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1917年甘博中国行之十一:重庆铜梁县的老照片  [35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无奇不有 -> 1917年甘博中国行之十一:重庆铜梁县的老照片  [35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天人地 2023-07-01 13:47


1890年,西德尼·戴维·甘博(Sidney D. Gamble)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其祖父为宝洁公司创始人,1908年,18岁的甘博随父母第一次来华,1917年至1932年间,他多次来到中国,拍摄了五千多张民国时期的高清照片并带回美国,1968年甘博去世,15年后,他的女儿在家中阁楼无意发现全部的底片,后被杜克大学图书馆收藏并进行数字化展示。
1917年甘博第二次来中国时,与罗伯特·菲奇(Robert Fitch)和J.H.亚瑟(Hillcoat. Arthur)结伴沿长江溯流而上,深入四川省考察,他们于1917年6月11日离开上海,10月9日返回,历时4个月,行程4千英里,他拍摄的照片极为高清,记录了珍贵的民国时期各地风光人文。图游华夏网头条号在完成张柏林、柏石曼、克拉普中国行系列老照片专辑后,对甘博中国行的照片,仍按时间和地域进行解读。
一、本期行程


1917年6月11日,甘博一行从上海乘船沿长江前往四川,水路耗时5天,本篇是他们从重庆前往遂州途中,经过铜梁县境内所拍,上图为民国六年(1917年)出版的四川省地图局部。
二、重庆到铜梁


1、在途中,甘博看见路旁有一座石制小神龛,里面供奉着一位官员着装的神像,香炉中还点有几根香。


2、甘博拍摄的这座路边石刻 ,见证了中国传统的辟邪文化“石敢当”,这是源自中国泰安的一种习俗,在道路要冲,竖立兽首的石雕用于辟邪,从正面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泰山石敢当”的字样。


3、在前往铜梁县的途中,甘博一行经过了一处山间河流,河中间是一座坚固的石板桥,并不宽的石柱搭嵌在桥墩中间,在激流冲刷下,很是坚固,甘博等大部队过去,他拍摄了一张他们行进的照片,对岸的山脚下,走在最前面的轿夫,后面紧跟着挑夫。


4、甘博拍摄的另一处山涧小溪的照片,水中遍布巨石,两侧山坡植被茂盛,不过树木多生长在山肩之上。


5、很可能和前图在同一位置,甘博往溪流的上方拍摄,汛期的水流较大,已经形成了奔涌的瀑群,右侧的山路上,挑夫们正在上坡,远处有两位身穿白衣的男子站在岩石上,应该是甘博的同伴。


6、甘博在沿途看到一处小水池,旁边堆放着植物根茎缠绕在一起,经过向同行的中国人了解,得知这是造纸的池子。


7、甘博站在远处,脚下就是水稻田,一行人或挑着担子,或抬着轿子,正穿过一个小山包。


8、甘博在行进的途中,经过了一座石拱桥,他看见桥的中央有雕成龙形的石刻,便让同伴Hillcoat. Arthur牧师坐在轿子上过桥时拍摄了这张照片,轿子为四人抬,轿身可能是竹制,较为轻巧。


9、大家走到路旁休息,几位苦力挑着竹筐,戴着斗笠,其身后的石塔,写有:“字库”二字,下方还有对联,左联有:“惜字能增”,右联第一字为:“敬”字,这是中国人相传字为神灵所造,写有字的纸片不能随意丢弃,必须要在字塔内焚烧,以示尊崇。


10、Hillcoat. Arthur牧师坐在轿子上,被八位轿夫抬过了河。


11、罗伯特·菲奇坐在轿子里过河,这次是六位轿夫抬着他。
三、铜梁县


12、经过了长途跋涉,甘博一行终于来到了铜梁县的城楼下,一条石板路通往城门,这里是抗美援朝牺牲的邱少云烈士故乡,


13、沿途的一处寺庙,墙壁上绘制着壁画,神龛里供奉着小型的佛像。


14、在铜梁城内,甘博看到临街的一间铺子里,两位男子正在推着磨子,他们正在磨米,不同于其他传统的石磨裸露,磨子好像是被竹筐套住,其后方有一架木制鼓风机。


15、在铜梁期间,正逢城隍庙会,人们举着旗帜和招牌穿行在大街上,最前方的纸灯上,写着:“城隍盛会”四字,由一个小男孩高高举起,他正斜着眼,好奇看着甘博。


16、铜梁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著名的铜梁龙灯从明朝时开始兴盛,除了在新年期间舞龙,在特定的纪念节日,也会进行龙灯游街,甘博拍摄的这张,留下了百年前珍贵的瞬间,走在前面的是胖娃娃,后方跟着舞狮子,一条威严的龙灯紧跟而来,观看的百姓挤得大街上水泄不通。


