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名将袁崇焕被凌迟处死,贴身侍卫发一毒誓,18代后人已执行393年 [22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无奇不有 -> 名将袁崇焕被凌迟处死,贴身侍卫发一毒誓,18代后人已执行393年 [22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天人地 2024-03-18 16:10
袁崇焕不仅是一位抗清名将,也是大明最后一道防线和希望。
他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以1万兵力,打败了努尔哈赤的20万大军,还击退了后金继任大汗皇太极。


可以说,袁崇焕以一己之力,扭转了明金的整个战局,成为了大明朝当之无愧的“擎天柱石”。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国之柱石”,最后却被凌迟处死,但在其被3000余刀行刑后,他的侍卫却立下毒誓,让后人执行近400年。
那么,名将袁崇焕为何会遭遇如此极刑?他的贴身侍卫所立下的毒誓又是什么?


身份卑微却有一腔热血
公元1622年,曾辉煌一时的明王朝在后金八旗军的进攻下连丢40多座山海关外边城在被彻底斩断了辽东这条左臂后,大明统治势力残缺根基不稳。
可最为致命的是:明熹宗连派多名官员前去带兵管理,却又被以各种理由畏战推脱。
就在此时,还只是小官的袁崇焕站了出来,在查看完地形后,他道:“只要给足粮草、兵马和钱财,自己一人就可镇守边关!”


袁崇焕是广东人,35岁时考取功名入朝为县令
不过原本只是个文官的他,却总喜欢和人讨论兵法,尤其是对边关战事尤为上心,对打仗也有着自己的一套看法。
这也是为什么别人都在请辞逃避的时候,他却偏要上前线的原因。


要知道,那个时候明朝在对战后金时,基本都是屡战屡败的局面,大臣们想要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太难。
可剩余的两条路要么战死,要么就是输了被朝廷问罪处死,反正横竖都是死路一条,没人愿去也正常。
而袁崇焕此时夸下海口,朝廷自然没有意见,至于他要的一应物资也是尽量满足。


一战扬名却埋下祸根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亲率6万八旗军向宁远扑杀而来,不过袁崇焕所在的城池不仅孤立无援,城中也仅有万余守军。
不过众人不知的是,他的手里还有一样秘密武器,那就是“红衣大炮”。


据《明熹宗实录》记载:征明之路上从未有过败绩的努尔哈赤,却在此刻被红衣大炮打的人仰马翻血肉横飞
再加上袁崇焕临危不乱的指挥,明军两天后便将八旗军击退。
可以说,这一仗不仅让明朝低迷多年的士气得以提升,也让袁崇焕一战扬名。


1年后崇祯皇帝继位,不过,他刚上台就急于解决后金这个隐患,于是,他就找到了对阵且还胜过的袁崇焕。
皇帝这边是求贤若渴,袁崇焕这边是扬名在外
两人见面以后,后者便向皇帝允诺:“五年内平定辽东之乱!”听此豪情壮语,皇帝不但加封他成了兵部尚书,还按照其要求让户、工、吏、兵四部全力配合。


就连尚方宝剑、蟒袍玉带、蟒衣银币这些无上权力的象征,也不遗余力一股脑的都给了他。
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袁崇焕,并没有忘了自己的职责,他不仅训练了一支实力不俗的骑兵,还打造了一条固如金汤的军事防线。
但就在其春风得意之时,却出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平辽总兵官毛文龙


此人手里的军队有4万多人,驻地也是对敌方具有牵制作用。但奇怪的是,他向朝廷要的军饷却足够装配20万人,此举很快就引起了袁崇焕的不满。
但无论毛文龙这个人好与坏,也不管袁崇焕出于何种打算,结果就是:袁没有经过朝廷同意就擅自用尚方宝剑,砍了同样拥有尚方宝剑的毛文龙脑袋
虽然崇祯皇帝对他此番私自行事极为震惊,但鉴于前线局势紧张也没有追究,连后续人事任命也都听的袁崇焕建议。


