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林黛玉和薛宝钗穿衣的两次对决,后者和前者比,只能叫穷酸 [5P] --]

武当休闲山庄 -> 四大名著 -> 林黛玉和薛宝钗穿衣的两次对决,后者和前者比,只能叫穷酸 [5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huozm32831 2024-03-03 15:27

曹雪芹在整部《红楼梦》(前80回)中,描写林黛玉衣服装饰的文字仅有两处:

一处是第八回宝玉、黛玉、宝钗三人在梨香院比通灵吃晚餐的那一场,通过宝玉之眼,说黛玉“外面罩着大红羽缎对襟褂子”,宝玉看她的装束,就问是下雪了吗?
另一处就是四十九回芦雪庵赏白雪红梅一章,说黛玉“换上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头上罩了雪帽。”换好衣装的黛玉和宝玉一起踏雪前往稻香村。
在仅有的这两处对于黛玉的衣饰描写的同时,也对比描写了薛宝钗的穿戴。
第八回时,说宝钗穿着“蜜合色的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
第四十九回说宝钗“穿了一件莲青斗纹锦添花洋线番羓丝的鹤氅。”
如果我们不盘点一下两位女主角全部的衣饰描写,不容易发现这两处,曹雪芹均有对比的意味。

对比的目的也很简单,黛玉的衣装无论是材质还是配饰、款式,大红羽纱、羽缎、白狐狸皮、掐金挖云、红香、青金闪绿双环四合,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高贵典雅、极尽奢华。
薛宝钗与之对比,虽说衣料也是好东西,想必工艺也不差,但无论是价值上,还是规制上,就寒酸太多了,金银鼠也值钱,但和白狐狸里比,差了十万八千里,尤其是这白狐狸里可是做的鹤氅,那不得好几张才能够一件鹤氅?番羓丝是一种进口衣料,只是和配额皇家分配供给的羽纱羽缎相比,差的也不是一星半点。
而且,这一次芦雪庵诗社,姑娘小姐们个个不是羽纱羽缎,就是猩猩毡,惹得平儿感叹:十几件大红衣裳映着大雪,好不齐整!只有李纨因为寡妇的身份,穿的是青哆罗呢对襟褂子,薛宝钗衣裳的颜色却是莲青,这是一种深蓝带青的颜色,比寡妇李纨的衣服还淡素。实在不符合一个未出阁小姐的身份。
就在这次大观园赏雪活动中,贾母都兴致盎然地参加了,她连连夸赞薛宝琴身着金翠辉煌凫靥裘站在大雪中映着梅花的美丽,平儿仅仅参加了一会儿,尚要突出一下她精美绝伦的虾须镯,就连李纨这个寡妇,看到栊翠庵的红梅开的似火,也借故打发宝玉去为她摘一枝来插瓶装点屋子。

在这次奢华的时装大展上,也有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就是家贫的邢岫烟穿着一件破毡斗篷,但这不能怪邢姑娘,只能说邢夫人做事情不到位,平儿看到眼里记到心里,第二天就将凤姐的一件大红羽纱的斗篷送了邢姑娘,薛宝钗自然也是那个不和谐的音符,她素净的比寡妇李纨更甚,对于美的向往、对于生活的热爱,在薛宝钗这里,只有一片死寂。
贾府对于如何教养未出阁的姑娘,那是有一整套规矩的,比如奴才班子的配备上,除了奶母、大小丫鬟、粗使婆子等人,还有四位教养嬷嬷。小姐的衣装首饰也有固定的分例,什么时节、什么节日是什么样的打扮标准,都有定例,迎春的缧丝金凤就是专门为过节准备的,三春皆有,贾母对于黛玉的养育标准,一切皆和三春一样,实际上,因贾母亲自将黛玉、宝玉养在自己的大院内,二玉的标准才是差不多一样的,高于三春,小说原文就说,和黛玉比,三春暂且靠后。

小说开篇,贾府的经济已经走了下坡路,贾母亲口说过,如今不比当日辐辏时光,王夫人在接到王熙凤报告想要精简大观园里公子小姐的奴才时,潸然泪下,说你这几个姐妹已经够可怜的了,丫鬟原本已经够少了,还个个不像个人样子,简直就像是庙里的小鬼,说你林妹妹的母亲在家做小姐时,才叫做千尊玉贵、娇生惯养,那才是个千金小姐的体统。
贾敏生长在荣国府鼎盛时期,贾敏未出阁的景象,可是比三春和黛玉如今的教养水平还要高一大截。
千金小姐的体统。是贾府养育姑娘的底线,更是贾母对待家中闺阁姑娘的底线标准。小姐们的房屋要如何布置,要如何装饰,怎么做才能体现尊贵,在贾母这里的马虎不得的,尽管家中经济不比往日,但这个体统没有商量的余地。贾母在这个问题上给出了许多的示范:
潇湘馆的窗纱不够翠了,与这所院子的基调不太搭配,就要求立刻更换窗纱,审美上马虎不得。
秋爽斋院中的梧桐长势不错,贾母很喜欢,只是这梧桐还细些,离成才还需要时日,这样的事她都细细观察。
到薛宝钗的蘅芜苑,就不用说了,读者都很熟悉,雪洞一般的蘅芜苑内室,一色装饰皆无,把贾母气得,直口说年轻姑娘的房子这样素净,不吉利,要这样,我们这样的老婆子岂不是要去住马圈?

一切的描写不过是为主题服务,通过对薛宝钗和林黛玉两次衣装对比,曹公就是要告诉读者:何为高贵?何为粗陋?公侯世家书香世族和商贾间的细节区别。

zhdf 2024-03-12 15:01
黛玉和宝钗俩人的性格不同而已。


查看完整版本: [-- 林黛玉和薛宝钗穿衣的两次对决,后者和前者比,只能叫穷酸 [5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