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01728 |
2024-08-16 20:25 |
南宁生榨米粉是广西南宁市传统食品,深受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喜爱,它的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土生土长的南宁人黄天玲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宁生榨米粉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3岁开始跟着母亲学习做生榨米粉。 黄天玲说,南宁生榨米粉制作要经过泡米、磨浆、压干、搓揉、蒸煮、舂粉、榨粉等工序,从一粒粒大米到碗里一条条米粉,整个过程大概需要7天时间,单单浸泡大米就要一天。榨粉机将粉团榨成一条条粉丝落入滚烫开水锅里煮成米粉,捞出装入碗里,配以葱花、生菜、酸菜、紫苏、酸笋、酸豆角、辣椒等配料,再加入高汤,一碗酸润爽滑的生榨米粉就做成了。 这碗“非遗粉”传到黄天玲手上已经是第五代。她说,作为非遗传承人,她将在坚守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让这碗“非遗粉”拥有更多的“粉丝”,在更广阔的市场上传承和发扬非遗美食文化。
8月13日,黄天玲在广西南宁市挑选大米准备浸泡制作生榨米粉。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8月13日,黄天玲在广西南宁市将浸泡好的大米磨浆。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8月13日,黄天玲在广西南宁市将浸泡好的大米加入磨盘准备磨浆。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8月13日,黄天玲在广西南宁市将磨好的米浆压干。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8月13日,黄天玲在广西南宁市搓揉准备制作生榨米粉的粉团。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8月13日,黄天玲在广西南宁市舂粉准备制作生榨米粉。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8月13日,黄天玲在广西南宁市榨粉。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8月13日,黄天玲在广西南宁市为生榨米粉准备调配。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8月13日,黄天玲在广西南宁市为生榨米粉加配料。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8月13日,黄天玲在广西南宁市为生榨米粉加配料。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8月13日,黄天玲在广西南宁市端着刚刚做好的生榨米粉。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8月13日,黄天玲在广西南宁市端着刚刚做好的生榨米粉。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8月14日,黄天玲(左一)在广西南宁市水街一家米粉店里给顾客的生榨米粉加油条。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8月14日,市民在广西南宁市水街吃生榨米粉。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8月14日,市民在广西南宁市水街吃生榨米粉。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8月14日,黄天玲(左一)在广西南宁市水街一家米粉店里展示自己制作的生榨米粉。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8月14日,黄天玲(左一)在广西南宁市水街一家米粉店里展示自己制作的生榨米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