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地 |
2024-06-13 10:03 |
只要提到黛玉的刻薄小性,一些盲目拥黛者就跳出来拿妙玉当反例:妙玉那么直接地当面怼她,她都没有反击,这是多大气的人啊! 确实,面对比自己更孤高的妙玉,黛玉仿佛突然转了性,不但能宽容妙玉对她的刻薄,还特别善解人意,有意为妙玉与宝玉单独相处创造机会,居然都不吃醋了。 要知道,哪怕是刘姥姥故事里的茗玉小姐,都引发了黛玉的醋意,现在,一个活生生的才貌双全的妙龄少女,就在黛玉眼皮底下撩拨宝玉,黛玉居然心无波澜,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 这是为啥呢? 其实,一个人的言行,哪怕是突然脱离正轨表现异常,都是有有迹可寻的,只要我们愿意去探寻。 还是我常说的那个原则:对一个人言行的理解,先要充分了解这个人的性格特点,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去发现其言行的合理性。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作者用八个字进行了概括:“孤高自许,目无下尘。” 简单来说,林黛玉自以为是世间少有的处在顶端的人,眼里根本就没有那些层次低的人。 这个层次低,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地位,二是外貌才华。 也就是说,林黛玉自认才貌无双而且地位尊崇,从来不把地位低下之人或者庸脂俗粉放在眼里。 书中有两个很明显的例子,一个是宝钗,一个是袭人。 黛玉一直把宝钗当假想敌,时时处处针对宝钗,就是因为宝钗在社会地位和外貌才华上都高于自己,威胁着她“孤高”的地位:本来我是站在最高处的那个,结果你来了,站得比我还高,反而把我比下去了。
这是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黛玉对宝钗的敌意,并非完全是因为宝玉,这一点在第五回作者就已经明确告诉了我们:
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玩笑。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
黛玉对宝钗“悒郁不忿”,是因为宝钗“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而且“大得下人之心”,这些都是比黛玉强的地方。 社会地位就更不用说了,第四回就已经表明,薛家名列四大家族,属于“仕宦名家”,也不是林如海这个小小御史能比的。 当然,黛玉因宝玉而吃醋,也与以上两个因素相关:地位低下才貌平庸的人,没资格让她吃醋,因为没资格与宝玉平起平坐,只能成为宝玉的侍者。 这也是她不吃袭人的醋的原因。 要说与宝玉关系亲密,没有人能和袭人比,但黛玉不但对袭人毫无敌意,反而很有好感。 原因就在于,在黛玉眼里,袭人属于“下尘”,根本入不了黛玉的眼,不值得她在意,更不值得她吃醋。 由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黛玉的刻薄小性,是要看人的。只有能威胁到她“孤高”地位的人,才会让她上心。
以这个标准来看妙玉,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黛玉对她那么宽容了。 仅以才貌来看,妙玉不输黛玉。 作者的安排非常巧妙,她们都来自苏州,都有着天仙之貌、过人之才,都是读书仕宦之家的千金,都父母双亡成了孤女,都因自小多病需要通过出家来化解。 唯一不同的是,妙玉真的出了家,社会地位下降到了最底层,需要依靠仰人鼻息来生存,而黛玉则进了国公府,而且受到贾母的尊宠,社会地位上升到了最高层,二人从此有了天壤之别。 所以呢,对于“目无下尘”的黛玉来说,妙玉根本啥都不是,是个不值得她多看一眼的下尘,完全不会放在心上,所以也就不必去计较妙玉对自己的种种不善言行。 这不是宽容,而是无视。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宝玉对妙玉的态度。 第五十回,诗社成员联诗竞技,宝玉垫底,李纨罚他去栊翠庵讨一枝梅花来,并嘱咐下人好好跟着。 黛玉却出来阻拦:“不必,有了人,反不得了。” 很多人觉得黛玉此举很奇怪,明知妙玉有意于宝玉,为什么还要制造他们单独相处的机会呢? 这正是黛玉的聪慧之处,把事情看得清楚明白:虽然妙玉对宝玉有意,但宝玉对妙玉无意啊。 是的,别看宝玉是个见了姐姐忘了妹妹的多情之人,但他对妙玉始终保持着距离。 这也是宝玉虽顽劣却珍贵的地方:对出家人怀有敬畏之心,不会随意去亵渎。 在宝玉心中,妙玉不属于姐姐妹妹闺阁女子的类别,而是出家人。 当然,宝玉不是个会信神佛的人,也有过毁僧谤道的言论,但他的祖母和母亲都信佛,这使得他对神佛保持着敬畏,敬而远之,对出家的妙玉同样如此。 所以,黛玉很清楚,妙玉对宝玉只是一厢情愿地单相思,无论如何,宝玉都不会对妙玉生出非分之想,又何必在意妙玉那些单相思的行为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