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印度粮食产量不足中国一半,却选择大量出口,这对中国有何启示 [15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无奇不有 -> 印度粮食产量不足中国一半,却选择大量出口,这对中国有何启示 [15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厨爹 2024-04-11 14:26

粮食危机下的举动

如今粮食危机再一次出现在人们眼前,全球正陷入新的粮食困境,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全球粮食供应方面我们就能看出,供应受阻、价格飙升是主要的问题。

根据联合国相关数据显示,从2020年至2022年3月,全球谷物价格上涨幅度超过65%


另一方面,全球开始实行粮食出口限制,实行限制的国家新增35个,多国囤粮自保、限制粮食出口是主要对策。

然而印度却不同,印度此时宣称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将会开放自己的粮仓对世界进行救济。


作为全球最大粮食生产国之一,印度的大米小麦一直是主要出口粮,并且位居世界第二。

据2022年4月的统计,这两种主要农作物在印度的库存量约在7400万吨,其中有35%左右被用作战略储备和公共分配。

而在出口纪录方面,2021年全年的大米出口印度打破,同比增长46%,创下历史新高,位列世界第一。

但不少人都知道的一点在于,印度的粮食产量实际上不足中国一半,并且其质量也只能说一般。


印度每年虽然会产出许多小麦,但绝大多数都用于国内消费,全球小麦出口市场不足本国消费比重的1%。

尽管如此,印度还是有近一半的人在饿肚子。

根据2009年农业部统计的相关数据来看,小麦生产前五个国家中,中国和印度是主要生产国。

其中中国耕地面积在29.88万公顷,产量在196.68百万吨,生产力达到了6.5。

反观印度,印度的耕地比中国面积更多,但是总产量却比中国少,而生产力更是不足我国的一半


另外在印度农业和食品加工业的书面报告中指出,2011年印度每公顷稻谷产量为3590公斤,而中国的为6686公斤

即使与孟加拉国和缅甸相比,印度的产量也比较低。

我们在了解到这样一个基本的状况后便会出现一个疑问,印度既然在生产力方面达不到中国或者周边国家,为什么印度还要做出这样的举动?


印度农业的局限

先来说说印度的农业发展以及相关历程,印度农业从2009年便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赞誉。

无论是水果还是粮食出口,世界占比非常高,并且远超过中国、西班牙、美国等国家。

印度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在于农业合作社,自从1947年印度从英国政府独立以来,农业合作社便成为了印度粮食生产的主要机构。

其中糖业、乳业是主要的附属行业,并且在营销模式上,印度也主要采用合作社的方式。


而在后来的发展中,印度大量人口都从事农业工作,并且农业成为了印度的主要产业。

不过长期以来,农业增长缓慢一直是印度农业的主要问题。

在印度,有三分之二的人从事农业工作,并且印度农业在做法上显得很不经济,而且在环境方面也不具备可持续性。

一方面是基础设施落后,印度农村的道路十分落后,这会影响投入品的及时供应和农场的出口转移。

而且灌溉系统也过时老旧,不少地区经常会因缺水而歉收。

其他地区还存在区域性洪水、种子质量差和耕作效率低。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印度农业主要以有机农业为主,不使用农药和现代化肥是不少农民的选择。

另外在生产模式方面,部分地区仍然使用传统的牛耕方式,因此传统农场的人均生产力和收入非常低。

这种问题随之带来的便是农民的积极性不高,由于缺乏积极正面的反馈,同时还要遭受洪水的袭击,不少农民在农业生产上选择得过且过。


尽管印度在主食方面实现了自给自足,但是农场的生产力仍然低于巴西、美国等其他国家。

一个非常显著的例子便是,印度农场每年每公顷的小麦产量只有他们的三分之一,与中国相比更是寒碜,水稻年产量不足一半

中印之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也是中国最高,或许有人会说这是印度大多采用小农作业生产的方式才带来的结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也有不少小农户。


混乱的农业状态

相关的研究调查显示,印度农业的生产率低主要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是土地持有量的平均规模小,印度土地管理通常会受到地主影响,从而缩减人均土地面积。

中国小农虽然占据农业人口的97%,但是小农可以将土地租给大农,另外我国在相关的零售业和基础设施方面也比印度优秀。

因此对于中国来讲,维护基础建设提升运输转移的能力仍然不能放松。


灌溉设施不足也是印度农业生产的一个较大问题,事实表明,印度在过去只有一半的土地得到了有效灌溉,这导致大部分农民过于依赖降雨

尤其是季风季节,靠天吃饭是印度农业生产力不足的主要因素。

随着印度经济的多元化,农业在GDP的贡献从1951年到2011年期间出现稳步下降。

印度在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的情况下,饥饿人口仍然占据世界饥饿人口的四分之一。


