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地 |
2023-05-26 07:06 |
在中国那么多的城市里,如果要挑选一个烟火气最足的一个,那窝主一定会选择这座城市。
来自马蜂窝用户@suki酱是吃货 这里号称神仙在人间的“办事处”,当地人都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这座城市的烟火,是每日氤氲在空气中飘散不去的香火。
来自马蜂窝用户@元大王就是我 这座城市的烟火,也来自从宋元时期开始,传承千年的商贸繁荣与文化底蕴的沉淀,马可波罗当年游历中国,为这座城市留下了「光明之城」的称号。
来自马蜂窝用户@suki酱是吃货 这座城市的烟火气,更来自于遍布街头巷尾的美食小吃,作为中国最好吃之城的有力竞争者,《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为它的美味所倾倒。 姜母鸭、烧肉粽、芋头饼、面线糊......一口“古早味”,不仅能唤起无数远赴他乡之人的乡愁,也能一解游客们的口腹之欲
来自马蜂窝用户@呐呐呢 这里是福建泉州,是拥有数十派宗教、上千座庙宇的“神之都”,朱熹曾这样描述过这个城市:“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来自马蜂窝用户@suki酱是吃货 和邻居厦门相比,泉州就像“未整容”之前的版本——闽南风格的古建筑和各种各样的外国建筑交融,为这座充斥着“古早味”的城市安静守候。
来自马蜂窝用户@suki酱是吃货 作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早于2013年就被选为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同时作为「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以整座城市的身份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但与北京或西安那种沉稳厚重的历史感不同的是,泉州,独带一份乘风破浪的自由感。
来自马蜂窝用户@熹大福 如今漫步在红砖红瓦遍布的泉州街头,人们也一如马可·波罗当年所见的那般,喜爱舒适安逸,拥抱新潮文化的同时,也不忘刻在血液里的习俗与传统。 就像有人说的,这座城市的美,在于与时间顽抗之后,留下来的那些古朴的、天然的、鲜活的碎片。
来自马蜂窝用户@元大王就是我 01 漫步泉州老城区 神佛香火与人间烟火的相互交织 作为世遗之城的泉州,走在街头,你仍能找到那些“宋元遗韵”。
来自马蜂窝攻略组 而那些千年的佛寺、清真寺,百年的骑楼、教堂和地道的美食小吃,都集中在这不大的老城区中。烧高香、做礼拜、求关公、拜妈祖,相隔不过百余米,但完全互不打扰。 /西街&开元寺/ 泉州的门面 西街是泉州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在宋元时,这里是泉州城中最繁华的地方。
来自马蜂窝用户@江南君z 仅有百余米长的街道,紧密地排布着民居古厝、骑楼洋楼、寺庙教堂与道观。如同盛大的古建图鉴,绵延百米,震撼至极。 残旧的古建筑群下是浓郁的烟火气,润饼店、花生糖店、香烛铺等,古往今来的市井与繁华,都在西街上一一讲述。
来自马蜂窝用户@王二毛 位于西街的开元寺,是泉州的寺庙代表、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主体大雄宝殿的粱槽间的24尊飞天乐伎在中国古建筑中都极为罕见。
