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地 |
2023-12-04 19:27 |
《西游记》是刻进每一代中国人DNA中的文化记忆。 《西游记》“虽述变幻恍惚之事,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是一部嘲谑人生、有趣好玩的奇书。 “名著总是如初见,而《西游记》更是迷倒世界无数读者的永恒经典。” 马瑞芳将《西游记》与现代生活相连,将《西游记》与好莱坞电影剧情同构,把《西游记》的写作看成中国神话“5G”网络的构建。 “《西游记》是本开卷有益、常读常新的书。它展开艺术想象的瑰丽翅膀,传造出童话般的迷人故事,以及童话式活灵活现的人物,热闹之极,好玩之甚。有书如此,何乐而不读?” 下文摘自《品读西游记》,小标题为编者所拟,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好莱坞某些重要构思 与《西游记》十分相似 研究者们喜欢说明代“四大奇书”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四类长篇小说: 《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 《水浒传》是英雄传奇。 《金瓶梅》是人情小说。 《西游记》是神魔小说。 我却说,好莱坞某些重要构思与《西游记》十分相似,有没有道理呢? 我们先简短归纳《西游记》中“西天取经”的构思模式: 一、西天取经人员由“犯错误”人员组成,通过取经实现自我救赎。 二、西天取经遇到来自三界的妖魔,经历千难万险。 三、西天取经的灵魂人物孙悟空充满英雄主义精神,最终成为“斗战胜佛”。 然后,我们再简单梳理一下现在非常受观众喜爱的好莱坞影视和“西天取经”构思模式的相似之处。 01. 007系列电影: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007系列电影风靡全球半个多世纪,喜爱欧美影视的人多半都能对有着“铁金刚”前缀的片名如数家珍,如《铁金刚勇破间谍网》《铁金刚勇破火箭岭》《铁金刚大战金枪客》《铁金刚勇破海底城》《铁金刚勇破爆炸党》,还有《黄金眼》《明日帝国》等。 前几部007系列电影的小说原作者是英国作家伊恩·弗莱明,后面几部其实是他去世后别人的续作。
在007系列电影中,我们会看到恶人手里令人眼花缭乱的高科技“武器”,就像西天取经路上妖魔手里千奇百怪的兵器,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英国白发特工Q先生未雨绸缪,肯定会帮007一一化解,就像西行遇险的孙悟空叫天天应、呼地地灵,背后永远站着手持净瓶的观世音菩萨。 看007系列电影,永远不用担心男主角死了、毁容了、残疾了、失败了,只管好好欣赏九曲回环的故事,正义永远会战胜邪恶,007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黑帮也好,苏联特工也好,科技狂人也好,他总能迎难而上、化险为夷,就像红孩儿的三昧真火及他母亲的芭蕉扇都弄不死美猴王,也像取经四众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007还是一位迷倒众生的帅哥,就像在西天取经路上迷倒众多妖魔鬼怪甚至女儿国国王的唐僧。不同的是,007总能抱得美人归,而唐僧则永远守身如玉。007简直像是唐僧加孙悟空版的“变形金刚”! 02. 《24小时》系列:打不死的小强 21世纪大红大紫的美国系列电视剧《24小时》一共九季,男主角杰克·鲍尔是美国洛杉矶反恐局特工,中国观众给他起名“打不死的小强”。
