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ozm32831 |
2024-08-06 19:47 |
很多人关注“意公子”,是看到我在短视频平台上重读语文课本,分享苏东坡、庄子等古人的故事。其实,我不是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只是一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因为短视频有幸被大家认识。我一直认为,文化艺术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是滋养人心。因此我也想把自己从中获得的滋养分享给大家。11年从事大众传播经历,如果要我总结创作经验,其实就6个字:深入、浅出、共情。
以传播量最广的苏东坡相关视频为例,我们在创作时不仅会纵向研究苏东坡的生平经历、家族历史,还会横向探究他所处的时代,最后再跳出这个时空,通过《庄子》等哲学经典去接近他的心境。在创作初期,团队也会去关注“术”,包括拍摄技巧和呈现方式,比如怎么在前5秒留住用户,如何设计特效画面让观众目不暇接……时间一久就会发现,只追求“术”容易丢失内容的“魂”。当我们去迎合市场,也许能够带来一时的爆款,却很难让一个账号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于是,我们不去外在地调控时长和节奏,而是回到内心叩问自己,这件作品、这个人物真正打动我的地方在哪里?我们说“共情”,“共”的就是情绪。在我看来,情绪其实就是一种能量振频,可以把人与人相连。我没有和你一样的遭遇,但我和你的情绪同频,那一刻,我与你同在。作为创作者,必须要让自己活得更饱满一些,阅历更厚重一些,才有能力去共情他人。
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我的另一个感受是:文化传播,传播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生命体验。因此,应读万卷书,也行万里路。如果说,我们之前讲的文化故事更多是从卷帙浩繁的书本里来,是无数前人生命经验的总结,那么当我走进历史现场才发现,生命不是读出来的,生命是活出来的。如果只是读诗却完全没有生活的体验,我们无法读出苏东坡的人生境界。当我们真正去到眉山,才能明白到底是怎样一片土地,生养出苏东坡。所以我会循着文献的记载,跟着人物一起去体验。
在四川眉山的青神县,我们在岷江上乘船行进。900多年前,苏东坡就是从这里坐船离开故乡进京赶考的。清晨薄雾,群山渐渐消失在身后,眼前是一片广阔。建筑会变,但山水还是千年前的山水。而我们在这一刻和苏东坡共享了同一片山水。我才明白为什么中国文学史上有这么多经典的怀古之词。当你站在历史的现场,你有澎湃的情感想要抒发。那个时候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唯有歌咏。当你走过苏东坡当年走过的路,看见他当年看过的山河人家……我想,在这个历史的现场,他或许从未离开。
初读不识文中意,再读已是文中人。小时候全文背诵的那些篇章,都是诗人过尽千帆、经历人生大起大落之后写下的。一个孩子,又怎么可能完全读得懂五六十岁人的心境?但那些词句,会在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当我们的人生有了相似的经历,或者有相同的喜怒哀乐时,那些相似的生命情感被调动出来,我们才会懂得原来当时读的那首诗是这样的味道。于是,少年时的种子,在此刻终于开出了花。
这也是为什么我开始重读语文课本,走进历史的现场。只有当我们去到古人曾去过的地方,体验他们曾经历的人生况味,才会明白,时空虽隔千年,那些曾滋养他们的,也会滋养如今的我们,延展我们的生命情感。
我们今天在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这件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在弥合时空界限。它需要你了解当时的语境,也了解当下的语境。你在生活当中势必会经历风风雨雨,需要有更强的觉察心,才能看见风雨背后的“礼物”。
所以,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那些感动我们的灵魂,跟我们的精神世界有着相当的重合。我们为什么会跟他共情,或许正是因为他点亮了我们,激发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某一种人格。于是,通过他们的故事,我们得以照见自己。
我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的璀璨夺目,还在于我们如何用它照亮当下的生活。我们都曾有过因为一部电影、一本小说、一篇文章,甚至是一句歌词、一句话而在某一刻被治愈。它们成为照进你我生命的一束光,那就够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