来自马蜂窝用户@贪玩的刘十一 寺内的东西塔是老城区的制高点,堪称全国无双,始建于唐朝,历经风霜雪雨,屹立不倒,是泉州的象征与名片。
来自马蜂窝用户@我是茹梦呀 走之前,记得登上一个天台(如鲤天台咖啡、西街游客中心等,下图右为「香梨料理」三楼咖啡店取景),留下一张古朴双塔与烟火街道合框的照片吧。
来自马蜂窝用户@山峰不会写游记&Q桑 /泉州钟楼&中山路/ 城市中心的引路“灯塔” 离开西街,步行至中山路的交口处,这座造型独特的钟楼一定会占据你的目光。
来自马蜂窝用户@王二毛 始建于民国23年的钟楼,是闽南风格与西洋风格的融合产物。 伫立了八十余载,伴随着泉州人经历的风风雨雨,如今,这座钟楼不仅充当着“时钟”的作用,还安装上了红绿灯,在街头为来往的行人指明前进的方向。
来自马蜂窝用户@胖达世界 打卡钟楼,也别忘了在中山路走一走,这条同样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街,最大特色是沿街两侧壮观的骑楼建筑。
来自马蜂窝用户@庞尼西 游走在中国保存最完整的连排式骑楼建筑群下,既可以体验到遮荫又避雨的廊柱式南洋建筑精髓,又能在一间间老字号中,感受到属于老泉州的鲜活的生命力。
来自马蜂窝用户@suki酱是吃货 /承天寺/ 闹市中的清幽胜境 承天寺是闹市中寻一处清幽胜境的好选择,曲径通幽、禅意浓厚是它最明显的特征。
来自马蜂窝用户@小木板的纪念册 规模虽不及开元寺,但在鼎盛时也拥有众僧一千七百余人。 时光更替,如今寺院内依旧香烟袅袅,凸砖凹石的墙裙,极具闽南建筑特色,正所谓“大隐隐于市”,便是如此吧。
来自马蜂窝用户@_走走 /文庙&清净寺&关帝庙/ 一条街打卡佛、伊斯兰、道教 当代年轻人爱的烧香旅行,这一条小小的街道便可以承包大多数人的信仰。 建于宋元时期的文庙,是泉州城内最大的文庙建筑群。古代学生在此学习、参加考试,因此许多求学的人将文庙看作无比神圣的地方。
来自马蜂窝用户@滢萱 目前,文庙主殿外东西两侧分别设置了“泉州历史名人纪念馆”和“古代教育展览馆”,可以看到古时候的牌匾、碑刻还有当时的考试试卷等历史文物。
来自马蜂窝用户@明说明话 清净寺是一座伊斯兰教清真寺,于1309年仿照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教堂所建,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庙。
来自马蜂窝用户@小木板的纪念册 寺庙西墙正中处有一处拱形的高大壁垒,走近可以看到上面刻有阿拉伯文的《古兰经》,可以窥见这个曾经的海上贸易的中心是多么的“国际化”。
来自马蜂窝用户@明说明话 同样位于涂门街上的通淮关岳庙,这里是福建现存最大、终年香火旺盛的武庙“关帝庙”。
来自马蜂窝用户@Anastasia岛岛 寺庙建筑充分体现了闽南古建筑的艺术风格。这里色彩华丽,精美异常,庙内存有的宋明时期的诸多名家真迹也非常值得一看。
来自马蜂窝用户@明说暗话 /天后宫/ 闽南人的精神殿堂 闽南靠海,普遍信奉妈祖,几乎处处都有天后宫,而泉州天后宫是我国现存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妈祖庙宇。
来自马蜂窝用户@好鹏友工作室 天后宫的建筑极为华丽,泉州特色的凤尾脊、极具妈祖信仰特色的装饰、古朴的红墙、高高挂起的红灯笼,在神圣的气氛中带着专属于女性的柔美。
来自马蜂窝用户@摄影师么么锐 对于那些无数扬帆远行的客商、渔民、旅人来说,就算在疾风大浪间,回望妈祖庙,就会心安,因为妈祖神明足令海波平。
