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被炸毁,俄乌双方各执一词,受苦的是下游平民 [8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无奇不有 -> 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被炸毁,俄乌双方各执一词,受苦的是下游平民 [8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厨爹 2023-07-02 17:34

1.大坝被炸,双方各执一词,互相谴责
据最新消息,乌克兰南部作战司令部6日说,位于赫尔松州的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当天凌晨被俄军炸毁,乌克兰方面强调,此次事件可能对方扎波罗热核电站安全构成额外威胁。




但另一方面,据塔斯社当天援引赫尔松州新卡霍夫卡行政当局负责人的话报道,是乌方对大坝进行了袭击。同时,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袭击时间是在凌晨2点左右,但俄罗斯的防御系统拦截失败,大坝被炸毁,库区水流下泄,导致下游水位急剧上升2.5m左右。

2.目前双方都不承认是自己炸毁了大坝,双方又陷入了骂战。




其实,卡霍夫卡水电站在俄乌冲突中,并非首次受到冲击,卡霍夫卡水电站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总装机容量35.1万千瓦,年发电量14.2亿千瓦·时,大坝为重力坝,最大坝高30米,土坝总长3192米,而钢筋混凝土溢流坝长447米,最大坝高37米。卡霍夫卡水电站是第聂伯河上六个梯级电站的最后一级,而第聂伯河是欧洲东部的第二大河,欧洲第四大河,源出俄罗斯瓦尔代丘陵南麓,向南流经白俄罗斯、乌克兰,注入黑海,当时为了建造和维护水电站,建设了新卡霍夫卡市,因而得名卡霍夫卡水电站,水电站作为电能的重要来源,有着独特的战略作用。




但随着俄乌冲突的加剧,这座大坝也经历了几次重创,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和据塔斯社援引卡霍夫卡水电站管理人员消息报道,乌方曾经在去年8月多次袭击该电站,而在2022年11月,援引官方消息,该电站因损害暂停发电功能,可见多次袭击后,一方面因为大坝土质结构抗袭击能力差,另一方面大坝缺乏足够的维护加固,卡霍夫卡水电站已经处于溃坝的边缘,此次袭击只是加快了溃坝的速度。




而让我们更为担心的是,我们熟知的扎波罗热核电站位于乌克兰第聂伯河卡霍夫卡水库河畔,大坝溃坝将对核电大战安全造成更大的威胁。
3.大坝被炸,赫尔松州面临哪些危机?
从现在的形势看,自从俄罗斯从右岸东撤后,俄乌双方分别控制着第聂伯河的左岸和右岸,俄罗斯在右岸建立起防线,而乌克兰则随时准备,渡过第聂伯河以恢复对赫尔松的控制权,而现在的卡霍夫卡大坝的控制权在俄罗斯,那么大坝被炸会带啦哪些危机呢?从俄乌双方的反应来看,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炸坝的行为,可以看出,大坝被炸对双方来说都是弊大于利的,都想博得舆论的同情,他们又有哪些小心思呢?




首先对于乌克兰来说,在其控制区域内,大坝下游是俄罗斯防御的薄弱区域,如果想通过下游渡河,那么当大坝被炸后,下游将大面积被淹没,是不利于渡河的,这样起码会延迟乌克兰军队渡河的步伐,淹没区也将是俄罗斯的一个天然屏障,从这一方面来看,将有利于俄罗斯有充足的时间建立左岸防线。但这只是从防御的角度看问题,如果从实战的角度来看,当半渡而击之似乎是俄罗斯更好的选择,这也给了乌克兰炸毁该大坝的理由,预防在渡河时被俄罗斯水淹大军,不排除乌克兰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自己先炸了大坝的这种可能。




其实,不管大坝是被谁炸的,都是有利有害的,对俄罗斯的利就是对乌克兰的害,对乌克兰的利基本也是对俄罗斯的害,但战争没有胜负,只有带来无尽的伤害,受伤的是平民。
首先大坝被炸,下游将是汪洋大海,平民将是流离失所,而且短期得不到恢复,即使乌克兰夺得了该地区的控制权,也将是一片狼藉。第二点则是直接切断了地势现对较低的克里米亚的淡水供应。第三点则是间接威胁到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安全,自从水电站暂停发电后,核电站将是重要的能源来源,如果得不到足够的冷却水,能源供应将是重大威胁。




4.当前重点工作,不是互相指责,而是采取补救措施。

所幸的是,大坝还未全部毁坏,据俄方弗拉基米尔•列昂季耶夫表示,现在大坝主要是上半部分,还有闸板闸门受损严重。在乌军连续几次打击下,完全被炸毁。但是大坝主体部分还存在。若果说这场大坝轰炸是军事战略行为,那么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发动袭击的一方目的已经达成,暂缓了双方的进攻步伐。当前的重点工作应该是采取补救措施,恢复大坝的作用,就大坝而言,要恢复其调节和供水功能并不容易,但保证平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才是当务之急。大坝的修复或许要等到10月份左右的冰冻期,冲突给平民带来的伤害不会短时间过去。


清水河畔 2023-07-10 10:03
到目前可能也没有解决


查看完整版本: [-- 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被炸毁,俄乌双方各执一词,受苦的是下游平民 [8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