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地 |
2023-05-17 08:12 |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 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 糖尿病足有多严重? 糖尿病患者比其他人群发生足病的机率多15-20倍,其中,发病率为15%,下肢截肢的危险性为非糖尿病人的15倍。85%的患者截肢原因是足溃疡。截肢术后 5 年死亡率将近 40%。 糖尿病足、溃疡合并严重感染患者的治疗花费比许多癌症(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等)都要高,且死亡率和复发率也高。不是癌,却等同于癌! 糖尿病足尽管可怕,但如果积极预防,完全是可以预防的。 早期正确的预防和治疗。45-85%的患者可以免于截肢。 皮肤出现异常 01.脚面或小腿浮肿
02干枯无汗,容易皲裂 糖尿病患者存在糖代谢紊乱,高血糖可以产生渗透性利尿作用,使得机体内水分减少,导致皮肤干燥。
03暗淡无光或出现色素沉着
04双足皮肤毳毛脱落 医学上指人体表面除头发、阴 毛、腋毛外,其他部位生的细毛。俗称“寒毛”。
05皮肤变色 较差的血循环,使足部微血管扩张,而且因动脉血压很低,血流缓慢,血液的颜色透过较薄皮肤,使足部皮肤呈苍白或紫红色。
06皮肤瘙痒 这是高血糖刺激神经末梢的结果,因有尿糖的刺激和局部感染的影响,瘙痒更加多见。据统计,瘙痒症在糖尿病病人中发生率可达 7%~43%。
皮肤出现感染: 糖尿病人由于血糖升高,皮肤组织的糖原含量也相应增高,这就给霉菌、细菌的感染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有 1/3 的糖尿病病人,并发有皮肤感染。 07溃疡 患者正常行走时足底高压力部位受到持续性创伤引起溃疡。过于松大或过紧的鞋子都对水肿的双脚产生压迫, 造成软组织的相对缺血。足趾尖与鞋头的碰撞,脚后跟与鞋帮之间的摩擦以及足底与鞋底之间的摩擦产生的高剪力同样容易导致溃疡的发生。特别是行走或站立时间比较长的人群更易引发。
08出现疖肿、毛囊炎、脓疱病和痈等 患者经常患有疖肿、毛囊炎、脓疱病和痈等细菌感染。
09足癣 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手癣、体癣、股癣、足癣等癣病。
脚的感觉出现异常: 10麻 即使不太寒冷的天气,下肢也感觉脚凉、肿胀,伴有麻木、疼痛或感觉迟钝,甚至消失;
11凉,足凉,皮肤温度低 怕冷,患者下肢发凉、麻木,腿部“抽筋”,易被误认为是缺钙,其实是足部血供不好的表现。
12痛,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 下肢供血不足,血管出现闭塞或者阻塞,出现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走一阵路出现腿脚剧痛,需停下休息一会儿才能行走,或休息时脚痛、下蹲后起立困难,最后干脆不能走路。
13感觉减退或消失 正常感觉减弱或消失。行走时脚踩棉絮感,对热水、坚硬物体、过度挤压等不敏感;因此,有些微小的创伤不能及时被发现,从而使伤口迅速扩大,造成足部感染、溃疡、甚至坏疽。很多截肢都是从被忽视的小伤口扩大导致的。
14血管脉搏减弱 足背的血管搏动减弱或消失,可能有动脉狭窄或堵塞的缘故。
15出现伤口时经久难愈 下肢供血不足还将导致足部抵御感染和伤口自愈能力的下降。患者皮肤结构及生理功能紊乱,使细菌易于侵入,组织局部水肿、缺氧、高糖环境适于细菌生长,同时,病理性高糖水平使炎性细胞趋化及吞噬作用下降,细菌不易被清除,伤口难以愈合。普通人几天就愈合的伤口,对糖尿病患者往往要数周,甚至数月。
脚部形状的改变: 16老茧(胼胝) 老茧(胼胝)是由重量分布不均引起的,一般在前脚掌或脚跟底。愈伤组织也可由不当合脚的鞋子或皮肤异常引起的,适当的护理非常必要。胼胝:正常人行走时,如果踩到东西或者感觉到足部有不适感,就会立刻改变足部的支撑点,糖尿病患者足部出现神经病变,即使皮肤过度摩擦受压受损,也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由于长时间过度负荷磨损,皮肤角化层不断增厚,形成坚硬如石的胼胝。 17形态改变,如平板脚、拇外翻 这些畸形会导致足底压力的异常,压力过高的地方形成老茧和鸡眼,摩擦后可能发生溃疡。
18弓形足、爪状趾等足畸形 弓形足、爪状趾等足畸形“足部神经系统病变,患者的骨骼以及肌肉会因此发生变化,肌肉萎缩、屈伸肌失去正常的牵引张力平衡,趾间关节弯曲形成弓形足、爪状趾等足畸形,导致危害的发生。。最常见的异常是胼胝体形成(患病率59%)和 跖骨头突出(65%),其次是爪/锤趾畸形(32-49%),拇外翻(33%)和关节活 动受限(23—35%)足部内在肌的萎缩加上跟腱的挛缩导致过度压力集 中在前足,脚趾尖或第一跖骨头下,进而导致该部位的溃疡发生。
如果糖尿病患者有如上的症状,就很有可能是糖尿病足了。这时候,就需要去医院去认真检查一番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