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西藏发现一石碑,上面内容让人不敢相信,学者:原来他真的存在 [6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无奇不有 -> 西藏发现一石碑,上面内容让人不敢相信,学者:原来他真的存在 [6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527801728 2024-03-12 23:40



“两袖一挥,清风明月,仰天一笑,快意人生,步履一双,山河踏遍,心有明珠,山河明媚。” ——林清玄

引言

我们知道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可是有的国外的学者因为各种原因常常对我们的历史做出怀疑,仿佛只要多怀疑我们一点便能让我们的历史缩短一些,但真相又岂能这么容易被推翻,往往只要有质疑,就有孜孜不倦的对于真相的挖掘,就会有我们挖掘到事实,以此来为我们的历史正名。



有的时候,文物究竟能否留存真的只在一念之间。1990年,一支文物普查队正在西藏进行文物普查,而同时就在西藏的一个小地方正准备修一条小水渠,西藏地区本就地形复杂,如果要修什么东西,就免不了有的东西被毁灭,果不其然,有一块石头阻挡了水渠的修建,如果那块石头真的就被修建团队这么炸掉了,那么我们的历史又少了一份珍贵的文物,我们也少了一份证据来证明一个英雄人物的存在。

好在有一位县长注意到了不对劲,于是赶忙跑去通知正在普查文物的考察队,考察队的队员们一听,当地竟然有一块刻满了汉字的神石,便知道事情并不简单,于是赶忙前往。



乡长带领科考队来到了刻有汉字的岩石处,这块刻字的岩石并不是很宽大,经过测量长宽均不足一米,在长时间的暴露下,风吹它,雨打它,岩石表面已经有破碎,刻字也很是模糊,在经过考察队员们一个多小时的清理后,上面刻着的竖版汉字终于都浮现出来,“大唐天竺使出铭”这几个字一下显露出来,后来,经过考古人员的研究、推敲,最终将这块石碑命名为:大唐天竺使出铭。

这块石碑的发现,一时间让学者们纷纷震惊了,这一发现要比著名的唐蕃会盟碑还要早出160多年。同时,因为石碑的发现地是在吉隆地区,而在这块石碑上就刻着在公元658年王玄策出使天竺的事迹,吉隆古道的历史一时被往前推了很久,显然,在唐朝时,就已经出现了吉隆古道。因为王玄策是经此前往天竺国,于是也证明了吉隆是唐—吐蕃—泥婆罗—天竺主要的一条交通道路。而王玄策也成为唐代少数沿着古道进入南亚的中国人。原来一直存疑的王玄策的存在与故事也得到了证实:王玄策是真实存在过的,从大唐出使来到天竺并且战胜天竺国的一位英雄真的曾在历史中出现过。



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据了解,在石碑上大概刻着这样一段内容:当时国力强盛的唐朝派出使者,也就是王玄策出使天竺,因为感叹王玄策一路的艰辛,边境风光的美好,于是在这里刻下了这些铭文,立下石碑,以此记住他们的功德。

当然,很多人忍不住发问:王玄策是谁呢?他是唐朝官员、外交家,数次出使印度。曾横扫过印度(天竺)。关于王玄策的故事并没有完整地呈现在石碑上,当时王玄策奉命出使天竺,可是来到天竺后,他们的国家正遭遇老国王去世,一位名叫阿罗那顺的大臣正对王位图谋不轨,可是,直接篡权难免引起百姓的不满,这时大臣将目光放在了使者王玄策的身上,倘若与来自国力强盛的大唐的官员作战并且战胜的话,一定能赢得百姓的认可,于是他向王玄策发动了主动进攻,想借此巩固自己的民心、政权,要知道,当时的王玄策只是来出使,身边并没带多少兵力,在阿罗那顺的穷追猛攻之下,王玄策只能逃到了吐蕃。



