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清宫剧妆造与原型对比,果然电视剧都是“骗人”的 [61P] --]

武当休闲山庄 -> 娱乐影评 -> 清宫剧妆造与原型对比,果然电视剧都是“骗人”的 [61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天人地 2024-07-26 10:21
清宫剧妆造与原型对比,果然电视剧都是“骗人”的


于正创造了许多爆剧,但是也有许多歹毒妆造备受观众质疑,许多其他剧里的大美女,到了他的作品里完全变了样








早些年喜欢阿宝色,连大美女佟丽娅,都在荧光粉的口红下,显得肤色暗淡无光。


后来喜欢莫兰迪色,远远看过去,总觉得有种阴森森的感觉。




许多无法理解的造型更是让人眼前一黑,据了解,这些造型的灵感来源于古画,而且有的是直接还原出来的
比如关晓彤主演的《凤囚凰》,里面的缝纫机造型,观众看了直呼不理解。




但是影视剧该是美的艺术,因此许多观众表示:古装剧妆造不是画古画,做造型时应该符合现在的审美。




毕竟,如果完全还原古代发型,有些造型确实不忍直视。
如今古装影视剧中很少看见元代的作品,有观众表示,大概就是造型的缘故,毕竟那时候的造型是这样的


之前的部分剧里倒是有一些相似的造型,可是放到现在,没有几个演员想尝试,而且这做出来的确不好看。






就连现在大家看到的清宫剧,许多造型服饰也都是改进过的,不信且看许多出圈造型的原型图,大多都是现在的更好看。










也有一些比较还原的,但是观众一看一个不理解






而清宫剧里男士的发型,至今没有几乎没有影视剧敢真的完全还原出来,因为真的太丑了。
清宫剧里男士剃掉前半部分的头发,只留后面的头发编一个长辫子,刚开始观众也觉得怪异,不过时间长了就默认清朝男士一直都是这样的发型了。


其实原型里男士根本留不了这么多头发,大概只剩下一个铜钱大小面积的头发留在头上,长成很长然后编一个辫子


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所以,我们看到影视剧里许多漂亮的造型,大多都有史可考,不过造型师也会根据演员外形条件和审美重新加工,做出一个扬长避短的造型




如果完全还原,不仅演员觉得难看,观众也无法接受,最后所有的争议全让演员承担了。


因此,古装剧造型真的不是画古画,古画只是参考,造型师也要有自己的审美,不然只能贻笑大方了。


古装剧似乎从诞生起就一直有热度,前二十年的《雍正王朝》,到现在的《如懿传》
延禧攻略》、《庆余年》系列皆是。

虽然投资远胜过现代剧,但高投资高回报。


只是,追剧群体也慢慢从40岁以上观众变为年轻人,而且很多剧是披着古装外衣演现代故事。
更有甚者,编剧越来越懒,直接照搬现代网络词汇,相当出戏。


比如热播古装剧《度华年》,这是架空背景的,但服化道和设定,似以魏晋时期世家横行为参考。
女主角长公主李蓉在重生后和前世老公裴文宣再见,仇人一见,剑拔弩张。


编剧设计了一段台词:

你就是犯贱,你就是放不下我,舍不得我公主的身份,
你还公主的身份,你就是公主病,
我是公主,有公主病怎么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还是制片人亲自加上去的,真的太有“才华”了。


后面的台词也很现代化,看赵今麦脱口而出,“我又不是收破烂的”,就是小品剧的既视感。
没有一点古韵,唯有跳跃。


明明不是穿越剧,却说着网络词汇,张口“闺蜜”,闭口“晚安”,还有“狗东西”、“少装清纯”等等儿戏台词,像是在看大学生校园业余cosplay。




无独有偶,《庆余年》第二季则是开播之初就因过多的现代用语而被吐槽上热搜。
前6集,像全员现代人,台词方面远逊于第一季,陈萍萍在殿上的一句“陛下,臣能解释吗?”,给观众听笑了。
至少改成“陛下,臣请辩”吧。
朝堂之上,为啥人人都像是从现代穿越来的,“你懂个逑”。




顺便加了一波现代烂梗,“换成五彩斑斓的黑”。


大概是有上一季打底,给了编剧乱加台词的勇气。
仙侠古偶更是网络词汇滥用的重灾区,《星落凝成糖》号称仙侠版《上错花轿嫁对郎》,又是《香蜜沉沉烬如霜》同一制作团队。


李兰迪和陈星旭第一次合作演神君和魔女,但这天界未免太接地气。
“螺蛳粉”都搬到这里了,小品段子何其多,


仔细看,这螺蛳粉还不正宗,纯糊弄学。
虽然定位为仙侠轻喜剧,但并不好笑,倒是给人放飞自我的感觉,
还有网友直接上手亲自修改古装剧的台词,像是于正的重生剧《为有暗香来》,这部剧改编自小说《洗铅华》,
周也饰演的华浅,和父亲聊起了“审核过的药材”,“审核”一词,最好改为“查验”,