杰克·鲍尔为了保卫美国安全和国家利益,九死一生。妻子为他牺牲,女儿为他担惊受怕,朋友被他拖进各种各样的灾难中。 杰克·鲍尔的“对立面”主要是恐怖分子、美国内部从心术不正的总统到利欲熏心的军火商、居心叵测的阴谋家等,甚至包括杰克·鲍尔的亲爹、亲哥哥、前情人。 杰克·鲍尔的对手五花八门,但和他打交道最多的却是美国总统,有黑人总统、女总统等,都不是美国历史上的总统,就像西行路上,与取经四众打交道的宝象国、乌鸡国、西梁女国国王。 杰克·鲍尔经常面临的威胁是,恐怖分子掌握了核武器,正想毁灭美国,就像西天取经路上,从天上、海底、山洞出来的拦路妖魔,都想通过吃唐僧肉或与唐僧结合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孙悟空挥动如意金箍棒,消灭一个又一个强敌,百折不挠地保护唐僧西行取经。 杰克·鲍尔忍受着凡人难以忍受的磨难,闯过一道又一道难以想象的难关,像一只不死鸟,永远能置之死地而后生。伤痕累累的杰克·鲍尔总能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从废墟里站起来,重打锣鼓另开张,给全世界观众奉献下一季更加离奇、更加好看的《24小时》。 这种“打不死的小强”与“吃不了的唐僧,死不了的孙悟空”的构思模式是不是惊人地相似呢? 03. 《加里森敢死队》:灵魂救赎和战必胜 改革开放之初非常受观众欢迎的电视剧《加里森敢死队》,我四十年前看过,至今记忆犹新。
这部1967年美国广播公司制作的连续剧,讲述了美国陆军中尉加里森和他从监狱中选出的由流氓、小偷、强盗、杀人犯等人所组成的敢死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到欧洲执行任务的故事。 从每集的名字就能知道这部电视剧多么引人入胜:《兵不厌诈》《虎口余生》《冒死顶替》《绝路求生》《声东击西》《将计就计》《乱中取胜》《巧计离间》…… “加里森敢死队”中的成员各个性格鲜明、身怀绝技、骁勇善战,除了队长加里森之外,其他人都是抱着“完成任务赎罪”的信念加入队伍的。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特长,纵横于欧洲各国,深入敌后,营救战友,轰炸雷达站,偷取秘密情报,盗取德军物资,绑架德军元帅……德军真是防不胜防,晕头转向。 剧情紧张激烈,好看至极。如火如荼的战斗伴随着妙趣横生的对话,命悬一线的危急时刻也得幽他一默。据说全世界有十亿人收看这部电视剧,创造了不可思议的收视率。 而“加里森敢死队”的组成宗旨和奋斗过程,和《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何其相似乃尔! 唐僧和四个徒弟都是有罪之身,通过西天取经来赎罪: 唐僧的前身是如来第二个弟子金蝉子,因犯“不听说法”“轻慢吾之大教”罪,被贬了真灵,罚到人间赎罪。 孙悟空则是大闹天宫,被如来压到五行山下五百年。 猪八戒原是天蓬元帅,因醉酒戏嫦娥被贬人间,却错投猪胎。 沙僧原是天宫的卷帘大将,因打碎玉帝的琉璃盏,被贬到流 沙河。 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三太子,因纵火烧了玉帝赏赐的明珠,被贬到鹰愁涧。 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都接受了观世音菩萨的安排:通过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来赎罪。 他们各有各的绝招:孙悟空解决西行路上的大部分危难,但稀柿胡同却必须由猪八戒来开;当孙悟空都心灰意懒想散伙时,沙僧仍坚定不移;没有白龙马的马尿,孙悟空给朱紫国国王做的药丸就缺了效力。而永不言退的,则是最“懦弱”的唐僧。 “加里森敢死队”简直和他们如出一辙! 有独创性的作家是人们的“大恩人”,他们为文学版图开拓了新的省份,从不毛的荒原中呼唤出鸟语花香的春天。 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可以说是“灵魂救赎”加“战必胜”构思模式的先行者。两种构思模式反复纠结,形成层见叠出的有趣情节。 这样的写法,比19世纪繁荣起来的欧美小说——如托尔斯泰《复活》、雨果《悲惨世界》创造的灵魂救赎,海明威《老人与海》创造的硬汉故事——要早得多,所以,《西游记》的构思模式肯定会对后世文学及影视创作产生很大影响。 比如,好莱坞某些构思模式就与《西游记》十分相似。大学者钱锺书先生在四大名著中最喜欢《西游记》,是因为《西游记》天马行空的想象更符合他的审美习惯,还是因为《西游记》更具有现代小说的特点,符合老留学生的阅读习惯?可能都有一点儿吧。 《西游记》创造了 中国神话的”5G”网络 更妙的是,《西游记》作为一部伟大的小说,还创造了中国古代神话的“5G网络”。