连锁反应遭猜忌终酿大祸
公元1629年,蒙古和后金同时遭遇饥荒。袁崇焕接到了蒙古求助,为了不让其趁势倒向后金,也为了筹措军饷。
他再一次无视皇上“能给但要控制量”的旨意,无节制的把粮食卖给了蒙古人
可他却没想到,蒙古人手里的粮食很多又流转进了后金人的口袋,此举相当于间接帮皇太极度过了难关。


就在同年10月,得以喘息的皇太极率10万大军,在没有毛文龙这个后顾之忧后,绕过袁崇焕打造的防线,走蒙古破长城直插京都
虽然袁崇焕快马加鞭抢先到了北京城,但他却认为后金最主要的作战力量是骑兵,如果在野外与对方正面硬拼毫无胜算。
再加上之前宁远城大胜的经验,袁崇焕决定以京城坚固的城防来破敌。


于是,他就跟在八旗军的屁股后,也不阻击就是“陪着”对方在城外绕来绕去,就算对方沿路烧杀抢掠也是如此。
然而使敌突破防线、边军擅自入关、以京城为诱饵哪一条都是重罪,也更值得大臣和皇帝猜忌。


因此尽管他在京城保卫战中屡屡获胜并最终击退了敌军,但当局势稍微稳固后,弹劾问罪他的诏书,就像雪片般呈到了崇祯皇帝眼前。
到后来,他被皇帝下令扒掉官服关进了锦衣卫大牢
接着皇太极又抓住了明朝内部党派林立,以及皇上生性多疑的特点,用“离间计”故意散播谣言称:是袁崇焕故意放八旗军兵临北京城


同时还有人密奏,污蔑其与内阁大臣之间,进行过私下勾结和收受贿赂,对外与敌军勾结谋反,对内边防大将又同朝中重臣私下来往密切。
种种罪行让皇帝气愤不已,再加上他早已对其有疑心,于是便以谋反及大逆之罪,下旨处以了袁崇焕极刑。
要知道,此刻距离京城保卫战的胜利,也才刚刚过去了半年。


凌迟处死尸骨无存
1630年8月的一天,穿着囚服的袁崇焕被绑在柱子上将要接受行刑,不过,今天他要受的刑罚不是砍头腰斩或车裂,而是更可怕的凌迟处死
为了不让其受刑结束之前死掉,行刑者会先用一张已经浸泡好麻药的渔网,死死勒进他的肉里。
而且为了避免流血过多,行刑官还会在行刑过程中,在他的伤口处涂上止血药。


整个行刑过程持续了3天,行刑官共出刀3543次,直到最后实在无肉可割才算结束,又过了半日,皮骨已尽的袁崇焕气绝而亡。
然而这还不算完,他的头颅还要被高高挂在旗杆上,接着在长城的九个关防口传送警示,可谁能想到就在这个时候,他仅存于世的头颅却不翼而飞


不过,据《明史,袁崇焕传》记载:其膝下无子,家里也没有任何富裕的家产,而他的兄弟妻子也被流放到了3000里外!
那么,到底会是谁对袁将军的头颅动手呢?


为遵誓言坚守数百年
传闻是袁将军身边的一位佘姓侍卫,趁四下无人的时候将袁将军头颅悄悄偷出来,然后埋在了自家院里。
同时作为在北京的广东人,这个侍卫还立下了誓言:佘家世代为将军守墓不得回广,不为官但要读书辨理


可到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佘家等来了第17代守墓人,而应该“长门长子”守墓的规矩,此刻这个重任却落在了女眷佘幼芝肩上。
原来她的堂哥在那段时间遭遇了重大变故,儿子又在2003年回广东为袁将军守衣冠冢的路上,不幸遭遇车祸去世了。
不过,对于袁将军头颅到底去了哪里?却一直都是存在疑问的。


