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美国病毒溯源出结果,8位生物学家离奇死亡,关联的证据逐步齐全 [12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无奇不有 -> 美国病毒溯源出结果,8位生物学家离奇死亡,关联的证据逐步齐全 [12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天人地 2023-08-04 11:54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各国来讲都是不小的考验,在最早发现疫情时,中国积极组织抗疫,全国动员,使得国内的疫情迅速得到控制。而几乎同样的情况发生在美国时,美国又做了什么?


第一时间甩锅,污名化病毒的源头来自中国。
然而随着近期美国多地采集的血液样本分析发现,美国在早于中国前就曾有新冠病毒在其本土传播的迹象。自疫情爆发以来,世界各国先后8名生物学家离奇死亡,这些事件背后又有哪些关联?
让我们以此为背景一步步揭开美国病毒溯源的神秘面纱。
为什么说新冠病毒的源头极有可能是在美国呢?
据当地报道,早在2019年的时候,美国就出现了类似新冠疫情症状的肺炎案例,患者表现为CT显示肺部有阴影并呈现毛玻璃样,严重者甚至出现呕吐、腹泻等典型症状。这次事件引起了多起死亡。


可尽管如此美国当时的情况也没有引起相关部门足够的重视,当局只是草草地将原因归结为电子烟吸食引起的肺部疾病,随后此事便被逐渐淡化掩盖,得以告一段落。

就在同年,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个老年人社区也曾爆发了不明肺炎,肺炎的症状与新冠表现高度相似,典型症状也基本吻合。这次老年人肺炎致使近百人感染,并且出现了死亡的案例。对待这一事件,美国应对的方法与处理电子烟事件类似,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可无论如何,纸里终究是包不住火的。
尽管美国一直刻意隐藏,也还是无法掩盖其国内疫情发展的势头,美国目前的累计确诊人数约有3000万人,累计死亡人数约为60万人,而美国的总人口数约为3亿多,也就是说至少有10%的美国人是感染了新冠的,而每500个人里就有1人因感染新冠而失去生命,而美国疫情的真实情况可能还远超于此。


加之近期不断有新的研究结果出来,使得美国疫情的种种疑云逐渐清晰。
就在前不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就表示,在该机构于去年年初采集的全美24000份血液样本中,经检测发现其中有9人血液中含有新冠病毒的抗体。这些样品中最早的案例来源于去年1月上旬,这也就说明,至少在去年1月份美国本土就有人已经感染了新冠病毒。
种种线索、证据都在把病毒的源头指向美国,而与此同时,另一个关联性极强的事件也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自疫情爆发以来,世界上先后有8位生物领域的科学家死亡,无独有偶的是这8位生物学家生前都在从事与病毒相关的生物实验方面的工作,虽然报道的这些科学家都有“恰当”的死因,但随着疫情的众多疑点渐渐浮出水面,此事似乎也并没有那么简单。


这8位生物学家来自不同的国家,其中引起国人关注最多的当属一名华裔,他被发现时已经在家中死亡,头部和身体有多处枪伤。如果说美国这个国家本身就常有类似凶案发生倒也不足为奇,但可疑的地方在于,这位生物学家从事的工作正是关于新冠病毒的相关实验,并处于即将取得关键性突破的阶段。
另一位是俄罗斯的顶尖疫苗专家,被发现时已经是凌晨了,他是从14楼坠下,浑身上下只穿着一件内衣,身上有多处刀伤。如果说只是一个普通的坠楼事件不必小题大做,那身上的刀伤又该如何解释?
种种疑问让人们不得其解,而此事件更是激怒了大批的俄罗斯民众。其他几位科学家的情况也都不尽相同,在看似合理的外衣下,真正的死因究竟为何耐人琢磨。
除此之外美国散落各地的生物实验室长期缺乏监管,也是其疫情源头的隐患之一,这些实验室通常是分散并且秘密进行的,很大一部分处于“自我监管“的状态。而即便这些实验室发生了安全违规操作,联邦的监管机构也会为其保密掩盖。


这些实验室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著名的德特里克堡实验室,德特里克堡实验室也是美国陆军生物实验室的总部。其研究的范围涉及诸多,包括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炭疽病毒、鼠疫、埃博拉等等。
当然其中也有一些是不为公众所了解的致命生物病原体。
就是这样的实验室却经常被爆出因管理、操作不当引起的泄漏事件,引起了当地民众的普遍担忧。也因此近年来当地不断发生有居民集体诉讼的事件,指控政府刻意隐藏德特里克堡实验室的工作,不当处理有毒的化学品及水源,对当地人的生活乃至生命安全都构成了威胁。
实验室里面神秘而恐怖,实验室的周边自然也不太平。


就在几个月前,就曾有一名获得诸多荣誉的美国老兵,在德特里克堡实验室附近军事基地开枪杀死了两名水兵,并随后不顾警卫阻拦,驾车闯入德特里克堡基地,最后被赶来的当地警方击毙。