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吴承恩写《西游记》时虽然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我却想说,《西游记》创建了中国神话的“5G网络”。为什么这样说呢? 许多研究者常说,中国神话不像西方神话那样系统,古希腊神话的神灵集中在奥林匹斯山上,宙斯是主宰;中国神话博大精深、林林总总,儒、释、道三教都有各自的神话传说、神话形象,有时互相融合,有时互相矛盾。 中国神话的神灵有天宫系列、昆仑山系列,还有蓬莱,即海上仙山系列。道教有三清系列,佛教有西天诸佛,各自为政。道教求今世,佛教修来生,共同追求长生不老,永恒的欢乐,永恒的生命。 从先秦到六朝的《山海经》《淮南子》《搜神记》《博物志》《神仙传》《神异记》,甚至《楚辞》,都创造了不少神话传说和神话形象,宋代《太平广记》收录了很多神怪故事,而元代至明代的神话典籍《三教搜神大全》估计给吴承恩提供了最丰富、最全面的神话素材。 01. 玉帝、王母和三界:吴氏神话”网络“ 这些年我在全国各地讲古代小说,常被问到,为什么我要用西方人常用的词——上帝?那么,中国古代有“上帝”这个词吗?还真有,且早已有之。 《诗经·生民》有“上帝不宁”的诗句。中国古代,上帝也叫天帝,掌管世间一切万物。《战国策·楚策一》写到老虎要吃百兽,狐狸对它说:你不能吃我,“天帝使我长百兽”,你吃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天帝的命令即是最高指示,神界、鬼界、妖界和人间都得遵守。上帝或天帝住在天宫。 天帝,是中国神话中最有权威的男神。女娲和西王母是中国神话中最有权势的女神。
神话传说渐渐把她们从半人半兽的形象变成美女。女娲人首蛇身,既能造人,又能补天,到了《封神演义》,则成了令商纣王着迷的美女。《山海经》中,西王母长着豹子似的尾巴、老虎般的牙齿,是半人半兽的掌管瘟疫刑杀的可怕怪神,到了《穆天子传》,与周穆王会面时则变得非常文雅,可以与其吟诗唱和,后来《神异经》又给她安上一个丈夫——东王公。 《汉武故事》写西王母和汉武帝相会,汉武帝向西王母求不死之药,西王母说:“不死之药,有中华紫蜜、云山朱蜜、玉液金浆等,但你欲念尚存,不能给,给你几个好吃的桃子吧。”汉武帝吃完留下桃核,西王母问:“做什么?”汉武帝说:“自己种。”西王母说:“这桃子三千年一熟,你种不了。” 那么,天帝和西王母有没有关系呢?在中国传统神话里,他们可谓井水不犯河水。 佛教和道教是中国两大主要宗教。佛教是外来宗教,讲究三世佛,即过去燃灯佛、现在释迦牟尼佛、未来弥勒尊佛。 道教是中国传统宗教,其最高的神就是骑着青牛出函谷关的老子修炼而成的太上老君,全称“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和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都是道教至高无上的神,俗称“三清”。 而玉皇大帝,据道教典籍《玉皇经》记载,是光严妙乐国的王子修行而成的神。太上老君的下属共有四位大帝,即所谓“四御”,玉皇大帝就是其中之一,简称“玉帝”。 中国人相信皇权至上,凡涉及“帝”字,就不能处在别人之下,现在已经弄不清从何时开始,玉帝从“四御”中脱颖而出,甚至凌驾于太上老君之上了。 吴承恩创作《西游记》时,把中国古代神话归拢到一起,创建了一个吴氏神话“网络”。 他把玉帝设定为凌驾三界、至高无上的神,并通过如来的嘴,给玉帝创造了一个“简历”:玉帝曾苦历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也就是说,玉帝已有两亿多岁。吴承恩接着又“乱点鸳鸯谱”,把西王母称作“王母娘娘”,算成玉帝夫人,从此天宫有了帝王宝眷,而且是一夫一妻制。 02. 天宫、冥界和蟠桃:盛会中的人间倒影 玉帝所在的天宫,就像人间皇帝的朝廷,有文武百官,文官如太白金星,武官如托塔李天王,还有二十八宿、九曜星及各种各样的传说人物,如葛仙翁、张天师,他们都在天宫混了个官儿。天宫还有掌管各部门的神,如雷神、雨神、火神,以及十万天兵。 太上老君则被彻底边缘化,成了一个孤零零地领着几个道童在兜率宫给玉帝炼丹的老道士,他的道童、青牛还动不动就偷了他的宝贝溜到人间作乐,甚至闯祸。 太上老君的宫殿有点儿像“豆腐渣工程”,孙悟空踢倒八卦炉,几块带有余火的砖头砸毁宫殿地面,落到人间,成了火焰山。 