17、龙灯走过,后方则是一群孩子,举着各种兵器,鱼贯而来。


18、在铜梁县休息的客栈内,大家即将继续出发,聚拢在一起聊着天,可以看到挑夫们所挑的货物堆满了庭院。


19、在铜梁县,甘博拍摄时,作为一个外国人,自然也引起了当地百姓的关注,大家纷纷围了过来,看着远方而来的客人,中间的老人,戴着包帕,满面皱纹,白须飘飘。
四、铜梁前往安居


20、离开了铜梁县城,甘博一行继续前行,在抵达安居(今铜梁县安居镇,老地图中标注为安居汎)的途中经过了一处河流,甘博在桥上拍摄了涨水时的照片,河畔的房屋,是四川民居的风格,有着简约的美感。


21、在安居镇的一处客栈内,有不少人聚拢在一起。


22、在安居镇的一处戏台广场,甘博刚好看到一个木偶戏班正在演出,看到一群外国人来拍照,看戏的孩子们纷纷转过头来,好奇地看着甘博。


23、甘博拍摄的这处庙宇,规模宏大,上方的匾额写着:“总神庙”三个大字,右侧的对联依稀有:“日星岳之英灵仙佛”的字样,庙门前聚集着不少当地百姓。


24、在 安居镇,大家都在围观甘博,一位男子托着坐在竹椅里的小男孩,那孩子看见这外国人拿着相机对准着他,感到非常害怕,立即就哭了起来,被甘博留下了这张瞬间。


25、甘博在安居镇的一处庙宇内,他站在高处拍摄了精美的屋檐,一位仙人模样站立在高处,左右有两人相伴,下方的匾额写着:“圣旨”二字。


26、甘博站在前图的寺庙楼上,换了一个方向,拍摄了面前的这座亭阁,阁内有一座钟,应该是钟楼,阁名为桂香阁。
五、安居前往遂州


27、此图甘博注释为铜梁县,较窄的街巷石板路上,一人牵着背负重物的牛前行。


28、在前往遂州(今遂宁)的途中,甘博看到路旁的一处窑场,正在冒着白烟,当时正在烧着瓦片。


29、甘博仍将此图注释为铜梁县,这是在一处建筑前,正在把一匹马绑起来,即将为它钉马掌。


30、在途中的一处大树下,一位年轻的母亲袒露着胸脯,正在给她的孩子喂乳,她看到甘博在给她拍照,露出些愤懑的表情。


31、在一处道旁的屋前,一位大妈正在纺线,甘博拍下的这张照片,留下了百年前中国人男耕女织的真实一幕。


32、在一处上坡的石阶路旁,一座较新的石狮子上面,坐着一位少年,他打着赤膊,威风凛凛地看着往来的行人。


33、一位戴着眼镜的老先生,坐在门前的竹椅上,上身没有穿衣服,胡须全白,手里握着长长的烟杆,仿佛在沉思,旁边很多人在看着甘博给他拍照。


34、甘博将此图注释为铜梁县某市场内的人群,根据其图片顺序,极大可能是在安居镇,很似一处庙宇内的戏台,空地上用于当地百姓的赶集,大家看到甘博在拍照,纷纷转过头来看着他。


35、在沿途的一处石板桥上,一位农人将收获的农作物摊到桥面上,进行脱谷作业,旁边还有一位妇人,甘博的同伴则在轿子旁休息。


36、应该在前图的附近,甘博拍摄的这处房屋,是一处肉铺,肉贩正在案板上剁着肉,准备卖给旁边的顾客,中间的一位老大娘一手是蒲扇,一手提着东西出门来。


查看完整版本: [-- 1917年甘博中国行之十一:重庆铜梁县的老照片  [35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