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孔子后人陪毛主席游孔庙,突然“砰”一声,主席问:这里常打枪吗 [24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无奇不有 -> 孔子后人陪毛主席游孔庙,突然“砰”一声,主席问:这里常打枪吗 [24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天人地 2024-03-18 16:08
1952年金秋时节,孔子的家乡——山东省曲阜县,迎来了一批重要的客人。
毛主席在杨尚昆、罗瑞卿、许世友以及山东省主要领导的陪同下,乘专列来到曲阜参观“三孔”(孔府、孔庙、孔林),曲阜县委书记孔子玉亲自接待了一行人,并对古迹进行讲解。
可是就在大家兴致勃勃,热情高涨的时候,远处“砰”的一声巨响,让在场的所有人的神经都紧绷了起来。


毛主席和曲阜的缘分
其实,早在1920年,毛主席就已经到曲阜参观过了孔庙,这次其实算是故地重游。
辛亥革命之后,革命党人虽然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是封建思想、封建制度却依旧深深扎根在中华大地之上。
所以在当时,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发起了一场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也就是后来大家熟悉的“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强力抨击孔子等“往圣先贤”的旧思想,大力传播新思潮,动摇了数千年来封建思想对中国的统治地位。
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上也写到过:“……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因为当时时代的迫切需要,所以新文化运动对孔子进行了“一刀切”,社会上“打倒孔家店”的呼声此起彼伏。
青年毛主席自然也受到了新文化的影响,当时他在湖南成立了新民学会,目的就是弘扬新思想,他还四处募款,想要和同学们一起前往法国勤工俭学,开眼看世界。


然而,就在1920年,前往上海送第二批新民学会会员出国的途中,毛主席渐渐打消了自己去法国的念头,并决定将名额让给其他人。做出的这样的决定,与他第一次参观孔庙有很大的关系。


当时毛主席的资金根本无法支撑他从北京前往上海,他摸遍全身,最后也只能买了一张到达天津的车票,后来毛主席回忆:“完全不知道之后该怎么办。”
但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位在孔德学校任教的朋友,为毛主席借来了十元钱,这才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毛主席一路南下,其中途经曲阜,当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从小学习《论语》,奉行孔孟之礼,现在到达了“圣人”故里,不来看一眼岂不可惜?
毛主席也想趁此机会,仔细思考一下,到底要如何对待儒家思想?反对孔子究竟反对的是什么?用毛主席的话讲就是:“我正在寻找出路。”


在曲阜期间,毛主席到各处参观考察,不仅看了“三孔”,拜谒了孔子墓,还去了孔子和学生们濯足的沂河、颜回故居、孟子出生地凫村等等。
随着踏足的地方越来越多,毛主席突然意识到,对自己国家的情况还没了解清楚,出国难道就能找到适合中国的道路了吗?洋玩意能符合中国这片古老大地的胃口吗?


毛主席在后来,和老朋友美国记者斯诺聊天的时候说:“突然就不想去欧洲了,我觉得还是把时间放在中国上会更有益处。”
事实证明,毛主席的选择是对的,在之后的革命生涯中,毛主席总能剥丝抽茧,发现最本质的问题。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只有对中国社会现状有着深刻把握的毛主席才能提出来。


第二次参观
三十多年后,毛主席又回到了曲阜,他想看看有哪些变化,自己又能有什么样的收获。后来,曲阜县委书记孔子玉回忆起当年的场景,还不由得激动地想要落泪……
1952年10月28日,孔子玉望着越来越近的车队,两只手因为兴奋和激动,在不住得颤抖。


终于,直到毛主席伟岸的身影缓缓得到了面前,孔子玉才回过神,笑着喊了一声:“毛主席好!”
毛主席见状,也笑了起来,一边用宽厚的手掌和在场的各位握手,一边点头说“好、好”回应着。
“今天就由我陪同大家参观,并承担讲解员的任务,首长们往这边走吧……”孔子玉见毛主席和蔼可亲,也慢慢冷静下来,开始进入了工作状态。


在他的带领下,一行人悠闲地从毓粹门走进了孔庙,映入眼帘的就是“十三碑亭”上面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历代帝王在孔庙祭祀、修缮孔庙的记录。
经过大成门,再绕过孔子讲学所设的“杏坛”之后,就来到了孔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的面前。


大成殿始建于唐朝,如今的则为清朝雍正年间重建,与其它建筑不同的是,大成殿的四周竟然环绕着28根环龙石柱。
大家都知道,龙的图案只能用于皇室,如果私自使用那是要被杀头的,由此可见孔子在古人心中的地位。


