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在广西校园食堂吃过“痛痛粉”,才懂什么叫爱得痛了[18P] --]

武当休闲山庄 -> 生活妙招 -> 在广西校园食堂吃过“痛痛粉”,才懂什么叫爱得痛了[18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527801728 2024-09-19 22:05



在异乡漂泊越久,我越会发觉,在广西长大是一种privilege。

那时的我,每周都可以吃上不重样的米粉,轻松实现水果自由,还能喝上便宜大碗的消夏糖水,那是人生中最惬意的时光。

但同时,在广西长大又像是一种诅咒。

因为一旦离开广西,这一切都将不复存在,那些记忆深处的味道只会在异乡的夜里突然侵袭,有如百爪挠心。

前两天,我例行在深夜读博(微博的博),死去的“痛痛粉”却出现在了首页,开始攻击我。

(图/微博)

说起广西的米粉,人们兴许会脱口而出柳州螺蛳粉,桂林米粉或是南宁老友粉。

但这三种粉都只是各自占山为王,而真正能一统广西的,恐怕只有这碗“痛痛粉”。



(图/小红书@这里几度)

那么,什么是“痛痛粉”呢?

要想了解痛痛粉,首先你要先认识广西的切粉,也有人会叫它扁粉。从菜市场买回来便是软的,可直接食用。

它也很容易被人误认为河粉,但它比河粉更薄,口感也比河粉更软。

痛痛粉的做法非常简单,有的会事先将切粉放在开水里烫一遍,有的则省略这一步骤,直接抓上一把切粉放在不锈钢pang里,再淋上一勺用肥猪肉末熬制的热汤,一碗肉末汤粉即可完成。



(图/抖音@幸运小鱼)

它没有那么多依依妖妖,清简得像是一段C和弦,若是友仔友女们喜欢吃辣,也会放上一勺辣椒酱,给味蕾带去亚热带的刺痛。

而之所以叫它“痛痛粉”,往往是因为操作者省去了事先烫粉这一步骤,而单纯汤的温度不足以覆盖凉的切粉,吃完便会让人腹痛,严重者还会窜稀。

在有的地方,它也被叫做“哦憋粉”,哦憋在广西某些地区的方言中,是“拉稀”的意思。

因为做法简单,出餐极快,它几乎制霸了全广西中小学校园的食堂,成为八桂学子们必不可少的早餐粉。

我原以为学校食堂早餐供应汤粉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但潮汕人院办野汉听闻后表示震惊,并发出了感叹:“不愧是一生嗦粉的广西人”。

事实上,“痛痛粉”的味道和威力往往因人而已,也因各学校食堂的操作手法而异。

用莎士比亚的话说便是:“一千个学生的腹中,就有一千种痛痛粉。”

对于一部分广西孩子而言,痛痛粉是青春的隐痛,是不愿回忆的梦魇。



(图/小红书@不高兴不说话)

它和那时的日子一样,单调枯燥且重复。若是周树人在广西的中学食堂吃早餐,或许会写下:“学校的早餐有两种粉,一种是肉末汤粉,另一种也是肉末汤粉。”



(图/小红书)

在防城港读中学的阿乐说:“以前初中的食堂每周五的早餐只有这个肉末汤粉,那时候我还总纳闷为什么一到周五,我的早读课就全用来拉肚子了,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是因为痛痛粉。”

还有人开玩笑说:“学校早餐供应痛痛粉的那一天,厕所的上座率和翻台率会比平时提高25%。”



广西痛痛粉受害者大集合。(图/小红书)

但对于另一部分幸运的广西中小学生而言,这碗肉末汤粉是舌尖的芭蕾,是多年以后魂牵梦绕,想吃吃不到的少年白月光,或许该叫它“爽爽粉”。

犹记得院办读初中时,食堂每周一三五供应白粥榨菜鸡蛋豆浆包子,每周二四则供应肉末汤粉。于是,每周二和周四成了我最期待的日子。

阿姨用大铁勺从不锈钢桶里盛出汤汁浇在切粉上,汤汁清甜鲜美,吸满了汤汁的河粉则爽滑柔软,嗦上一口感觉自己的灵魂都得到了升华。

在那些只有语数英政史地物化生的日子里,同学们全盼着这一碗粉来给日子提鲜。



(图/小红书@落日余晖下美丽绝伦的你)

上了高中之后,早餐的汤粉每天会限量供应,三块五一份。同学们就像觅食的秃鹫,天还没亮就在汤粉的窗口大排长队,若是去晚了,连一口汤都没得剩。

胸无大志的院办,那时候早起根本不是为了要上什么清华北大,而是为了吃上一碗肉末汤粉。

但不知为何,这碗肉末汤粉似乎从未走出过广西的中小学校园,又因为学生时代没有手机,这份肉末汤粉也鲜少被记录和传播。

如果这次不是因为它被送上了热搜,我想它早就和我的中学时代一样,在记忆里落满灰尘。



高中毕业之后,这碗肉末汤粉就从我的生命中消失了。无论自己后来怎么复刻,或者在大街小巷寻觅,我始终都没能做到和找到那时在学校里的味道。

如果有人问广西最好吃的肉末汤粉在哪里,我想它永远只存在广西的中小学校园里。



(图/小红书@小红薯momo)



味觉是有记忆的,学生时代学过的多数知识早就被我遗忘,但这一碗肉末汤粉的味道却能被重新唤醒。

前两天摸鱼和发小阿发交流这碗肉末汤粉的时候,她说:“可能是因为上学时没啥好东西可吃,所以这碗肉沫汤粉才格外诱人吧。”

矫情的自媒体编辑或许会在结尾写下:与其说我怀念的那一碗肉末汤粉,不如说我怀念的是我的中学时代。那时,衬衫的价格是9磅15便士,在漫天晚霞的晚自习教室,我总也解不开“五三”里的那道习题。

是,但又不完全是。

因为此刻在广州的夜里,饥肠辘辘的我,没有怀念柠檬鸭,也没有怀念木耳炒鸡,我只是单纯想吃上这一碗鲜甜的肉末汤粉。

-------------------------------------------------------------------------------------------------------------

石家庄不是只有牛肉板面拿得出手!石家庄十大美食,错过一个都可惜

石家庄,不仅是一座发展潜力巨大的城市,也是一座宝藏美食城市!石家庄的美食不仅有大名鼎鼎的牛肉板面,还有下面这些.....你都吃过了吗?





