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地 |
2024-02-24 13:25 |
在《红楼梦》中,王熙凤的锋芒毕露、独具魅力,往往会吸引人们的目光,她被视为荣国府的智者,言谈间似乎无往不胜。 贾母这位常年笑容满面的高座堂主却往往被人们低估。她身处贾府的中心,拥有着比王熙凤更深远的影响力。贾母,这位曾经名声显赫的夫人,才是贾府真正的支柱。 作为贾府中年龄最长的人,贾母亲历经贾家的兴盛与衰败,见证了后代子孙的兴衰沉浮。她的种种决策却在不经意间推动了贾府走向没落。她是被世人忽略的红楼关键人物。 史太君到底是何许人物?她又拥有何种能力,能够既让贾府繁荣又让其走向没落? 史太君,这位堂堂的贾家家族的长女,她的嫁妆不仅是金银珠宝,更是一股源自史家世代的尊荣和地位。以史氏之姓,她在荣国公府中,仍然保持着她母家的尊严与威望,这足以说明她身份地位的显赫。 要理解史太君的地位,不能只停留在夫家的光环之下。她不仅仅是荣国公府的夫人,更是史家族长的女儿,这个身份本身就是无可挑剔的高贵。史家自古以来就是望族,家族的声望和历史渊源不言而喻。 史太君所具有的家世背景,使得她在嫁入贾家之后,并没有因为改换了姓氏而失去她本身的荣耀。 在古代社会,诰命夫人是一种尊贵的称号,这个称号不仅是对她个人的尊重,更是对整个家族的认可和礼遇。因此,史太君能够被赐予这样的称号,实在是实力与地位的体现。 史太君的魅力和影响力,并不仅仅源自于她的夫家地位和封号。作为史家的长女,她自身就承载着家族的荣誉和责任。她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史家的声望和威严。因此,即使没有夫家的支持,光是她本身的家族身份,也足以让人敬畏和仰望。 作为红楼梦中排名第二的史家,他们家族的声望如阿旁宫的辉煌,足以将整个金陵城装进口袋。这足见史家的势力之庞大。而史太君与贾代善的政治联姻,更是堪称门当户对,对双方都有着无可估量的好处。 贾母,作为荣国府和宁国府中辈分最高的长者,不论谁见了她都得恭敬称之为“老祖宗”。 众人对王熙凤的管家才能赞叹不已,称她“脸酸心狠”、“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斗不过她”。在贾母面前,即便是心机深重的王熙凤也难以抵挡。王熙凤之所以能在贾家后院崭露头角,实质上全赖于贾母和王夫人的默许与支持。 史太君初来荣国府时,必然也是主宰着内宅家务。而那个时候,正值荣国府权势鼎盛的时刻,这足以显示出史太君当时的风光无限。
在史太君年轻的时候,她眼见着皇妃元春省亲所引发的繁华场面,贾府为此破费了大半金银,尽心尽力地接待。 而对于她来说,这样的场面早已司空见惯。她曾经目睹过皇帝出行的豪华阵势,那种气势恐怕连贾府中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比拟。在她年轻时所见过的壮丽场景中,贾府的任何一位成员都难以与之相提并论,这使得她在贾府中拥有无可动摇的威望和尊敬。 随着年岁渐长,贾母看透了世事的浮华。尽管贾府已不再像当年那样繁荣富丽,但她仍然享受着儿孙满堂的幸福晚年时光。她对贾宝玉等年轻一辈表现出极度的溺爱,但背后却隐藏着自己深思熟虑的考量。虽然外表看似糊涂,但她心中却了然于胸,对家族的发展和子孙的前途了如指掌。
贾母在《红楼梦》中被描绘成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太太,尽管身居高位,但她从不倚老卖老,反而常常与晚辈们开起玩笑。即便是对待无权无势的刘姥姥,贾母也不摆架子,反而称呼她为“老亲家”,显得亲切可人,令远道而来的刘姥姥感到温暖和亲切。 贾母并非只是一个慈祥的老太太,她在贾府中的地位远非表面所见。虽然她表面上退居二线,将内宅事务交给媳妇和孙媳妇去打理,但在关键时刻,说了算的还是她。贾母精明能干,洞察力极强,贾府里的大小事务无一能瞒过她的眼睛。即使贾府已经没落,但在其风光时期,也没有人能够蒙蔽她的眼睛。 因此,贾府中的人都深知,想要在贾母面前过关,必须慎之又慎。
