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01728 |
2023-11-21 12:24 |
2023年9月11日下午,结束了云冈石窟的游览,回大同市,游览大同九龙壁和善化寺。 大同九龙壁 九龙壁座落在大同古城和阳街南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壁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原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前的照壁,明崇祯末年代王府毁于兵火,唯九龙壁幸免于难,得以保存至今。整座龙壁长45.5米,高8米,厚2米。由壁座、壁身和壁顶三部分组成。壁身用 426 块特制的五彩琉璃构件拼砌而成。壁前有一长方形倒影池,飞龙倒映水中,水动龙游,妙趣横生。大同九龙壁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年代最早的一座琉璃龙壁。
大同九龙壁 在善化寺山门前有一座五龙壁,该五龙壁原为大同城南兴国寺山门前的照壁,明代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建。因壁体随时有倒塌的危险,1980年迁建至善化寺西跨院内,按原样装复。壁长19.9米,高7米,厚1.48米。壁面用五彩琉璃镶砌,下筑须弥座。须弥座的束腰雕有蛇、兔、牛、马等十多种动物,姿态各异。壁顶是仿木构房屋建筑形式,镶嵌着屋檐、斗拱、瓦垅、垂莲柱,以及鸱吻垂兽等。宽大的壁面上浮雕着五条四爪金龙,盘旋回绕,上下翻腾,色泽斑斓。这些雕龙,其形态之优美、雕刻之精细、意境之深远,与明代大同代王府门前的九龙壁可相媲美。2008年善化寺前五龙壁周边环境治理工程启动,龙壁迁建于山门前。
五龙壁 善化寺俗称南寺,位于大同市城区南街西侧。寺庙创建于唐代,玄宗时称开元寺。五代后晋初,改名为大普恩寺。辽末保大二年(1122年)其建筑大半毁于兵火。金天会六年(1128年)至金皇统三年(1143年)寺僧圆满大师主持重修,历时15年告竣。明正统十年(1445年)改称今名善化寺。寺院占地3万多平方米,建筑布局仍保留唐代风格。主要建筑坐北朝南,沿中轴线依次排列着天王殿(山门)、三圣殿和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左右为东西朵殿,前端两侧为阁楼式建筑普贤阁和文殊阁,三圣殿前两侧有东西配殿。寺内建筑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左右对称,雄伟壮观。殿内保存有塑像、壁画、碑刻等珍贵文物。特别是大雄宝殿内的塑像自然逼真,个性突出,雕饰精美;壁画色彩柔和,构图得当。寺内西侧为一座独具中国传统园林特色的花园。 善化寺以其历史悠久,保存辽金时期建筑多而闻名于中外。196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善化寺山门 善化寺山门,是寺院的正门,金代建筑。面阔五间(29.1米),进深二间(11.3米)。殿内塑有天王四尊 。
三圣殿 三圣殿,是善化寺中殿,殿内中央塑有“华严三圣”像。中为毗卢遮那佛,左为文殊菩萨,右为普贤菩萨。殿内还保存有金代的两通碑碣,其中金大定十六年的这一通为宋通问副使朱弁所撰,尤为珍贵。这通金碑不仅是珍贵的文物资料,而且也是难得的书法妙品。
三圣殿
“华严三圣”像
毗卢遮那佛
文殊菩萨
普贤菩萨
右协侍
左协侍
通金碑
通金碑
壁画
壁画
壁画
壁画
斗拱
梁架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为辽代遗构,面阔七间(41.80米),进深五间(26.18米)。单檐庑殿顶。殿内仅当心间有平棋藻井各一间。余皆为彻上露明造。殿内有金代塑像33尊,正面佛台上端坐“五智如来”,两侧塑有24天王像。墙壁上保存有清代康熙年间所绘壁画190多平方米。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彩塑
藻井
大雄宝殿彩塑
大雄宝殿彩塑
大雄宝殿彩塑 普贤阁位于大雄宝殿与三圣殿之间西侧,是一座重檐九脊顶楼阁建筑,平面方形,面阔、进深均为三间,总高18米,金贞元二年(1154年)重建,1953年曾落架重修。结构精巧,形制古朴。内有普贤菩萨骑象坐像,周壁绘制《普贤经变》壁画,根据普贤的故事而绘制的壁画。
普贤阁 善化寺中辽代的大雄宝殿、三圣殿和金代的天王殿、普贤阁,三座庑殿顶、四座辽金建筑保存于一寺之内,在中国为善化寺独有,体现盛唐雄浑之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