚刚刷成粉色的前苏联式建筑。
 它在湛蓝的天际下泛着微光,让身后那座西部最大的巨型摩天轮,像玩具一般不够真实。
 
  这就是今天的凉州,它和普天之下披着现代化外衣的城邦别无二致。
 但历史总会在不经意间如空气那般浸入一个人的肺腑。
 如果可以,大云寺的钟楼,就是我的“此心安处”。
 
  我可以什么都不做,只是站在上面发呆,任夏末时分吹来的风,将那些愁绪轻轻带走。
 我只是感到舒爽,感到轻盈。
 如果放在北上广这样的超级大都市,会被冠以“松弛感”这样略显时髦的形容词。
 于是我打算做个实验:我从包里掏出一只冻干咖啡,把它倒入水杯。
 我要在当日状态最好的时刻,和古老的钟楼一起喝杯下午茶。
 
  这只是一杯普普通通的咖啡,但在古老钟楼的加持下,一切都变得与众不同 了。
 与北上广的网红咖啡店打卡不一样,和在兰州一边吃手抓一边喝三泡台的大快朵颐也不一样,它融合的不仅仅是咖啡液,还有历史的尘埃。
 况且,风是不会说谎的。
 大西北的夏天,是温柔与残暴的双面体。
 太阳像激光一样灼烧皮肤,然而只要往阴凉处一站,一个美好的世界便唾手可得。
 武威文庙
 
  
  下午四时,我移步到武威文庙。
 和门可罗雀的大云寺相比,在文庙的任何一个角落,似乎都能和游人擦肩而过。
 
  状元桥旁有个十岁左右的男孩,着一身白色汉服,声情并茂地背诵古诗。
 目光所及之处,一个女人高举手机,边拍边训斥。
 “停,又忘了?重来!”
 “你怎么就不长记性呢?”
 “都拍多少遍了?”
 孩子都急的抓耳挠腮了,妈妈都没有丝毫叫停之意。
 不知道多年以后,这位男孩回忆起在武威文庙背诗的那个下午,会是什么光景。
 西夏博物馆
 
  与文庙一街之隔的,是西夏博物馆。
 博物馆不大,却陈列着一块货真价实的“镇馆之宝”,这是号称“西夏碑”的“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铭”。
 1804年,学者张澍因病返乡。
 一日逛大云寺,意外发现了一块被封存的黑色石碑。密密麻麻的文字形似汉文,却又迥然不同。
 这一无心插柳的偶遇,激发了张澍的好奇。
 经过一番考证,张澍发现这些文字竟是失传已久的西夏文。
 
  石碑如果被一个田间劳作的农民发现,那么它只是石碑。
 好在发现它的不仅仅是一位学者,还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
 张澍此后潜心研究西夏文字和历史,将一个曾经辉煌又被世人遗忘的文明,
 像散落的碎片那般慢慢拼凑起来。
 这,就是凉州。
 
  在党项人以活字印刷和制铁术为傲的西夏国时代,凉州是仅次于兴州(银川)的辅郡,
 而出土西夏碑的大云寺更是被命名为护国寺,彰显出非同一般的尊贵地位。
 但这并不是凉州这座城池的最高光时刻。
 很多人不知道,它曾是前凉、后凉、北凉、大凉、浑末的都城。
 虽不如南京显山露水,却也是不折不扣的六朝古都。
 
  它低调又隐忍的气质,不禁使人想起三国时期的一位凉州人——
 贾诩贾文和。
 贾诩曾辅佐张绣,在宛城之战中一气干掉了曹操的爱将典韦、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给了曹操军事生涯一记刻骨铭心的羞辱。
 而在归顺曹操后,却主动敛起锋芒,选择了更为长远的明哲保身之策。
 和晚年被无情赐死的荀彧相比,他至少活了个寿终正寝。
 只是在那个愤世嫉俗的年代,我们却总是偏爱马孟起这样更吸引眼球的“愣头青”。
 我知道一定有人和我一样,是在少年时代一款名为《霸王的大陆》的FC游戏中,
 第一次知道了凉州。
 
  那是游戏版图上最偏远的一座城,一座荒凉的城。
 除了马腾和韩遂,空无一人。
 也像王之涣《凉州词》中的诗句——
 “一片孤城万仞山”。
 但我依然无数次选择羸弱不堪的“马家军”开局。
 只因卧薪尝胆三四年,凉州城便会涌现出马超、庞德和马岱这样的英雄豪杰。
 那时候的西凉军团,就是无坚不摧的金戈铁马了。
 所以,这也是行走后我写下这篇文章的缘由。
 去凉州吧,莫欺少年穷。
 
  
  要在像“锦马超”那般鲜衣怒马的时代去,不要留下任何遗憾。
 否则的话,那就只能像我一样,在董太师这样大腹便便的年纪去了。
 最后,附上一些凉州攻略
 一日游推荐线路——
 上午 海藏公园——海藏寺——武威博物馆——雷台汉墓
 下午 鸠摩罗什寺——大云寺——武威清真寺——武威文庙——西夏博物馆——南城门楼
 海藏寺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甘肃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寺之一,被誉为“西北梵宫之冠”。
 
  武威博物馆
 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甘肃省凉州区宣武街姑臧路25号。
 
  雷台汉墓
 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的墓葬,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出品的“青铜奔马”,你可以在全国好多的火车站和广场看到。
 
  天梯山石窟
 开凿于北凉时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窟,被誉为“中国石窟鼻祖”。
 
  冰沟河景区
 祁连山脚下的冰河沟景区,你就可以同时欣赏到雪山、森林、草场和湖泊等美景。
 看够了历史,不妨去大自然洗洗眼。
 美食推荐——
 凉州三套车
 行面+卤肉+茯茶=凉州三套车,非常适合一人食。
 30多的价格,可以吃到“茶足饭饱”。
 
  
  
  此外,武威面皮子一定要尝试。
 有其独有的口感,建议每个游客都要来尝试一下,因为这是所有漂泊在外的凉州人都会思念的一道家乡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