来自马蜂窝用户@摄影师么么锐 02 打卡泉州老城之外 寻访海风吹来的历史与民俗 在老城区Citywalk结束,如果你还有时间,可以去泉州老城之外看看,去探访那些泉州独有的、最地道的民俗与历史。 /蟳埔村/ 今生戴花 来世漂亮 距离老城区10公里的蟳(xún)埔村的风景独特又别致。当外面城市早已灯红酒绿,这里的人们依旧过着祖辈们传承至今的生活。
来自马蜂窝用户@枝别 这个小渔村居住的多是古阿拉伯人的后裔,最吸引人的是他们用海蛎壳搭建的房子,当地人称“蚝壳房”,冬暖夏凉,不积雨水。
来自马蜂窝用户@秦楚妃 即使一头白发,依然头戴鲜花。这里最出名的便是蟳埔女的“簪花围”,走在村里,你会发现这里无论少女或年迈的阿姨都会头戴簪花围。
来自马蜂窝用户@枝别&秦楚妃 蟳埔女,指的是生活在本地的渔家女,她们身着“大裾衫”和宽大的裤子,人人都戴中亚风格的“簪花围”头饰。 很多旅行者前往此处,都会体验一次梳头戴花的装扮。
来自马蜂窝用户@枫子一大叔 /洛阳桥/ 在历史“长廊”上等一场绝美日落 大多数游客到泉州都看东西塔,遗憾地忽略了洛阳桥。泉州有句俗语:站着像东西塔,坐着像老君岩,躺着像洛阳桥。 双塔一桥是泉州的象征,也是泉州申遗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自马蜂窝用户@花旅行纪念册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长的石桥。 步行在桥上,欣赏一桩桩精美的石雕,等待一场浪漫日落,再好不过。
来自马蜂窝用户@花旅行纪念册 03 逛吃泉州特色美食 只带一个胃怕是不够用了 号称「众神之城」的泉州,怎能少得了「食神」的驻守? 在泉州,每走几步,便可窥见一间街角美食小店。只要花点时间慢慢寻觅,总能找到那些藏在街头巷尾,让人过口难忘的美食。
来自马蜂窝用户@阿拖施晓君 /街头小吃/ 泉州第一主角 /炸醋肉/ 一道炸醋肉,是泉州炸物界的扛把子,无论是街边不起眼的小摊,还是高档的五星级大酒店,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来自马蜂窝用户@曹老师SpongeMel 刚做好的醋肉,色泽金黄,瘦肉不柴,吃起来口感酥脆,并透着老醋的酸香。 堪称泉州「国民小吃」的醋肉,是泉州人餐桌上的日常,不仅能被当作零食解馋、下酒,还可以搭配面线一起,别有一番风味。
来自马蜂窝用户@曹老师SpongeMel /菜头酸/ 老少皆宜的菜头酸,是泉州人共同的童年回忆。
来自马蜂窝用户@Leesing小歆 所谓的菜头酸,其实就是腌制过的白萝卜,吸饱了腌汁的白萝卜酸甜清脆,既能做零食,也可以做开胃小菜,可口解腻。 /炸菜粿/ 炸菜粿过去本是安海人逢年过节才可以登场的必备炸物,如今已是四季常有,同醋肉一起,成为小吃拼盘里的常客。
来自马蜂窝用户@曹老师SpongeMel 菜粿外表金黄酥脆,内馅又白又软,萝卜味足,吃起来清甜可口。
来自马蜂窝用户@蘇 /满煎糕/ 闽南特色糕类早点之一,以面粉、蔗糖、花生仁为主料,香甜可口,有点像蛋糕+铜锣烧的结合体,浓浓的古早味,喜爱甜食的人会非常喜欢。
来自马蜂窝攻略组 推荐店铺:康庄满煎糕 /润饼菜/ 润饼菜类似春卷,过去每逢清明,泉州的家家户户都会吃,也因此成为了泉州人漂泊在外的一口念想。
来自马蜂窝攻略组 薄如蝉翼的饼皮,酥酥脆脆。口味有甜有咸,包料丰俭由人。荷兰豆、豆腐丝、浒苔、花生碎等十几种食材,一口下去,丰富满足。