相传乾隆来到大成殿祭孔时,为了不让皇帝看到后心中产生不满,奴才们特意在当天,用红布把所有的柱子都包裹了起来。
“改朝换代不仅没有让儒家消亡,反而孔老夫子的地位还变得越来越高,从最开始鲁哀公管他叫‘尼父,到元朝时被加封‘大成至圣文宣王’。”


在听完孔子玉对孔子各代所受称呼的讲解后,毛主席还风趣地插了一句:“孔老爷子真幸运啊,年年有进步,代代有加封。”
参观完孔庙后,众人又原路返回,前往了孔府,孔府是孔子后代们长期居住的府第,堂屋中还供奉着孔子的衣冠。
经过历朝历代的重视与扩建,孔府逐渐变成了九进庭院,共有463个房间,占地达到了240亩。


一旁的许世友将军,出身贫寒,性格刚直,原本在看到孔庙的好几进院子的时候,就已经觉得有点不舒服了,如今眼前的孔府也这么大,心中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他心想:都说孔子是圣人,家里却这么富丽堂皇,原来是个伪君子。然后忍不住小声吐槽:“孔子原来是个大地主。”


毛主席听到许世友的话后,笑着对孔子玉说:“你看咱们的将军,对封建大地主可是深恶痛绝啊。”
然后转过身又对许世友说:“凡事都要看两面哟,新文化运动的时候,我和你的认识差不多,但是到孔庙切身体会之后,我就改变了这个想法。


经过毛主席一番话的开导后,许世友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冲动了,在人家孔子后人的面前说孔子的坏话,确实没有礼貌。
于是他赶紧向孔子玉道了歉:“子玉同志,对不起,我是个粗人,有时候讲话不过脑袋,我不是对孔老夫子有意见,只是太厌恶曾经的封建社会了。”


孔子玉也笑着说:“首长言重了,毛主席不是讲过嘛,要学会批评与自我批评,孔子既然是圣人,就更得要受得了人民的批评了。”
众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逛了许久,孔子玉怕毛主席身体吃不消,就建议大家在孔府休息一会儿,喝杯水再前往孔林,毛主席欣然答应。


见时间差不多后,大家便乘车出发了,然而就在这途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当时车队直接开进了孔林,停在了孔子墓附近,毛主席和孔子玉刚下车,一起登上“洙水桥”的时候,只听到“砰”的一声。


所有人的神经瞬间紧绷了起来,孔子玉和警卫一下就挡在了毛主席的身前,但是毛主席却还是云淡风轻的说:“没事情,你们这里会打枪吗?”
“有时候会,主席,我们先下去。”孔子玉这时候哪还有心思认真回答毛主席的问题,扶着毛主席就要向桥下走去。


这时一位工作人员也跑了过来,气喘吁吁地说:“主席,没有情况,就是一辆吉普车的车胎爆了。”众人听到后,才长舒了一口气。
当天毛主席一直参观到天色变暗才离开,他依依不舍的还想到其它古迹瞧瞧,可惜行程安排早就规划好了。


孔子玉回忆:“我们和毛主席就在马路边说了再见,他说有机会的话,还会再来。”
他还在自己的日记中记录下了这次会面:两天的准备工作,终于会见和招待了‘客人’,这是我永远不会忘掉的日子。


尾声
虽然毛主席之后再也没有回到曲阜,但两次孔庙之行,还是让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1955年,对一份关于合作社的文件的批示中,毛主席这样写道:“孔夫子办了那么多年的学校,虽然培养了无数的人才,但是曲阜人民两千多年的穷苦生活却没有改变。”
“如今合作社建了起来,乡村的风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证明,社会主义和广大人民的智慧,远比死板的‘经书’要好得多。

jjybzxw 2024-03-18 17:12
在曲阜期间,毛主席到各处参观考察,不仅看了“三孔”,拜谒了孔子墓,还去了孔子和学生们濯足的沂河、颜回故居、孟子出生地凫村等等。

随着踏足的地方越来越多,毛主席突然意识到,儒家思想并非一无是处,其中蕴含着许多值得借鉴和继承的精华。他开始反思自己之前对孔子的全盘否定,认为应该批判地继承儒家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曲阜的这段时间里,毛主席的思想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他开始认识到,对待传统文化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这也为他后来提出“古为今用”的思想奠定了基础。

然而,在1952年的这次曲阜之行中,却发生了一个意外的小插曲。当时,远处突然传来一声巨响,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紧张起来。原来,这声巨响是当地农民在爆 破拆除城墙时产生的。这使得毛主席等人虚惊一场,但也让他们意识到,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还需要更加谨慎和尊重。

这次曲阜之行,让毛主席对儒家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他后来在治国理政中融入儒家智慧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查看完整版本: [-- 孔子后人陪毛主席游孔庙,突然“砰”一声,主席问:这里常打枪吗 [24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