1、金毛狮子鱼



金毛狮子鱼是冀菜名菜,民国时期,由石家庄名厨所创,因为色泽金黄,形似狮子,故而得名。



2、赵县咸驴肉



若是论吃驴肉,赵县咸驴肉,也是久负盛名,赵县就是赵州桥的所在地,这里的咸驴肉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虽然叫咸驴肉,其实,并不算很咸,嫩香可口,在赵县乃至石家庄地区都很有名。

3、牛肉罩火烧



牛肉罩火烧,也叫石门罩火烧,因为民国的时候,石家庄称石门,故而得名。

4、正定崩肝



所谓崩肝,是石家庄正定的美食,据说,起源于唐代,大将郭子仪在真定(今正定)退敌回营后,将士们以炖糊的牛肝为食,后来真定一位马姓厨师尝试着在其中加入汤及调料终成“崩肝”而流传至今。

5、腌肉面



石家庄是北方城市,面食丰富,当地有一种腌肉面,外地罕见,起源于灵寿县,咸鲜可口,肉香浓郁,只可惜,名气不及牛肉板面。

6、无极荞面饸烙



无极饸烙制作技艺,属于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有“安棚吃饸饹,白头能偕老”的说法。

7、西河肉糕



熟悉河北的人都知道,河北有一种美食叫焖子,其实,西河肉糕就类似焖子,是石家庄深泽县的名吃,香而不腻,软有嚼头,直接吃,凉拌,炒菜都可以。

8、缸炉烧饼



石家庄的缸炉烧饼,用火炉烧缸制作,保留了传统的技艺,吃起来香、酥、脆。

9、卷煎假肉



这是起源于石家庄鹿泉区的一种美食,又叫四面菜,据说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是当地村民逢年过节、置办红白喜事必备的传统菜肴。

10、红星包子



石家庄的红星包子,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长盛不衰,以小巧玲珑、色泽洁白、皮薄馅足、松软利口、清香不腻而扬名,据说不排队都吃不上。


jjybzxw 2024-09-19 23:47
  广西“痛痛粉”:记忆中的青春味道与异乡的乡愁

  在遥远的广西,有一种独特的米粉,它承载着无数学子的青春记忆,也成为了离乡游子梦中的乡愁——那就是“痛痛粉”。这碗粉,或许在初尝时带来的是腹中的不适,但更深层次的,是它在味蕾上刻下的独特印记。

  痛痛粉:广西学子的青春隐痛与白月光

  起源与特色:痛痛粉,源于广西切粉,薄且软,与河粉相似却各有千秋。它的制作简单,热汤一浇,即成。但因操作不当,如未充分加热,易导致食用者腹痛,故得名“痛痛粉”。

  校园记忆:这碗粉,几乎成了广西中小学校园早餐的标配,它伴随着学子们的晨读,也成了不少人“拉肚子”的记忆。

  爱恨交织:对一些人,它是青春的隐痛;对另一些人,却是魂牵梦绕的美味,是多年后仍想寻觅的味道。

  广西美食之外的石家庄美食地图

  石家庄,这座潜力无限的城市,美食同样不容小觑。从金毛狮子鱼的精致到赵县咸驴肉的香嫩,从牛肉罩火烧的浓郁到无极荞面饸烙的质朴,每一道美食都承载着当地的历史与文化。

  金毛狮子鱼:色泽金黄,形似狮子的名菜。

  赵县咸驴肉:嫩香可口,百年历史。

  牛肉罩火烧:石门美食,历史悠久。

  正定崩肝:唐代起源,炖糊牛肝的独特风味。

  腌肉面:灵寿县的特色,肉香浓郁。

  无极饸烙:非物质文化遗产,香而不腻。

  西河肉糕:深泽县名吃,软有嚼头。

  缸炉烧饼:传统技艺,香酥脆。

  卷煎假肉:鹿泉区的传统美食,600年历史。

  红星包子:小巧玲珑,清香不腻,需排队品尝。

  思乡的味道

  无论是广西的“痛痛粉”还是石家庄的“金毛狮子鱼”,每一道美食背后,都藏着一份对家乡的深情。它们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情感的寄托。在异乡的夜里,这些味道如同乡愁一般,温暖而深刻,让人在回忆中寻觅那份属于自己的家乡味道。

  这些美食,不仅仅是食物本身,它们是家乡的符号,是记忆的一部分,是无论走多远,心中永远的牵挂。对于每一个离乡人而言,家乡的美食,是那份最真挚的情感寄托,是无论身处何方,都能在心中回味的温暖。


jj自然 2024-09-20 07:59
都还是一些美食

wowoni 2024-09-20 09:10
看着还真流口水啊,太好吃了


查看完整版本: [-- 在广西校园食堂吃过“痛痛粉”,才懂什么叫爱得痛了[18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