来自马蜂窝用户@阿拖施晓君 推荐店铺:亚佛润饼皮 /土笋冻/ 一般看卖相就害怕的食物,往往都有让人欲罢不能的魅力,这话用来形容「土笋冻」毫不为过。 肥美的沙虫放入水中煮沸,海虫的胶质就会融入水中,冷却后就成了土笋冻。
来自马蜂窝用户@曹老师SpongeMel 像是果冻一样Q弹入口即化,再配上蒜蓉、生抽、醋调制而成的酱汁,是不能错过的解暑圣品。 推荐店铺:五叔公土笋冻 /浮粿/ 浮粿是泉州泉港区的炸物小吃。表皮酥酥脆脆,一口咬下,瘦肉和海鲜裹着葱油的香气扑面而来。
来自马蜂窝用户@曹老师SpongeMel 现炸出炉的浮粿还冒着热气,表皮酥脆,内部有QQ的口感,馅料是肉、海蛎和葱,海蛎颗粒饱满,又没有腥味,肉也很嫩。
来自马蜂窝用户@曹老师SpongeMel /芋头饼/ 芋头爱好者狂喜!芋头饼,薄而脆,里面的馅料也是绵密的芋头,刚出炉趁热吃最好吃。
来自马蜂窝攻略组 推荐店铺:庄阿姨芋头饼 /石花膏/四果汤/ 口感软弹的石花膏,浇上蜂蜜水,搭配芋泥、蜜豆、菠萝等数十种配料,一口吃下,清清凉凉,令人惊喜。
来自马蜂窝用户@蘇 四果汤,也是闽南人的解暑汤。汤如其名,四样配料,倒上蜂蜜水,一碗下肚,甜而不腻。
来自马蜂窝用户@蘇 推荐店铺:秉正堂石花膏 /主食正餐/ 自成风味 /面线糊/ 面线糊起源于泉州,如今已是闽南的传统餐食之一。骨汤做底、海鲜吊鲜,先放浇头,后放面线。
来自马蜂窝用户@绪敲敲 相较于其他地方,这里的面线更讲究「糊而不烂」——细如发丝,入口软绵,一碗下肚,得到满满的慰藉。
来自马蜂窝用户@曹老师SpongeMel 大肠、虾仁、醋肉、香肠、油条、排骨……几十种可以随心加入面线糊的配料错落有致地摆放在摊铺上,任君挑选。
来自马蜂窝用户@笈缇stephanie 推荐店铺:水门国仔老店、婷婷面线糊、西街老记面线糊 /牛排、咸饭、牛肉羹/ 泉州的牛排并非西式牛排,但却是伴随无数泉州人长大的美味。泉州牛排即炖牛排骨,炖至软烂的牛肉,还会加入咖喱等调料。
来自马蜂窝攻略组 除了牛排,牛肉羹也是经典必点。老姜切成细丝乳糖,搭配滑嫩入味的肉羹,非常值得一试。
来自马蜂窝用户@曹老师SpongeMel 去牛排馆吃牛排,一定要搭配一碗咸饭。这碗看似普通却上过《舌尖上的中国》咸饭,粒粒香糯的香米饭透着金色的光泽,确实是最实在的古早味道。
来自马蜂窝用户@绪敲敲 推荐店铺:好成财牛排馆、东兴牛排、阿秋牛排 /烧肉粽/ 肉粽是泉州本地的名吃,亦是当地人餐桌上的日常,「烧」在这里的意思是「滚烫热乎」。
来自马蜂窝用户@曹老师SpongeMel 地道店家做的传统烧肉粽通常个头不小,内有乾坤。 香菇、芋头粒、栗子、猪肉、虾米、干贝做馅,再淋上秘制花生酱和甜辣酱,每一粒米都饱满味足,糯而不粘,咸鲜皆有,实在让人回忆无穷。
来自马蜂窝用户@绪敲敲 推荐店铺:侯阿婆烧肉粽 /肉燕/ 肉燕,是闽南的传统小吃,类似北方的馄饨。新鲜的猪腿肉泥,掺上适量的番薯粉,擀成面皮,再包上肉馅,煮熟后一口下肚,满口鲜香。
来自马蜂窝用户@蘇 更令人称绝的是,地道的店家会用大骨熬制十几小时的鲜汤做底,汤头醇厚浓郁,让人欲罢不能。
来自马蜂窝用户@笈缇stephanie /姜母鸭/ 姜母鸭起源于泉州本地,顾名思义,就是用姜和鸭焖煮的一道硬菜。
来自马蜂窝用户@企鹅吃喝指南 小块鸭肉,混着秘制酱料和老姜一起放入砂锅煲煮至少两小时。细软鲜嫩的鸭肉经此一煮,毫无腥味,反而包裹着酱汁的微甜和老姜淡淡的辛香,味道可口。
来自马蜂窝用户@企鹅吃喝指南 上桌的鸭子炖得很烂,肉用筷子一戳就脱骨。扯块薄薄的鸭皮,卷起来在底下的汤里轻沾,沾着老姜的香味,入口都带着微甜。
来自马蜂窝用户@撄宁 推荐店铺:斯丹姜母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