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地 |
2024-08-29 09:48 |
平时生活中有很多人的皮肤会出现干燥、发痒的情况,尤其是秋冬季节更容易发生。当皮肤瘙痒严重的时候,人们总是忍不住想用手搔抓,搔抓久了就会形成抓痕、血痂或者引起皮肤继发性感染,加重病情。
有时候皮肤瘙痒的情况反复发作,影响病人的日常睡眠,导致情绪烦躁、易怒,非常不利于身心健康。 所以有必要了解皮肤为何会干燥、瘙痒,以及出现临床症状后如何正确处理。 皮肤发干和发痒是许多皮肤病的常见临床症状,比如皮肤干燥症、特应性皮炎、结节性痒疹、湿疹、老年皮肤瘙痒症、荨麻疹、银屑病、皮肤真菌感染等。 当皮肤出现瘙痒、干裂、脱屑等异常表现时,往往提示皮肤处于脱水状态,且缺乏皮脂滋润,与组胺、神经肽、5-羟色胺、P物质等化学介质引起局部皮肤炎症有关。
针对这些发病机制便可以选择相对应的治疗措施。 1、加强皮肤保护 皮肤出现干燥的时候,应适当选择维生素E乳液、凡士林、橄榄油之类的补水润肤产品。由于这个时期皮肤腺体分泌不足、屏障功能减弱,所以应选择温和、对肌肤刺激性小的护肤产品,并且少用化妆品,减少化学物质对皮肤的刺激。 皮肤瘙痒、脱屑时,尽量不要用手抓挠患处,洗澡次数不宜过频,洗澡水的水温也应超过50度。 2、注意饮食调节 平时喜食辛辣、海鲜类食物,或长期饮酒的人更容易出现皮肤瘙痒、发干的情况。辛辣食物和酒精会导致皮肤微循环减弱,海鲜类食物容易引发变态免疫反应,同时皮脂分泌减少会降低皮肤的适应能力,这些因素都容易诱发或加重皮肤瘙痒。 所以治疗期间应注意饮食调节,戒烟酒、饮食清淡,尽量少吃海产品。
3、合理选择治疗药物 临床上可以选择抗组胺药物、皮质醇激素、维生素B族药物等进行治疗,同时可以与养血润燥、祛风止痒的中药联合使用。不同类型的皮肤病具体用药也不相同,如果瘙痒感严重,建议去医院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也会逐渐衰老出现退行性变。30岁以后如果不注意保养的话,皮肤很容易出现干燥、皱纹、色素沉着、干燥的老化表现,那么,有哪些比较好的皮肤保养方法呢?
第一、睡眠充足、心情愉悦 长期熬夜以及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都会影响皮肤代谢活动,所以保证日常睡眠时间充足,多睡些美容觉,保持情绪愉悦、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就可以有助于缓解皮肤状态,通过改善真皮层的血液循环提升汗腺细胞、基底层细胞的增殖能力,让暗沉干燥的皮肤变得红润起来。 第二、注重护肤和防晒 日常洗脸时动作尽量轻揉,使用温水洁面,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洗脸后应及时涂抹保湿水、润肤乳保湿,这样能够及时的锁住细胞内的水分、滋养皮肤。 尤其是皮肤发干、发痒的患者,应选择温和的化妆品进行护肤,通过补充油脂和水分来缓解皮肤炎症、延缓皮肤老化。
同时,注重日常防晒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紫外线能够引起皮肤老化、色素沉着,有时也会引起皮肤发红、水肿,所以日常外出一定要涂抹防晒霜、佩戴遮阳帽、穿上防晒衣进行防晒,并尽量避免在日晒最强的时间外出活动。 此外,要想皮肤好需要吃些润肤护肤的食物。一般多吃些富含多种维生素的蔬菜和瓜果就可以补充机体每日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保证皮肤营养。比如多吃些猪蹄、花胶、蹄筋等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能够增加皮肤弹性,延缓皮肤衰老。
皮肤是人体重要的器官,无论是青少年还是中老年都需要注重皮肤的护理和保养,通过良好的饮食、充足的睡眠、科学的护肤来保证肌肤健康、远离皮肤疾病、延缓容颜衰老。 人类是恒温动物,体温一般都维持在36-37℃之间,如此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当体内热量积攒过多时,就可通过排汗的方式来散热。 用通俗的比喻来说,人体就是一台需要高速运转的电脑,当cpu温度过高时,若不能及时散热,就会烧坏系统。所以,在我们体内有一套调控温度的系统,而出汗恰恰就是系统中的散热手段而已。 当温度过高、大量运动后,体内产生了极强的热量,无法及时通过呼吸散热,汗腺就会收到下丘脑发出的信号,分泌出大量的汗液。 与此同时汗液还参与了调整体液水盐比例、排出毒素等多个项目中。同时汗液分解产生的弱酸性物质,还有一定抑菌的效果。 不过,并非是所有的出汗都是正常情况,如果在夜间出汗频繁且量大,无论天气炎热与否,都是这种情况,那就可能和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更年期综合征 所谓的更年期,其实就是女性“绝经期”,我国女性通常都是在45-55岁阶段进入绝经期,平均年龄为49岁。受到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女性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更年期表现,“潮热”就是其中一种。 女性会突然感觉由胸部向着面部阵阵的发热,并伴随突然性出汗、皮肤泛红等表现,且来得非常突然,又会在稍后消失,特别是夜间容易出现。 甲状腺机能亢进 该疾病在临床上被简称为“甲亢”,属于免疫性疾病的一种,其主要症状就是甲状腺功能紊乱、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要知道甲状腺激素本身就是促进机体发育、维持内分泌平衡的激素种类。 当其分泌量过大时,就会让体内新陈代谢过分加速,患者因此出现心悸心慌、大量出汗、进食过多等表现。同时还会伴随身体消瘦、睡眠障碍、弥漫性甲状腺肿等多个症状发生。 糖尿病 糖尿病早期患者往往都难以察觉,在出现小便多、喝水多、吃饭多、身体消瘦等表现时,往往已经走到了糖尿病的爆发期阶段。 持续升高的血糖还会对植物神经功能造成影响,破坏末梢神经,同时对汗腺分泌进行干预,患者因此出现大量出汗的表现。 由糖尿病引发的出汗症状十分异常,患者多以半身出汗为主。部分患者还出现了味觉性出汗,在进食后会伴随突然的大汗淋漓。 心脏疾病 多汗、特别是夜间出汗明显,可能是心内膜炎发出的信号。病原体进入身体后,随着血液侵袭了心内膜,从而造成了炎症反应。 患者会突然全身出汗,同时还会伴随发热寒战、疼痛、气促疲劳、皮肤苍白等多个表现,在检查时能听诊到明显的心杂音。 另外,当出现冠心病或急性心梗后,也可造成多汗症状出现,特别是头皮、后背、脖子、手脚心出汗尤为明显。患者往往会在夜间突然醒来,出现大汗淋漓症状,并伴随心前区不适,比如心绞痛、胸闷气喘等。 夜间出汗,首先要排除室内温度和情绪影响,比如做噩梦、生气、温度过高等因素,都会造成出汗发生。 但是,如果近期室温一直都维持在正常状态,且没有剧烈的情绪变化,但就是出汗症状时常发生,那就可能和以上几个因素有关,及时进行检查和调整很有必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