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地 |
2023-11-12 13:10 |
炎炎夏日,如果能够喝上一杯冰镇的水,或者吃上一块甘冽多汁的西瓜,无疑是一种莫大的享受。而在沙漠或者其他比较干旱的地区生活或者旅行,解决水的补给问题,则是头等大事。假如在沙漠中,我们看到满地的“西瓜”,在口渴之下肯定会本能地趋之若鹜,摘下几个来吃,然而,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甚至会引发生命危险,为什么会这样呢? 事出反常必有妖 沙漠中的温度极大,而且降雨稀少,沙子中也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所以绝大多数的绿色植物,在沙漠里是很难生长的,这也就造成了沙漠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而且物种非常单一,动物更是凤毛麟角。 在沙漠这种异常严酷的自然环境下,像西瓜这种水分含量很大的水果,根本不具备生存的条件。另外,如果在沙漠里能够看到成片的“西瓜”,如果能吃的话,那么早就应该被路过这里的人和其它动物所进食掉,不可能完好地“躺”在沙堆之上。 就像在沙漠中,偶尔会看到成片的“绿洲”和“水源”一样,多半是海市蜃楼所引发的视觉现象,而视觉的本体则远在十万八千里之外。如果轻信自己的视觉判断,觉得不远处有水源或者绿洲,按照自己的感觉行动的话,极有可能会一去不复返,被困在更加危险的境地。 那么,在沙漠中看到这样的“西瓜”,也于情于理都说不通,人们常说“事出反常必有妖”,应用在这个上也同样如此。如果受不了“西瓜”的诱惑,摘下来大快朵颐一番,搞不好小命就没了。 沙漠里的“西瓜”到底是什么? 沙漠里的“西瓜”,从外形上看,的确与我们常吃的西瓜,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是它们却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西瓜隶属于葫芦目葫芦科西瓜属西瓜种,而药西瓜隶属于葫芦目葫芦科西瓜属约西瓜种,二种既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但区别也非常大。 从外部瓜皮的纹路上看,西瓜呈现的是波浪状,而药西瓜呈碎花状,纹路的颜色也比普通西瓜浅。从大小来看,药西瓜也较普通西瓜小一些,一些直径在3-10厘米之间,和网纹瓜的大小差不多。从瓜瓤来看,药西瓜的瓤都是白色的,而且汁水很少,瓤中的瓜籽较大,而西瓜的瓜瓤一般都是红色或者黄色,瓜籽较小。 药西瓜一般生长在地中海和中美洲的干旱荒漠或者沙漠地区,在我国的西北沙漠地区也有零星的自然分布。药西瓜的恐怖之处在于它的毒性,不仅果实有毒,就连它的根、茎和叶中都有毒素,不仅误食会出现中毒现象,就连不小心沾上这种植物分泌的汁液,也有可能造成中毒反应。中毒后,轻者会发生头痛、腹泻反应,严重的甚至会引发重要器官衰竭而死亡。 由于药西瓜的瓜瓤并不甜,而且会带有苦涩的味道,所以极难入口和下咽,在沙漠中生存的一些动物,也不会以药西瓜为食,所以在沙漠中是有机会看到它们的存在的,而且是完好无损地“躺”在沙地上,这何尝不是它适应环境的一种进化策略呢! 虽然药西瓜有毒,但是并不代表它没有用。在很早的时候,生活在干旱地区的人们,就掌握了利用药西瓜进行驱虫以及治疗一些疾病的能力。比如,提取药西瓜的瓜瓤和根茎,晒干后研成粉末,可以很好地驱除蛇和蚊虫。还可以提取药西瓜中的生物碱成分(也是毒性的来源),通过一定的比例与其它药材混合,达到治疗由寒气所引起的疾病以及消肿、止痛等功效。目前,一些人通过人工养殖的方式,来大量种植药西瓜,最主要的还是看中了它的药用价值,从而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 如果误食了怎么办? 在我国,药西瓜在自然环境下,多生长在新疆、西藏部分干旱地区,有些人来到这些地方自驾游或者探险,偶尔会在野外看到药西瓜,如果好奇或者实在渴得不行,没有意识到它的危险性而误食的话,极容易引发中毒。这个时候,需要立即进行一些急救操作。 最有效的解毒方法就是喝进大量的牛奶,然后吃止痛药,就会起到很好地降低毒性和抑制毒素蔓延的效果,在经过这样的处理后,仍需要及时地送往就近的医院进行治疗。但是,以上均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一方面,戈壁荒漠周边人烟稀少,周边哪里有医院呢? 另一方面,人在沙漠地带旅游的时候,身边携带牛奶和止痛药的可能性也不大,即使有足够的水,也不能缓解毒性的蔓延,所以误食药西瓜后,又没有这些急救的条件,只能寄希望于自己吃的不多、身体抵抗能力出众、出现一些较轻的中毒症状吧。 所以,在荒郊野外,一旦遇到药西瓜或者其它“反常”的东西,一旦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要被假象所迷惑,不要逮到一个东西就吃,最好连碰都不要碰,否则出现中毒等意外状况,有可能连急救条件都没有,麻烦就大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