仍然是气候问题,如今全球气候出现各种异常,并且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升温,科学家预计到2030年,世界气温将上升1~2.5摄氏度。

由此带来的问题可能会由高温缩短作物持续时间,光合作用发生变化。

气候变化还会导致土壤养分矿化,阻碍肥料利用效率,并加速土壤的蒸散。

而印度农业由于集约化种植,不少土地已经开始出现肥力降低。


另一个比较细微的地方在于,印度受教育人口并不多,特别是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们,在使用农业化肥的时候,不少农户经常会过量使用氮肥。

氮肥的不合理使用,以及土地缺乏氮肥是印度农业的较为突出的矛盾。

随着日益加剧的问题,如今印度要面对的不仅是国内的粮食危机,未来长远的计划更需要仔细决定。

考虑到这些挑战,印度政府和农业农民福利部正在开展新的积极措施。


粮食生产带来的思考

对于中国来讲,粮食危机是世界性的,我们不能忽略相关问题带来的影响。

从集约化种植来讲,我国也采取了这种种植模式,但是相比之下,我国集约化种植的程度并不高。

化肥方面也很少会有像印度这样不合理的使用,因此我们需要做到的是维持好当前的生产状态。

一个不起眼的改变在于,过去几十年里,中国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将不少地区进行绿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自然环境。


不过在饮食文化方面,国内存在不少粮食浪费的问题,每年餐桌上浪费的粮食数量十分惊人,截至2016年时,中国每年浪费的粮食在1700~1800万吨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全球粮食危机的影响下,这种问题应该得到有力的改变。

尽管光盘行动开展多年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是浪费问题仍然存在,或许这在未来仍然需要一定时间。


对于印度来讲,小麦的出口将会导致库存减少,这必然将提升国内谷物的价格。

对于那些原本就为物价上涨而挣扎的家庭来讲,无异于雪上加霜。或许未来的农业之路对于全人类来讲,这需要长期努力才能得到改变。


jjybzxw 2024-04-11 15:11

印度粮食产量不足中国一半,却选择大量出口,这对中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尽管印度的粮食产量较低,但其在水果和其他农作物的生产方面具有优势。中国可以借鉴印度在农业合作社、农业技术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经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作物结构,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加强国际合作:印度在粮食出口方面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与其他国家的良好合作关系。中国也可以加强与世界各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扩大农产品贸易,提高国际竞争力。

3. 发展农业保险:印度政府建立的农业保险制度为农民提供了风险保障。中国可以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体系,为农民提供更全面的风险保障,降低自然灾害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印度政府推出的农村信贷政策为农民提供了贷款支持。中国可以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便捷的信贷服务,帮助他们解决资金难题,提高生产效率。

5. 推进农业市场化改革:印度政府在农产品市场价格管制和销售渠道方面的改革,为中国提供了参考。中国可以继续推进农业市场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农民的收益。

总之,印度在粮食生产和出口方面的经验为中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中国可以从多个角度学习印度的成功经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除了上述提到的农业合作社和政策改革,印度政府还采取了其他措施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粮食储备。例如:

1. 农业科技推广:印度政府加大了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农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此外,印度政府还鼓励农民采用机械化作业,以降低劳动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2.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印度政府投资兴建了大量的灌溉设施,如水坝、渠道等,以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此外,印度政府还推广了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 农业保险制度:为应对自然灾害等风险,印度政府建立了农业保险制度,为农民提供风险保障。此举有助于减少农民因灾害造成的损失,提高农业生产稳定性。

4. 农村信贷支持:印度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农村信贷政策,为农民提供贷款支持,帮助他们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5. 农产品市场改革:印度政府逐步放开了农产品市场价格管制,允许农民自主定价,提高农民的收益。此外,印度政府还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拓宽农民的销售渠道。

通过这些措施,印度政府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粮食储备,以应对潜在的粮食危机。然而,印度农业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技术落后、基础设施薄弱、气候变化等。因此,印度需要继续加大农业改革力度,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粮食安全问题。


查看完整版本: [-- 印度粮食产量不足中国一半,却选择大量出口,这对中国有何启示 [15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