贾母在管理内宅事务方面展现出了强硬而敏锐的手腕。即便有些事情被晚辈瞒着,她也能通过细微的线索猜测到大致情况,并且迅速做出反应。 例如,当贾赦和邢夫人商议要纳丫鬟鸳鸯为妾的事情时,他们完全没有告诉贾母。因为鸳鸯是贾母身边最得力的丫鬟之一,若是将她娶走,就意味着开始削弱贾母在家中的权威。 鸳鸯不仅拒绝从命,还当面表示宁死不从,这让贾母恍然大悟,意识到了自己儿子媳妇正在干着什么见不得光的事。 在那个时代,像贾赦这样身份显赫的男人要纳鸳鸯为妾,鸳鸯实在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除非她选择以死明志,否则谁会为她撑腰呢?即便是贾母,也得考虑到颜面问题,毕竟这个提议是出自自己儿子之口。 贾母的解决之道却十分巧妙,她将这件事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不再局限于贾赦要娶一个丫鬟的问题,而是贾赦和邢夫人夫妇不尊敬母亲。如此一来,谁还有胆子再次提及这件事呢?鸳鸯也因此得以继续留在贾母身边,保持了贾府内部的稳定和尊严。
贾母的话语并非空穴来风,她身边的大丫鬟鸳鸯地位特殊,即便是府里的主子见了也要给她几分薄面。贾赦要娶鸳鸯,不仅是出于好色,更是出于一手好算盘。 此外,有一件事更能显示出贾母的雷厉风行。当她听说园子里总有仆人在夜间聚众赌钱,并且还引起了争端,管家的几个小辈都知道此事,但因为赌钱为首的几个人在丫鬟婆子中有头有脸,管家不敢轻易发落。 贾母却毫不手软。她派人将带头的几个人全部处罚,每人挨了几十大板后被赶出府去,再也不得录用。剩下的从犯也都各自受到了处罚。 面对贾母的决断,几人纷纷求情。其中有个婆子是小姐的乳母,情况更加复杂。贾母清楚地解释了其中的利害关系,让在场的小姐媳妇们对事情有了更深的理解。一句“你们别管,我自有道理”展示了贾母的威严和决断,让在场的人不敢再多言。
贾母,虽表面温和慈祥,实则拥有着见过大风大浪的雷霆手腕。她为何成为了红楼的死结?这位精明的老太太为何眼睁睁地看着贾府的衰败而不做出改变呢? 贾母是贾代善的妻子,与他一同见证了贾府鼎盛时期。随着岁月流逝,她周围的同辈逐渐凋零,唯有她一人独留。她心中的孤寂与沉重,实非外人能窥见。 贾母曾尝试改变贾府的命运。早在元春年幼时,她便决定将她送入宫中成为女官,以此为贾家在后宫谋求倚靠。当元春后来被封为妃时,贾母自以为这是正确的决定。 事实却证明,她的选择对元春而言并非幸事。皇帝封其为妃,只不过是为了暂时拉拢或稳住贾家,而并非出于真心的情分。元春最终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贾府衰败的根源并非能够由一个后宫嫔妃所挽救。贾母的行动反而使得元春在宫中孤立无援,不能像其他姐妹一样尽情享乐,而是过着小心谨慎的苦日子。
贾母对于贾府的情况了如指掌,她清楚地知道如今府里的男人都不成器。这些男人只知道依仗着祖上的基业寻欢作乐,却没有意识到即使再根深蒂固的大树也是建立在皇权允许的程度上。皇帝要想扳倒他们,也是顷刻间的事情。 贾母理应比别人更敏感。她们都是小辈,只知道祖宗曾经厉害地打下了这片家业,却不明白这份家业需要好好守护。而贾母却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她怎么能只顾着和晚辈享受天伦之乐呢? 在古代社会,一个大家族的兴盛最重要的就是家里的男人须得争气。他们在朝堂上谋得的官位越高,家族就越鼎盛。贾母面对府里男人的胡作非为却没有加以制止,反而装糊涂,看不见这些问题,从而更加纵容了他们的行为。 贾母年岁已高,将管家的权力交给了媳妇和孙媳妇。在贾府前期,基本上是由王熙凤担任管家,贾母又怎么会不知道王熙凤放高利贷或是中饱私囊呢?实际上,她只是装作看不见而已。只要能维持贾府表面的风光,她就不会过多干涉府中事务。 当元妃省亲时,贾府为此操办花费了太多银钱,导致后期府里出现了亏空。连元春见到府里的省亲别墅都感叹泰国奢侈靡费。这种过度奢华自然不会逃过皇帝的眼睛。人人都知道贾家势力强大,但这也正是皇帝忌惮的。加上贾家内部站队有问题,皇帝早就盯上他们家,岂会容忍贾家如此炫耀。 小辈可能看不明白,但贾母已经活了七八十年,在贾府待的日子比其他人的岁数都大。她又是皇帝亲封的史太君,哪里会不懂朝堂争斗的厉害?只是她的晚年生活过得太愉快,或许忘记了树大招风的道理。 贾府的许多人都无法想象当年史太君统管内宅时的光景,这或许是贾母一生中最为风光且骄傲的回忆。 随着时间的推移,贾府不复当年辉煌,贾母也逐渐从台前退居到二线。作为曾经见证过贾家鼎盛时期的人,贾母眼睁睁地看着贾家一天天没落,却没有想过从根本上改变和挽救贾家的命运。相反,她似乎更愿意让底下的小辈胡作非为。 这种情况令人感叹,贾母虽然具备着一身谋断的智慧和手腕,却未能将这些优势发挥到极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