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中国有一个神奇的称呼,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但老百姓却不敢随便叫[5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无奇不有 -> 中国有一个神奇的称呼,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但老百姓却不敢随便叫[5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jjybzxw 2024-05-14 10:57

“万岁”本意有永远存在之意,本为臣下对君主的祝贺之辞。今也用为祝颂词,表达极其赞赏的感情用语口号。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万岁”一词是最高统治者的代名词。所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万岁”这两个字具有非常特别的政治意义。

几千年来,臣服于专制制度下的臣民们,口中高呼的“万岁”或者“万岁爷”便是特指皇帝的。仿佛除了皇帝以外,没有人敢把自己和这两个字联系起来,就连明朝不把傀儡皇帝放在眼里的宦官魏忠贤,也只敢用“九千岁”来称呼自己。


其实,在“万岁”一词刚出现的时候,它并不是皇帝的专用名词,它的适用范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在战国以前流传下来的文献中,还没有关于“万岁”的记载。而到了西周中晚期的时候,一些铭文多次出现了类似于“万年无疆”和“眉寿无疆”这样的词语。

不过,这一时期,这些词仅仅是行文的一种款式,凡是铸造鼎炉的人,都可以把它们雕刻上去。同时,《诗经》中也开始用“寿考万年”、“君子万年”和“天子万年”来祝贺他人。到战国以后,“万岁”这两个字开始频频出现在一些文献和人民的嘴里,并成为当时的流行词。


根据历史考究发现,“万岁”在这一时期的用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字面意思,用来祝福别人能够长寿。

二、表示对他人的致敬与赞叹,约等同于俄语里的“乌拉”。

三、对人死了以后的讳称。

然而,随着皇权的逐步建立和加强,“万岁”这一个拥有许多不同意思的词语。开始逐渐被皇帝一人占用,变成他的代名词。那么,“万岁”这一词语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被赋予这么神圣而又庄严的意义,成为了皇帝的代称,仅限于皇帝一人使用的呢?

根据一些历史资料和文献的记载,最迟在北宋以前,“万岁”就已经属于皇帝的称呼了,并且,已经有了“臣民不能自称万岁”的约束,但是,在这一时期,它并不是完全属于皇帝的,因为,史书上还有除了皇帝之外使用“万岁”的人。


而且,在古代,也有很多人顶着造反的罪名取名叫“万岁”。

相信都知道“名以制义”这句话,人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取名者的意识和文化。其中,希望长命就是人们普遍的理想追求。因为,人类一切的活动都是建立在生命的存在和延续上的,而所有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这一思想不仅贯穿人类的整个政治生活,还渗透到人类的精神生活之中,所以,“万岁”便成为了人们取名字的一个字眼了。

根据考古研究发现,时至今日,最早使用“万岁”作为名字的人,是东汉时期和帝的弟弟“刘万岁”。他在永元五年的时候被册封为了广宗王,次年就去世了,没有留下一个子嗣。可见,这个刘万岁很短命,还没有成年就已经死了。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取名为万岁的有:南朝刘宋的刺史周万岁、萧齐中丞何万岁以及郡吏王万岁。

在这些名叫“万岁”的人中,不仅有皇室成员和皇帝的亲信,还有一些地方的官员。这样看来,在当时取名为“万岁”似乎是一件很平常的事,甚至,可能是一种社会新风尚。就算是在隋唐的时候,史书中也曾多次出现过名叫“万岁”的人,比如:隋朝时期,有着显赫战功的太平公史万岁和唐高祖在位时的刘武周部将张万岁。

然而,到了唐玄宗时期,在史书上基本没有出现名叫“万岁”的人了。在这之后的朝代更是难寻名为“万岁”者了。


根据一些资料的记载,我们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武则天登基的时候,曾用过“万岁”这一字眼,这不仅使得这两个字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政治意义,还向天下人宣告了这个词的“皇家化”。

二、唐玄宗时期的科举制度十分完善,这让儒家思想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再加上,中唐时期的复兴运动使得“皇权至上”的理念,更加映刻在了人们的心里。因此,所有不符合儒家的圣贤之道的行为举止都被视为不敬。

如此一来,已经和最高统治者相挂钩的“万岁”也就变成了皇帝的专用词了。到了北宋时期,“万岁”一词已经完全成为了皇帝的代名词。除了皇帝以外,其他人都不能使用这一词,否则,就要受到惩罚。

比如说,根据《寇准传》的记载,有一天寇准骑着马出行,行人都迎着他的马大呼万岁。结果,被人举报,降职为青州任职。又比如,在《宋史·卷二百九十·列传第四十九》中有写道:曹利用的二儿子曹汭有一次喝醉酒以后,竟让众人对他大呼万岁。最后被人检举,杖罚至死。

从此以后,“万岁”便仅限于皇帝一人使用,成为我国最具有政治色彩的一个词。


当然,“万岁”既与最高封建统治者划上等号,老百姓必须在顶礼膜拜时呼喊,否则,当然就是大不敬。但是,在包括唐律、明律、清律那样严密的封建法典中,并没有规定:臣民必须“山呼万岁”、以及不呼“万岁”、怀疑或反对“万岁”,否则以大不敬罪论处的条文。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皇帝即“万岁”,人们必须无限尊崇、呼喊,否则,就是大逆不道,这却成了一个天经地义的准则,也就是所谓的“不成文法”。

参考资料:

【《“万岁”一词的时代变迁》《寇准传》《宋史·卷二百九十·列传第四十九》】


jjybzxw 2024-05-14 11:00
"万岁"一词最早见于周朝的青铜器铭文,如"万年无疆"、"眉寿无疆"等,这些都是一种祝愿长寿的表达方式。到了战国时期,"万岁"开始广泛用于对君主的祝颂,同时也可用来表达对他人长寿或成功的祝愿。

在汉代,"万岁"一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汉书·礼乐志》中有记载:“诸儒献诗,皆愿天王三万岁。”这里的"万岁"是对皇帝长寿的直接祝愿。同时,汉代的民间也将"万岁"作为对皇帝的称呼,如《史记·滑稽列传》中提到优旃劝谏秦始皇不要多立宫殿,“二世乃使天下都市,令其民不得挟书,父子异宫,卒岁不得相望,万岁之后,无口可传。”

到了唐代,"万岁"一词已经成为皇帝的专有称呼,象征着皇帝的无上权威。在唐代文学作品中,"万岁"常用来指代皇帝,如杜甫的《秋兴八首》之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里的"万岁"即是指代皇帝。

宋代以后,"万岁"一词更加深入人心,成为皇帝的代名词,同时也在民间广泛流传。然而,尽管"万岁"一词在民间广泛使用,但其正式场合的使用仍然受到严格的限制,只有皇帝才能被称为"万岁",其他人使用则有可能被视为大不敬。

至于普通人在名字中使用"万岁"的情况,这主要是出于对长寿的美好愿望,因为在封建社会中,普通百姓是没有资格享受"万岁"这样尊贵的称谓的。只有皇帝这位天下的统治者,才有资格被称为"万岁",这也是封建等级制度和皇权至上的体现。


查看完整版本: [-- 中国有一个神奇的称呼,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但老百姓却不敢随便叫[5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