当时吐蕃与大唐交好,王玄策便重新组织了队伍,堂堂大唐怎能被区区一个天竺国击败,于是王玄策率领众人重返天竺,将他们打得落花流水。

不过,这段历史并没有在正史中出现,许是唐王朝也并不想与天竺的关系闹得太僵,于是只是简单地对王玄策做了一些奖赏便了结此事。



大家都知道,唐朝是一个伟大的朝代,它的繁华、包容至今都常常为人称道,人们对于唐朝的想象从未停止,创作者们关于唐朝的作品似乎从来都未曾间断,2017年,陈凯歌的电影《妖猫传》上映,全国一时间又刮起了一阵唐朝热,电影里杨贵妃被赐死于马嵬坡下,被活活埋葬。可是,电影只是电影,它往往与我们的真实的历史相去甚远,直到今天我们都不知道杨贵妃究竟是怎么去世,究竟是被赐死在了马嵬坡下?还是死于乱军之中?抑或是死于佛堂?因为没有具体、可靠的文献记载与史实挖掘,这些问题就像我们在未发现大唐天竺使出铭之前一样无法解答,历史不是由我们胡编乱造而来的,通过一次次的考察研究,历史的真相才能慢慢浮于水面。



早前因为没有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王玄策的存在,于是王玄策在大多数人、甚至是专家学者看来都只是一个故事罢了,直到大唐天竺使出铭的出现,他曾经在繁华的大唐存在过这一点终于被证明,而且,一位英勇善战的大唐将士,也终于得到了正名。

人们可能会误读历史,但是历史一定会为历史正名,好的、坏的,都会在历史的发现中一一解答。

maozedong 2024-03-13 08:45
历史有时候是藏不住的

jjybzxw 2024-03-13 16:52
在西藏吉隆县发现了一块神秘的石碑,上面刻有汉字和梵文,内容令人震惊。石碑上记载了一位名叫王玄策的唐朝外交官的事迹,他在公元643年、658年和672年三次出使印度,建立了中印两国友好的关系。石碑上的文字详细地描述了王玄策的出使经历,以及他在途中所遭遇的种种困难和艰辛。

这块石碑的发现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关注。在此之前,王玄策的事迹仅见于史书记载,而这次发现的石碑则证实了他的真实存在。学者们表示,这块石碑的发现对于我们了解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石碑上的文字不仅证实了王玄策的事迹,还为我们了解古代中印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吉隆地区位于西藏西南部,是古代中印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这块石碑的发现,对于我们研究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史、唐朝外交史以及王玄策本人的事迹都具有重要意义。

王玄策,唐朝时期的一位杰出外交官和探险家,他的生平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但通过他三次出使印度的经历,我们可以了解到他的勇敢和智慧。

王玄策第一次出使印度是在公元643年,当时他作为副使跟随陈大顺出使印度。他们的目的是为了与印度的戒日王建立友好关系。在这次出使中,王玄策表现出了他的智慧和勇敢,成功地完成了外交使命。

公元658年,王玄策再次出使印度,这次他是作为正使,带领着一个由30人组成的使团。他们的目的是为了与印度的戒日王进行外交谈判,建立友好的关系。然而,他们的旅途并不顺利。在途中,他们遭遇了恶劣的天气、艰苦的地形以及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王玄策并没有放弃,他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带领着他的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成功地到达了印度。在印度,王玄策成功地完成了他的外交使命。他与印度的国王进行了谈判,建立了友好的关系,并带回了大量的珍贵礼物和文化资料。

王玄策第三次出使印度是在公元672年,这次他的目的是为了与印度的新国王建立友好关系。在这次出使中,王玄策再次表现出了他的智慧和勇敢,成功地完成了外交使命。

王玄策的事迹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勇敢和智慧,以及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都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他的故事也成为了激励后人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动力。

王玄策的发现地——吉隆地区,位于西藏西南部,是古代中印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这个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有着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王玄策的故事以及他在吉隆地区留下的石碑,都为我们了解古代中印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查看完整版本: [-- 西藏发现一石碑,上面内容让人不敢相信,学者:原来他真的存在 [6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