又或是提到的“劣质家具”,改为“残次家具”也好点。


华浅质问,用“当事人”代替“事主”,显然不妥。


还有一些词汇,也屡屡被观众挂出来,像“气场”、“股份”等等。


而古装剧《我就是这般女子》里的台词更是图个乐呵了。
这是关晓彤和侯明昊主演的古偶,讲古代富贵千金和世家公主的爱情故事。
可为啥里面的台词太无脑了。
像“大业第一妈宝”,当朝皇子口头禅是“一天天的”,“王者的步伐”。


全剧半文半文,说话台词节奏很现代,一会大白话,一会咬文嚼字,非常割裂。
很火的《卿卿日常》就是披着古装外衣拍现代剧,流行词汇多,全是网络热梗,所以一时有热度,看过即忘,妥妥的电子榨菜。


其实,市面上真正大红的古装剧,大多台词考究,经得起细读。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没有过分文绉绉,但听起来非常有古韵。
顾廷烨对明兰的表白词,不是“我喜欢,我要你”,而是“吾倾慕汝已久,愿聘汝为妇,托付中馈,衍嗣绵延,终老一生”。


当然,剧热播期间,也被观众挑出一些台词语病,比如成语用错,


但还是远远胜过同期的古装剧,书面台词和大白话结合。
犹记得14年前的《甄嬛传》,那台词是引经据典,韵味十足,每个角色还有特定的口头用语。


诸如此类“往日暗沉不可追,来日之路光明灿烂”,
又或是端妃谈及人和人之间的偏见和评价,“各花入各眼,是非只在人心罢了”。


《神探狄仁杰》的前三部,台词功底牛,编剧用了文言文句式,但考虑到观众接受程度,也没有用生僻字,不晦涩难懂,梁胖胖骂人时,成语加排比,连环输出。


加之他的台词功底好,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得当,一口气说完,妙语连珠。
曾任北京作协副主席的邹静之,也在前年因为《梦华录》翻红,同样改编自“救风尘”,老剧《爱情宝典》里的台词韵感就很强。




8集拍完一个故事,写市井小民一气呵成,四两拨千斤,
他编剧的作品贯穿童年,《康熙微服私访记》系列,不仅写故事,而且致力科普当时的风土人情和社会背景,然后再闲谈一二小典故,生动有趣。




老版《上错花轿嫁对郎》,比之新版,不止胜在演员上,同样的故事,不同的拍摄手法,不同的遣词造句都能出来不一样的效果。
比如里面有一句,齐天磊的师傅祝他新婚燕尔,其乐融融,他作揖后回答:云遮雾障,疑团重重。


寥寥几字,简练,一下子把他的处境交待明白。
可见,台词的重要性,哪怕现在的古装剧制作经费越来越高,可光有华丽的形也不行,一说话就露馅了。



jjybzxw 2024-07-26 11:24
  清宫剧的妆造设计通常是为了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和戏剧化的表现手法,因此与历史原型会有所不同。这种艺术加工往往是为了增加戏剧效果,使角色更加鲜明,情节更加引人入胜。以下是几个例子来说明这种差异:

  1. 女性妆容:历史上的清朝女性妆容相对朴素,以淡妆为主,但电视剧中的女性角色可能会使用更加鲜艳和夸张的妆容,以增强角色的魅力和辨识度。

  2. 服饰:电视剧中的清宫服饰往往更加华丽和精致,不仅使用了更多装饰性的元素,如刺绣、珠宝等,而且在颜色和款式上也可能进行了艺术加工,以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

  3. 发型:历史上的清朝女性发型可能较为简单,但电视剧中的发型则更加复杂和多样,可能加入了现代发饰和造型技巧,以增加角色的时尚感和戏剧性。

  4. 男性妆容:历史上的清朝男性妆容相对简单,但电视剧中的男性角色可能会使用更加精致的妆容,以增强角色的魅力和辨识度。

  电视剧中的妆造设计是艺术创作的一部分,旨在通过视觉上的夸张和美化来吸引观众,同时传达剧情的情感和主题。虽然这种艺术加工与历史原型有所不同,但它为观众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觉体验,使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更加生动和吸引人。

  清宫剧和其他古装剧的妆造设计确实经常与历史原型有所出入,很多是为了符合现代审美和剧情需要而进行的艺术加工。例如,清宫剧中的男性发型,在电视剧中往往保留了较多的头发,编成辫子,而历史上的原型则可能头发剃得非常短。

  至于剧中的台词,有些古装剧确实会出现现代词汇和网络用语,这可能会影响观众的观剧体验。但也有很多古装剧在台词上下了很大功夫,力求符合历史背景和角色性格,创造出既有古韵又不失现代感的台词。

  古装剧的流行词汇和网络用语的使用,有时是为了吸引年轻观众,增加剧集的趣味性,但过度使用可能会让观众感到出戏。总的来说,古装剧在保持历史真实性和现代审美之间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smen 2024-07-26 14:41
主要是剧情很是个舔


查看完整版本: [-- 清宫剧妆造与原型对比,果然电视剧都是“骗人”的 [61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