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禹会诸侯”之谜:考古发现改写认知,难怪大禹要杀防风氏[8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无奇不有 -> “禹会诸侯”之谜:考古发现改写认知,难怪大禹要杀防风氏[8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jjybzxw 2024-05-20 10:02

史记记载:舜摄政时,“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

国语记载:“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相关记载见诸其他文献,都提到防风氏在禹会诸侯、确立大禹政治地位时因为“后至”而被杀。

问题在于:“四罪”之中,除了大禹之父鲧被杀之外,其他都被流放,但防风氏仅仅“后至”,仅仅只是迟到,就被大禹杀了,即便在军法如山的后世,如此对待一方重要诸侯也显得极为苛刻,既然如此大禹为何如此果决的杀防风氏?


禹会诸侯地点之谜

国语记载:禹会诸侯是在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被杀。

史记记载:“汪罔氏(防风氏,汪姓之源)之君,守封、禺之山。”其中,封山之阳有风渚湖,临近太湖,在湖州德清境内。同时,《路史》、《述异记》等文献记载防风氏在吴越一带,据说孔子还曾见过吴国使者带来的防风氏巨骨。

以此来看,禹会诸侯当在绍兴会稽山!

但问题是,以当时的交通条件来看,如果禹会诸侯在会稽山,以此确定自己的政治地位,那么夏朝就不太可能在中原,而这又与诸多史实相悖,既然如此大禹在何处举行诸侯大会的呢?


左传哀公七年记载:大夫对孟孙曰:“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因此,对于“禹会诸侯”,史书又有“涂山之会”之说。

在安徽蚌埠涂山附近的“禹会村”,考古发现“禹会村遗址”,发现这是一处经过人工实施的具有专一性功能的大型盟会场所,时间上与大禹时代高度一致。除此之外,还发现大约30万平的龙山时代遗址。

“禹会村”是汉代已有的称呼,在此发现单一功能的大型会盟遗址,显然不是巧合。且,旁边恰巧有涂山,还位于淮河边,这与史书记载的淮夷涂山氏又一致,淮夷是东夷九族之一。这一切都在说明,禹会诸侯的地点就在安徽蚌埠禹会村!


著名学者徐旭生指出:“今会稽在浙江中部,可是当日的会稽实为今安徽的涂山,为大禹的妇家所在。”

其实,所谓“会稽”即“会计”,本义是汇总计算功绩。大禹在涂山召开诸侯大会,并计算各个部落功绩,因此蚌埠涂山才是“会稽”之所在。至于绍兴的会稽,或是夏朝分封(史书之论),或是夏人迁徙于此,然后为了纪念大禹而命名。


难怪大禹会杀防风氏

根据史书记载,防风氏在浙江湖州一带,至今吴越之地还有其相关传说。但问题是,湖州距离蚌埠约400公里,与大禹妻家势力相距甚远,两者没有什么利益冲突,那么大禹为何要杀防风氏?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探讨防风氏的由来。

防风氏位于湖州地区,而在更早的时期,此地属于良渚古国势力范围。因此,防风氏是良渚古国解体之后,所出现的又一股强大的良渚残余势力,是百越部族领袖,或领袖之一。


以良渚遗址考古看,距今大约4200年前,良渚遗址被弃用,此时处于尧舜时期。或许,此后良渚真正分崩离析,其中防风氏成为最大的继承者。

防风氏属于良渚集团,大禹属于夏夷集团(夏族与东夷联合),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矛盾,让大禹要在涂山之会上杀防风氏呢?

原因很简单,无论良渚集团,还是夏夷集团,都在向外扩张,寻找更好的资源,两者之间就会发生冲突,比如下述两个遗址:


首先,位于江苏泰州兴化的蒋庄遗址,是一处大型良渚文化聚落,其中考古发现300座坟墓的大型墓葬群,所出土的尸骨基本皆有砍痕,伤痕累累,说明是他们参与过战争。更为重要的是,部分墓中随葬了遭到残忍对待的头骨,而检测表明头骨源自北方。

其次,位于江苏徐州新沂的临近山东省的花厅遗址,面积高达70万平方米,是一处良渚中晚期的大型聚落遗址。该遗址m60墓中,殉人高达五个,是群墓中最多的,但却不见墓主,因此墓主身份高贵,却可能死于与东夷的战争,没能找到尸体。


显然,良渚文明向外扩张,早就与东夷势力发生了冲突;良渚古国解体之后,防风氏作为主要继承者,应该延续了与东夷的冲突。作为夏夷联盟的盟主,大禹有责任打击良渚势力,于是才有大禹杀防风氏。

