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全球最大变质岩油田!累计探明储量突破2亿立方米,网友:油价高  [10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无奇不有 -> 全球最大变质岩油田!累计探明储量突破2亿立方米,网友:油价高  [10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天人地 2024-04-26 11:37
2月25日,中国海油宣布了一项振奋人心的发现:我国渤海深层油气勘探再获重大突破,亿吨级油田——渤中26-6油田的新钻探井测试产能达到了新的高峰,新增油气探明储量超过4000万立方米,使该油田的累计探明储量突破2亿立方米,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变质岩油田。


这个位于渤海南部海域的渤中26-6油田,距离天津市约170公里,平均水深22.1米。自2023年发现以来,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一直致力于勘探工作,先后钻探了多口评价井。
其中,渤中26-2北2井的钻探成果尤为突出,其钻遇的油气层厚度高达118米,测试结果显示平均日产油量超过390立方米,日产气量更是超过了50000立方米,创下了该油田新钻探井测试产能的新高,进一步丰富了油田的储量。


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周家雄在介绍中表示,根据正常的采收率计算,渤中26-6油田预计可开采原油超过3000万立方米。
这些原油提炼成汽油后,将能够满足百万级人口城市居民的交通用油需求长达20年之久。同时,该油田还可开采天然气超过110亿立方米,足以满足百万级人口城市居民的家用燃气需求超过60年。
值得注意的是,渤中26-6油田的储层位于海底几千米深的潜山里,主要由变质岩构成。其所在地区是伸展—走滑复合断裂持续强烈活动的地带,这种特殊的地质环境一直被认为是深层油气勘探的难题。


传统理论认为,这样的区域由于断裂活动强烈,深层油气藏很难形成规模性的聚集。然而,中国海油的科研团队通过不懈地努力和创新,成功攻克了这一技术难题,实现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有效勘探和开发。
这次突破不仅展示了中国海油在深海油气勘探领域的雄厚实力,也为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勘探工作的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渤中26-6油田将为中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什么是变质岩油田?


变质岩油田,特指那些油藏主要蕴藏在变质岩地层中的油田。变质岩,这种经过高温高压作用塑造的岩石,以其独特的硬度和致密性在地质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其形成过程中,原油受到变质作用的影响,进而在变质岩中聚集形成油藏。


勘探与开发变质岩油田,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变质岩的高致密性使得油气难以通过其孔隙和裂缝自由流动,这无疑为油气的储集和迁移设下了重重障碍。
再者,油气与变质岩之间的紧密结合,进一步加大了开采的难度。而且,变质岩地层的复杂地质构造和多变的地层特性,也为勘探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为了攻克这些难题,我们需要借助一系列尖端的勘探开发技术。地震勘探技术便是其中关键的一环,它能帮助我们精确描绘地下地质构造,为油气的分布提供明确的指引。同时,水平井和压裂技术的运用,也能有效提升油气的开采效率。
当然,一个合理的油田开发方案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必须充分考虑到地质条件、油气性质等诸多因素,确保油气资源的高效开采。


综合分析,在渤中26-6油田的情况下,储层就埋藏在海底几千米深的潜山里,主要由变质岩组成。通常情况下,这种油田通常具有复杂的地质条件和高度的勘探难度。



深海开采石油,有哪些影响?


俗话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深海开采石油,对于很多人来说由于很少接触到,大家都会认为没有任何影响,实际上深海开采石油存在多方面的影响,只是大家并不知道而已。
第一、海洋环境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在深海开采石油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如油井泄漏和钻井泥浆泄漏。这些事故会导致大量石油和化学物质进入海洋,严重污染海洋环境,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衍,破坏海洋生态平衡。


第二、深海开采石油也会对海底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包括破坏海底地貌、扰乱底栖生物的栖息环境,影响海洋生物的迁徙和繁殖,导致生物种群数量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等生态问题。
第三,深海开采石油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也会对海洋生物产生影响,尤其是对声音敏感的生物,如鲸类、海豚等。长期暴露于高强度的噪声中,这些生物的听觉可能会受到损害,甚至导致行为异常、繁殖障碍等问题。
第四、对人类社会而言,深海开采石油可以提供更多的能源,促进经济发展,但也可能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如海上交通事故、油污染事故等,对人类社会造成威胁。因此,应该在深海开采石油的过程中加强监管和管理,减少对海洋环境和生物的影响,确保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深海开采石油对在各个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深海开采石油活动时,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同时也需要加强监管和管理,确保活动的安全和可持续性。



我国开采大量石油,为何油价居高不下?


