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
春来又闻青团香
--]
武当休闲山庄
->
灌水茶馆
->
春来又闻青团香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假正经也
2023-04-01 13:06
□ 柴焘熊
节气一过雨水,荒芜了一冬的大地就绿起来了。田头边,竹园旁,河沟沿的艾草也蓬蓬勃勃地开始舒展着身子,葳蕤地生长起来。把艾草挤出青翠带有清香的汁水搅拌进糯米粉里,再以豆沙、荠菜、水盐齑等做馅,就变成了家乡的传统时令小吃:青团。
早年间在我们乡下,几乎每家每户都会自己做青团,既为了清明时上坟的需要,也为在春长遥遥的日子里劳作的人们解馋。一般在清明前一二日,家里的女性便会到田野、河边去摘新鲜的艾草。记忆中,母亲也是这样。她在采摘回家后,将艾草洗净,搅碎挤汁,再把青青的汁水与春节前严冬时打好的糯米粉放在一起,轻轻地揉,慢慢地捏,反反复复揉个不停,来来回回捏个不止。可以说,母亲做青团凭的是全身的力气,靠的是手上的感觉。她把艾草的青色,完全融入那原本粉白的糯米粉团中,再将它们揉捏成碧盈盈翠生生的一大团。这一大块碧玉。在母亲灵巧手指的扭捏下,变成了一只只圆子。
加工成圆子后,青团就可以上笼蒸了。我们早在灶口前忙着点火,灶膛内的火烧得旺旺的。当蒸气从锅盖里团团冒出时,艾叶的清香就会不由自主地钻进鼻尖。我们也从灶口来到了灶沿边,迫不及待地期盼母亲揭开锅盖。青团一出笼,就立刻把它放入碗里,不怕烫嘴,猛地咬上一口。母亲的青团既香糯又柔软,那里面的芯子总是包裹得满满的,好吃得让人停不下嘴来。多少年了,只要一想起当年那狼吞虎咽的情景,我仍然会丝丝甜蜜泛上心头。我仍然会口舌生津,这就叫没齿不忘。
关于青团,它和春节时的年糕、元宵节的圆子、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一样,在民间也有着自己的故事。传说是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在烧毁绵山之后悔恨不已,便下令在介子推的忌日时禁止用火。为了填饱肚子,人们选择了这种蒸好的糯米团子作为冷食首选。“寒食青团店,春低杨柳枝。酒香留客在,莺语和人诗。”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路过青团店,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篇。宋代温革《琐碎录》中这样写道:“蜀人遇寒食日,采阳桐叶,细冬青染饭,色青而有光。”明代郎瑛在《七修类槁》中也说:“古人寒食采杨桐叶,染饭青色以祭,资阳气也,今变而为青明团子,乃此义也。”清代大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对青团这样描述:“捣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江南一带因此形成了用青团在清明节期间祭祀的风俗:“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团各祭先”。
现在,传统的青团已转变成人们在春天时令尝鲜之美食,一些店家纷纷推陈出新,尤其是在青团的馅上动足脑筋,咸蛋黄肉松味、蟹黄鲜肉味、榴莲味、抹茶味、蓝莓口味等等不一而足。
一场春雨描新景,又到青团香溢时。看看尝尝那泛着绿油油亮光光的青团,它洋溢着的是春风的味道,是田野的味道,是乡愁的味道,当然,一定还会有亲情的味道……要记住,清明一过青团便难寻踪迹,因此,千万别错过了品尝青团的时机,辜负了这个春天的美食。
jjybzxw
2023-04-01 21:36
我年轻时在上海,青团是我的最爱之一,现在已经多年没吃到了,想想还挺馋的。
假正经也
2023-04-04 15:54
jjybzxw
:
我年轻时在上海,青团是我的最爱之一,现在已经多年没吃到了,想想还挺馋的。
(2023-04-01 21:36)
青团我倒是一直不喜欢吃。因为小时候吃青团,总感觉有一股怪怪的味道。
查看完整版本: [--
春来又闻青团香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
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