但在涂山之会时杀,应该与地利、人和有关。因为,相比河南或山东地区,蚌埠距离湖州、或距离防风氏的核心区、或距离防风氏扩张据点近一些,且涂山氏是淮夷中最大最强的一支,与大禹关系非常密切。因此,大禹在涂山召开大会,是在铁杆盟友势力范围内、集合夏夷兵力以打击防风氏,胜利之后“会稽”功劳。


余论

学者夏星南认为:“防风国的覆灭是良渚文化突然消失的最直接的原因”。

越国自称夏朝少康分封庶子无余的后代。史记记载:“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

将两者联系起来,极有可能是在夏朝持续打击之下,良渚残余势力被消灭或臣服,包括防风氏灭亡,于是才有夏朝分封无余于越。其中,大禹针对防风氏的军事行动,对其可能只是一次沉重打击,后来夏朝还有征伐,最终才真正灭掉了防风氏。

参考资料:史记、左传、国语等


jjybzxw 2024-05-20 10:05
"禹会诸侯"之谜随着考古发现逐渐有了新的解读。在安徽省蚌埠市禹会村附近发现的大型会盟遗址,考古学家在这里挖掘出了大量的陶器、铜器等文物,以及排列有序的奠基坑和祭祀遗迹,这些迹象表明这里曾是一个重要的政治活动场所,很有可能就是大禹会盟诸侯的地方。

这个发现不仅验证了《左传》中关于禹会诸侯的记载,而且也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去理解大禹杀防风氏的原因。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大禹作为新兴的统治者,需要通过一场大规模的会盟来确立自己的领导地位。而防风氏作为迟到的诸侯,其行为被解读为对大禹权威的挑战。因此,大禹杀防风氏不仅是出于个人的愤怒,更是出于维护新兴政权稳定的需要。

这一考古发现对于研究中国早期国家形态、政治制度以及礼制文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证明了早在4000多年前,中国就已经出现了规模庞大的政治联盟和集权现象。大禹通过杀防风氏和举行大规模的会盟,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统治权威,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大禹杀防风氏的详细解释:

1. **政治意义**:
   大禹杀防风氏并非因其个人行为,而是具有强烈的政治象征意义。在大禹时代,部族首领通过会盟来确立统治合法性与权威。防风氏迟到,可能被视为不尊重大禹,甚至是对大禹权力的挑战。大禹借此机会杀死防风氏,是为了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向其他诸侯显示不服从的后果。

2. **统治巩固**:
   在新政权建立之初,为了确保统治稳定,领导者往往需要采取一些极端手段来震慑潜在的反对者。大禹杀防风氏的行为,正是这种统治策略的体现。通过展示决心和力量,大禹得以强化自己的领导地位,并统一各部族的行动。

3. **地缘政治**:
   防风氏所率领的部族位于浙江湖州一带,距离大禹的势力中心相对较远。这意味着防风氏在地理上拥有一定的独立性,可能较少受到大禹的直接影响。大禹通过处死防风氏,既可以削弱地方势力,又能加强对偏远地区的控制。

4. **威慑效果**:
   大禹杀防风氏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给其他诸侯树立一个鲜明的例子。通过严厉的惩罚措施,大禹传达出这样的信息:所有诸侯必须服从中央政权的命令和调度,否则将会遭受同样的下场。

至于禹会诸侯的地点之谜:

1. **文献记载分歧**:
   史书中关于禹会诸侯的地点有不同的记载。《国语》中提到是在会稽之山,而《左传》则提到是在涂山。这些文献记载的差异使得禹会诸侯的真实地点成为历史悬案。

2. **考古发现**:
   考古学上的发现为这一历史谜题提供了新的线索。在安徽蚌埠的禹会村发现了大型盟会遗址,这与《左传》中的记载相吻合。这些遗址的存在支持了“禹会村”就是大禹会盟诸侯的实际地点的观点。

3. **地名考究**:
   关于“会稽”的含义,有学者认为是指“会计”,即汇总计算各部族的功绩。这种解释为涂山是真正的“会稽”所在提供了理论依据。

综合以上分析,大禹杀防风氏是为了巩固统治和威慑其他诸侯,而禹会诸侯的真实地点可能是在安徽蚌埠的涂山。不过,这些观点仍有待于进一步的历史研究和考古发掘来证实。

smen 2024-05-20 11:45
历史编纂的比较多


查看完整版本: [-- “禹会诸侯”之谜:考古发现改写认知,难怪大禹要杀防风氏[8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