关于这个事件的报道,美方只是简单地把其归为一起中年男子精神失常的事件,然而其中很多敏感特征的存在,似乎在提醒人们,这个事情恐怕远没有报道的那么简单。
首先就这名退役老兵的身份来说,他之前从事的是医学相关的工作,并且曾在德特里克堡实验室从事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其次他在枪杀了两名水兵之后本可以驾车逃跑,为什么他没有那么做,反而是驾车驶向德特里克堡基地,这又该作何解释?
这些已经发生的事情不仅让中国人感到疑惑,越来越多线索和证据的发现,也开始让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人表示怀疑,新冠疫情的源头就是来自美国。


一位曾在美国从事生物领域研究的印度人,就曾列举多个事例爆料来证实其对美国的怀疑。此外日本也曾有相关方面的报道,提出类似质疑。意大利和俄罗斯的一些生物领域专家也先后列出种种相关证据,结果都指向疫情的源头极可能就是美国。
在面对美国国内严峻的疫情态势,以及各种事件线索对其病毒源头的指证,美国一方面并没有积极抗击疫情维护其国民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没有体现出其大国担当,以严谨客观的态度去调查其国内疫情的来源。
相反却是在一直想方设法的推卸责任,抹黑他国。


早在去年中国疫情刚爆发不久,时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便在白宫的新闻发布会上,将新冠病毒说成是中国病毒。而随后更是变本加厉地在各种国际场合声称,新冠病毒是中国病毒。美国的媒体和社交平台更是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为这些不当言论提供了交流的平台,这背后的目的,不免是为了转移美国民众对本国疫情防控工作不力的关注。
不仅如此,美国在给新冠疫情打上中国标签之外,还强烈要求世界卫生组织展开调查,找到病毒的源头。可就当世卫组织宣布要要进行病毒溯源时,时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却宣布要退出世界卫生组织,美国这时候突然退群,显然是心虚的表现。


不管美国如何试图污名化中国,掩盖其国内抗疫不力的现状,都不能改变正在发生的事实,我国在极短的时间内控制住了国内疫情的传播,而反观美国,疫情不仅得不到控制,反而愈演愈烈,甚至成为了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国家。
抛开此次疫情本身的影响,美国政界对中国的快速崛起早已颇感焦虑,这也是美国试图用疫情污名化中国的原因之一。
近些年来,我国不仅在经济总量上不断缩小与美国的差距,在重要的科技领域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与此同时,中国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并没有屈服于美国之下,这使得美国逐渐开始转变对华策略。
2018年美国挑起的对华贸易摩擦,正是美国对华策略转变的表现。


要说美国这样污名化他国,来实现自身政治目的的做法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早在1918年初期,美国当时作为协约国参与一战,对其国内发生的疫情采取了新闻管控,并没有进行相关报道。
直到1918年夏天,西班牙公开疫情,美国才随之一同公开。
当时由于西班牙是最早真实报道疫情情况的国家,并且报道内容很完整,因此营造了疫情的源头是西班牙的假象,而善用各种手段嫁祸别国的欧美国家,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将这场流感疫情称为了“西班牙大流感”。
对比分析美国对西班牙流感的政治化和将新冠疫情说成是中国病毒的手段简直如出一辙。两次疫情的相同之处就都在于,美国发现疫情症状时并没有选择在第一时间公开,而是进行了掩盖草草了事,并且在他国公布了疫情的情况后转嫁于他国。


早在2015年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就在《世卫组织命名新型人类传染病最佳实践指南》中强调:不得用地理位置名称(包括城市、国家、地区和大洲)、人名、动物或食物的名称、含有文化、人类群体、行业或者职业意味的词语用于命名新型传染病。
这一规定明确地表明了国际对于公共卫生事件政治化的态度,然而美国却置世卫组织的规定于不顾,执意地抹黑中国,仍然要把疫情政治化,可谓用心颇深。
然而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大规模传染病的发生都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最早引起人们恐慌和重视的传染病是爆发于中世纪欧洲的黑死病,由于当时没有足够的科学支撑,人们以上帝对人类惩罚的说法来解释这一现象,由于缺乏科学的论证与应对,这场大瘟疫几乎夺走了当时欧洲三分之一人的生命。


随后爆发的美洲天花,感染者的死亡率高达近30%,导致许多地区的印第安人人口规模大幅度下降。
反观这些传染病的发生,都有西方国家第一时间把起源归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而忽略了解决本国实际问题的重要性。然而这样的举动,无论是出于民族自尊心作祟,还是另有其他政治原因,都有悖于学术研究的基本原则,有违于伦理和基本的道德。
在人类社会同传染病斗争的漫长历程中,尽管由于科学的不断进步,在预防和控制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然而仍旧无法改变人类生活与病菌微生物长期共存的客观事实。
生物医学在不断进步,同时也伴随着病菌在不断更迭更新,每一次新型传染病的流行,对人类都是一场新的考验,而应对这些未知,最重要的是全世界人民需要高度团结起来,用强大的意志和高度配合的精神共同去应对,以此来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义,也是对抗未来考验最有效的途径。


查看完整版本: [-- 美国病毒溯源出结果,8位生物学家离奇死亡,关联的证据逐步齐全 [12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