如来虽然在佛界至高无上,可以领导所有的佛,指挥所有的菩萨、罗汉,但玉帝对他却可以招之即来,让他帮助降妖除魔。如来把孙悟空压到五行山下后,在玉帝的“安天大会”上坐首席,回去都要向弟子炫耀一番。 更妙的是,《西游记》中神、鬼不分家,如来的部下地藏王菩萨掌管幽冥界;其他部门,如小到一个池塘、一口井的水神,大到东洋大海的龙王,有事都向玉帝汇报。 西天取经的重要人物都曾先后在天宫任职,猪八戒职位最高,是统帅天河水军的天蓬元帅;沙僧和玉帝最亲近,是卷帘大将;孙悟空曾给玉帝养过马。这样的构思真是巧妙无比。 西王母的重要性和诗意化则同时进行,她掌管着玉帝的后花园,特别是蟠桃园。蟠桃园里长着三千年一熟、六千年一熟和九千年一熟的蟠桃。原来神话传说里的仙女,如曹植笔下玉帝的女儿七仙女,在西王母手下,变成了七衣仙女。 她们穿着不同颜色的彩衣,到蟠桃园摘桃,西王母也象征性地亲手摘了几个,送给玉帝准备蟠桃会。
玉帝用蟠桃和玉液琼浆、龙肝凤髓,招待各界神灵。蟠桃会的地点瑶池成为三界之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群仙聚集的地方,或者可以称为“三界CEO”定期共商大事的地方。各路神仙向玉帝进献奇珍异宝,像人间各封疆大吏向皇帝进贡一样。 因为佛祖降妖有功,寿星和赤脚大仙便把本来准备献给玉帝的紫芝瑶草、交梨与火枣献给如来。 《西游记》中的蟠桃会对《红楼梦》影响不小,《史太君两宴大观园》一回中,红楼儿女性格各异的亮相,像不像古代神话人物在蟠桃会上的逐一亮相? 大大咧咧的赤脚大仙和心思缜密的如来形成鲜明对比。参加蟠桃会的大部分身份很高的神灵先是由七衣仙女向孙悟空一一列举出来,然后,这些神灵,以及其他各路神灵,都会在唐僧西天取经遇到磨难时帮助孙悟空排忧解难,演绎出一个个谐趣横生的故事。 03. 神仙、妖精和大圣:文以载道共神游 茅盾先生曾说过:“中国神话不但一向没有集成专书,并且散见于古书的,亦复非常零碎,所以我们若想整理出一部中国神话来,是极难的。” 而吴承恩用《西游记》整理并创建了中国古代神话的“5G网络”,几个世纪以来,他领着亿万读者,在这个“网络”中神游。 不过,仅有正襟危坐、清心寡欲的神灵,这个世界将是多么无趣、多么单调,所以还得创造若干有私心杂念、专和正人君子作对的妖精,才完整,才合理,才有趣,才好看,才更有意思。 于是,吴承恩极目大自然,注目前辈作家创造的各种生灵,又创造出了各种千奇百怪的妖精。 这些有着神、物、人的共同特点,盼望吃唐僧肉的妖精,以及希望跟唐僧结合的女妖精,与孙悟空及各路神仙过招,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中国讲究“文以载道”,古代文学研究者喜欢说古代神话代表劳动人民抗拒自然灾难、掌握自己命运的幻想,甚至说,神话是历史的影子,是民族特性的反映。 有时候,古代神话能和“历史上突出的片段”相融合,表达中华民族积极进取、乐观向上、永不妥协的精神。 比如,《山海经》中的“刑天舞干戚”,刑天被对手砍掉脑袋,于是以双乳为眼睛,以肚脐为嘴巴,一手举着盾牌,一手举着斧头,怒吼着向敌人进攻,多么顽强、多么感人!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鲧禹治水,都属于这类神话。 那么,《西游记》中有没有这类表现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精神的神话形象,即所谓正面形象呢?当然有。
吴承恩把这些特质都集中到孙悟空身上了。 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是从哪儿来的?是从女娲那儿来的。《山海经·大荒西经》郭璞注:“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吴承恩又把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放到东洋大海,变成如意金箍棒,让孙悟空攥到手里。中华民族创世神女娲赋予神猴七十二变,中华民族大禹治水的神力握到神猴手里,真是妙手天成!
本文摘选自
《品读西游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