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地 |
2023-03-05 11:48 |
△内江人的家常菜,无辣不欢。/微博@内江文旅 对于这些传闻,内江的朋友表示:不否认其中一些个“龙门阵”,但对大家关于内江的误解,还是有话要说。 内江人的脾气或许“的确有些叛逆”,但“吃辣看出脾气不好”这件事可真未必。 通常提到“辣”,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因大众化、接地气深受全国人民喜爱的“川菜”。 却往往忽略了,作为四大菜系之一的川菜在发展过程中,还分为了三大流派。 即上河帮菜(蓉派川菜)、下河帮菜(渝派川菜)及小河帮菜(盐帮菜)。
△《嘉庆八年四月初一日巴县告示》里有一小吏因为勒索船户被官府惩办,同时规定各船帮之间的差务,把船帮大体分成三份,跑的地段不同,各帮内各行其是,口味自成一体。/四川文旅厅 其中区分也并不复杂,看辣椒用量就行。 上河帮菜,以成都和乐山菜为主,清淡,传统菜品较多,代表菜如麻婆豆腐、回锅肉、鱼香肉丝、盐煎肉等。 下河帮菜,以重庆和达州菜为代表,亲民、麻辣、多创新,代表菜如泡椒鸡杂、酸菜鱼、水煮肉片、烧鸡公等带酸带麻的江湖菜。 小河帮菜,即盐帮菜,则把川北和自贡内江划到了一起,口味咸辣为主,代表菜如冷吃兔、火边牛肉、火爆黄喉。味厚、味重、味丰,讲究调味好下饭。 因“盐”而生,萌芽于宋代中期的它,个性鲜明,自成一派。在各路融合菜不考虑食客承受能力、疯狂创新的当下,盐帮菜凭借咸辣打出一片天。 内江身处其中,把“一天不吃辣,不是内江人”刻进骨子里,再寻常不过。
△内江蘸水蹄花 至于内江人有多能吃辣、多爱吃辣,从他们的早餐中就看得出来—— 俗语有云:“不吃内江面,枉来内江城。”中国最好吃的牛肉面就在内江城。 内江牛肉面讲究细面重碱,宽汤红油,面条滑、牛肉香、辣味浓,添加韭黄调味。 夹两筷子面,吃一坨软烂的牛肉,再连辣面汤都喝掉,是每个内江人回家不可缺少的仪式感。
△色香味俱全的内江牛肉面。/四川文旅厅 因着“火爆”的口味,有人形容:小河帮川菜,其历史体现了一种“好走极端”的风格。 但此“极端”非彼“极端”,而是—— “一种急不可待的峻急,一种拒绝陈规、敢于独创的果敢,并辅之以强烈的味觉冲击,陡然而起,却悬而不下。” 拒绝陈规、敢于创新,不得不承认,是很适合内江朋友的八字箴言没错了。
△要来一碗热腾腾的炝锅面吗?/微博@内江文旅 说到这或许有人会问:那这么说,内江朋友确实如其口味一般“火爆”? 别急。 倘若讲起口味如其人,在内江,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关键字:甜。 内江的地理位置虽然处在火爆的重庆和内敛的成都之间,但在这以前,内江还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称:甜蜜之城。
△内江别名甜城,城如其名。 由于盛产甘蔗、蜜饯,内江鼎盛时期糖产量占到全川的68%、全国的26%,名副其实的甜。 内江人也没有辜负这甜味。 在内江,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大大小小的蜜饯铺子,里面是种类繁多的蜜饯。
△内江特产,甜城白糖糕/央视网《千城百味》 糖在内江人的手里,还是调味神器。 冰凉软糯的凉糕加上一点红糖水,就是解腻的良方,一口下喉,润心又润肺。 板板桥油炸粑,用糯米团包裹豆沙掺着盐和花椒面,入油锅中炸,外酥内软、香而不腻……
△内江老味道,板板桥油炸粑。/央视网 当然,要说起内江朋友来,形容他们为“人均美食大师”是不会出错的。
△资中兔子面。 作为土生土长的内江人,资深吃货、中国近代国画家张大千就曾说过: “以艺事而论,我善烹调,更在画艺之上。” 像被评为四川十大经典名菜的大千干烧鱼,就是国画大师张大千的家传菜。
△川菜名菜,内江的大千干烧鱼。 在内江,大可不必担心“今天吃什么”和“特产送什么”: 走在街头巷尾,左手是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的罗泉豆腐,右手是入围地表特色的隆昌豆杆。
△“不吃豆腐,枉到罗泉”。 此时再看,和“火爆热辣”相比,用“可盐可甜可辣”形容内江这座城市,或许是真正的合适。 |
|