我国探明大量油气储量,在我国西南、东北、西北纷纷探明大量油气储量,甚至在我国的渤海和南海也逐渐开发出大量的油气资源。不少网友纷纷质疑,既然储量如此丰富,为何我国油价居高不下?


第一,虽然我国的油田数量不少,但大多数油田的开采成本较高(由于我国的探明的油气埋藏较深,勘察和开采难度大),且石油资源储量较小,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多的资源和资金来提取石油,从而推高了成本。
第二,国际油价的波动也会对我国油价产生影响。当国际油价上涨时,我国的进口成本也会相应增加,这可能导致国内油价上涨。同时,我国的石油进口依赖度较大,这意味着我们无法完全自主掌控油价,而必须考虑到国际市场的情况。


第三,政府对石油行业的税收和管理也会对油价产生影响。政府对石油行业征收的税费较高,这也会增加石油的成本,从而推高油价。
第四,还需要考虑到市场供需关系、货币汇率等因素对油价的影响。当市场需求大于供应时,油价往往会上涨。同时,货币汇率的波动也可能导致油价的变化。


因此,我国油价的高低不下,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稳定油价,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来加以调控。



最后


我国成功勘探发现大油田,充分说明我国的石油勘探技术已经有了非常的大进步,表明未来我国在能源安全方面可以做到基本的自给自足。为中国石油工作者点赞!

jjybzxw 2024-04-26 13:05
的确,油价高低是很多网友关心的话题,因为油价的波动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运行。当全球油价上涨时,人们普遍担心出行成本增加,生产成本上升,进而影响到整个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而油价的高低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供需关系、地缘政治、经济政策、替代能源的发展等等。

就供需关系而言,油价受到全球石油供应和需求的动态平衡影响。如果供应减少或需求增加,油价可能上涨;反之,如果供应过剩或需求减少,油价可能下跌。就地缘政治而言,产油国的政治稳定性、战争或制裁等事件可能影响到石油的生产和出口,从而影响到油价。

在这个背景下,渤中26-6油田的发现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作为全球最大的变质岩油田,它不仅增加了全球石油供给的潜力,也可能对平衡供需关系、稳定油价起到积极作用。此外,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的能源安全,这一发现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然而,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单一油田的发现和开发并不能立即改变全球油价的大趋势。油价是由国际市场上的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而且石油是一种全球性商品,其价格受到全球市场供需关系的调节。因此,虽然油田的发现是一个积极的消息,但油价的走势还会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最后,关于油价高低的问题,我们应该保持理性看待。油价是由国际市场决定的,同时也会受到政府调控的影响。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替代能源的普及,未来石油在全球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可能会逐渐降低,从而对油价产生影响。因此,从长远来看,寻求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才是解决油价问题的根本之道。

变质岩油田是指油气藏主要储存在变质岩层中的油田。变质岩是在地球内部的高温和/或高压条件下,通过对原有岩石(如沉积岩、火成岩或其他变质岩)的化学重结晶、矿物交换和新矿物生长过程形成的岩石。常见的变质岩包括片麻岩、千枚岩、板岩、大理岩等。

在油气勘探领域,变质岩油田的发现和开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原因如下:

1. 储层特性:变质岩通常具有低孔隙度和低渗透性,这意味着油气在其中的储存和流动较为困难。因此,变质岩油田的储层往往需要具备特殊的构造特征,比如断层、褶皱或者裂缝系统,以利于油气的储集和渗流。

2. 圈闭形成:传统的油气藏形成理论认为,油气的聚集依赖于储层、盖层和圈闭三个要素。在变质岩油田中,由于变质作用可能导致原有储层和盖层的重新分布和改变,因此圈闭的形成机制可能与典型的沉积岩油田不同。

3. 油气运移:油气在地下的运移路径和动力机制是影响其最终聚集的关键因素。在变质岩中,油气的运移可能受到限制,且更难以预测。

4. 地质年代:变质岩油田的勘探和开发往往涉及到古老的地质年代,这要求地质学家和工程师们具备深厚的历史地层知识,以及相应的勘探和开采技术。

尽管变质岩油田的勘探和开发充满挑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在地震成像、随钻测井、定向钻井和提高采收率等方面的技术突破,越来越多的变质岩油田被发现并得到有效开发。例如,渤中26-6油田的发现就是利用了先进的勘探技术,在深层变质岩中成功识别和评估了油气资源。

综上所述,变质岩油田是对传统油气勘探理论的挑战,同时也为人类获取更多能源资源开辟了新的途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变质岩油田可能会成为重要的油气资源接替区。


查看完整版本: [-- 全球最大变质岩油田!累计探明储量突破2亿立方米,网友:油价高  [10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