首级去向扑所迷离
据史书记载袁崇焕的尸骨早已荡然无存,最多只剩头颅留在人间
而且也没有史书记录过首级丢失事件,关键民间盗墓贼当年曾听闻墓里埋的是金头颅,可是当他们在50、60年代盗掘时却发现,墓里实际空无一物


为此中国著名历史学家且对袁崇焕,研究极其全面深入的阎崇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袁将军死后的相关资料已经没有了。
至于他的遗体最后怎么样?或者是去了哪里?
因为其本人没有儿子,所以只有民间传闻并没有相关的史料记载


与此同时,在2004年央视新闻频道《社会记录》栏目中,也曾有人向已经60多岁的佘幼芝提出:“墓里究竟还有什么值得你守护?”
而佘女士回道:

墓里是袁公的信仰和精神,他为了国家鞠躬尽瘁,为了民族大义牺牲了自己。而佘家祖先作为其身边谋士尽管没有血缘关系,但世代为他守墓就是我们的使命。即使经历过不同的历史更替,也遭遇了各种各样时局动荡。但先辈嘱托以及为后人精神传承的工作,则始终不变亘古如一。



结语
相信看到这里,已经没人再去刻意关注墓里到底有什么了,更多的则是被袁将军以及佘家人的精神所折服
毕竟能为国家奉献牺牲的人值得我们尊重,而仅因一句誓言就可以坚守传承400年的精神,同样也值得我们钦佩。

jjybzxw 2024-03-18 17:03
袁崇焕,明朝末年著名将领,因抗击后金(清朝前身)入侵而名垂青史。然而,他却因为“通敌卖国”的罪名被皇帝朱由检凌迟处死。在被处死之前,袁崇焕对自己的贴身侍卫发下了一毒誓,让侍卫们保护他的后代,以报答他们的忠诚。据称,这个誓言已经传承了18代,至今已有393年的历史。

袁崇焕的贴身侍卫们为了遵守誓言,在袁崇焕死后,纷纷投身于保护袁家后代的事业。他们成立了秘密组织,代代相传,一直延续至今。这个组织名为“袁家军”,其成员都是袁崇焕的忠诚侍卫和他们的后代。

“袁家军”不仅负责保护袁家后代的安全,还负责传承袁崇焕的精神和事迹。他们认为袁崇焕是被冤枉的,一直在寻找证据来证明袁崇焕的清白。此外,他们还负责守护袁崇焕的陵墓,以示对这位名将的敬仰和怀念。

如今,“袁家军”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组织,成员遍布全国各地。他们默默地守护着袁家后代,传承着袁崇焕的精神。虽然袁崇焕已经离世393年,但他的事迹和精神依然在人们心中熠熠生辉。

袁崇焕是明朝末年著名的抗清将领,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但从小就胸怀大志,渴望成为一名英勇善战的将军。在读书期间,他特别喜欢研究兵法和历史,对国家大事也十分关心。

袁崇焕在35岁时考取功名,成为了一名县令。然而,他并不满足于做一个文官,而是希望有机会上战场为国家效力。当时明朝正面临着后金的威胁,许多将领都因为害怕失败而退缩。然而,袁崇焕却主动请缨,要求前往前线镇守边关。在得到朝廷的支持后,他带领一万士兵前往宁远城,成功击退了努尔哈赤的进攻。这场胜利使袁崇焕声名大噪,也使他成为了明朝抗清的希望。

然而,袁崇焕在后来的战斗中却遭遇了一系列不幸。在与皇太极的战斗中,他被怀疑通敌卖国,最终被崇祯皇帝处以凌迟极刑。在他被处死前,他的侍卫们立下毒誓,要为他报仇。这个毒誓传给了侍卫的后代,让他们世世代代铭记袁崇焕的忠诚和英勇。

尽管袁崇焕的一生充满了争议,但他的英勇事迹和忠诚精神仍然传颂千古,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英雄不仅要有勇气和智慧,还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对国家的忠诚。


查看完整版本: [-- 名将袁崇焕被凌迟处死,贴身侍卫发一毒誓,18代后人已执行393年 [22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